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31 18: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难点
重点
1.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盆、热水瓶、锥形瓶、气球、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等.学生: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压瘪了的乒乓球)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小问题:乒乓球不小心被老师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同学们能帮老师让它恢复原状吗?
以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
学点1:密度与温度【想一想议一议】如何使压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最好由学生想出方法,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如果无人想出则由教师演示)【小实验】拿出自制的小风车,放在酒精灯上面,发现风车能够转起来(图6-4-1所示).图6-4-1【想一想】大家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可得到什么结论?答: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总结】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体积增大,所以密度会减小.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加油站】生活中风能的应用课件展示风能的应用学点2:水的密度变化【自学辅导】读课文,思考、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1:北方的冬天连续降温后,许多家庭的太阳能水管、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发生水管冻裂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答:连续降温后水管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根据V=可知,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水管会被撑裂.问题2:什么是水的反常膨胀?它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答:一般物体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在4
℃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4
℃以上时,水和其他物质一样,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4
℃以下,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水的反常膨胀使得冬天的湖水从上到下结冰,而且湖面结冰后水不再对流,阻止了水继续向下结冰,因为4
℃的水密度最大,所以湖面结冰后湖底的水很可能还是4
℃,使鱼能够正常游动,有利于湖中动物的生存.学点3:密度与物质鉴别问题1:怎样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答:测量出物质的密度,并和密度表中各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推测出该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了.问题2:只靠密度能准确地鉴别物质吗?为什么?答:不能准确地鉴别物质,因为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而且一些混合物的密度也和一些物质的密度相等.要准确的鉴别物质,既要看密度,还要同时看颜色、闻气味、看硬度等.【做一做】一表面金光发亮的奖牌质量为39.2
g
,体积为3
cm3.这种奖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解析】奖牌的密度ρ==≈13.1
g/cm3=13.1×103
kg/m3,查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104
kg/m3,所以奖牌不是纯金制成的.【课件展示】密度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1.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2.矿藏的勘探.3.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了解风能的应用,拓宽学生视野,认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得出气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水密度的变化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密度只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而且很难保证准确性,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展示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
类型一:气体密度的变化例1.入春以来,由于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D).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会聚集在房间的上方,所以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故选D.类型二:水密度的变化例2.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导致的.【解析】冬天,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导致水管爆裂,由公式ρ=知其密度减小.类型三:物质的鉴别例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节好天平后,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4-2甲所示,则金属珠质量m=39.4g.(2)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珠的体积V=6cm3.(3)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ρ=6.57×103
kg/m3.图6-4-2(4)查询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比较可知该金属珠不是(填“是”或“不是”)钢质的.【解析】(1)由图甲可知,物体的质量是20
g+10
g+5
g+4
g+0.2
g×2=39.4
g.(2)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30
cm3,量筒中水和金属珠的总体积是36
cm3,所以金属珠的体积是36
cm3-30
cm3=6
cm3.(3)金属珠的密度是ρ==≈6.57
g/cm3=6.57×103
kg/m3.(4)因为金属珠的密度和钢的密度不相等,所以金属珠不是钢质的.类型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例4.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D).A.汽车的底盘
B.食品包装盒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解析】汽车的底盘和打夯的重锤要求质量要大,所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要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而该碳纤维产品的密度只有钢的四分之一,所以不适合做汽车的底盘和打夯的重锤;食品包装盒如果用强度很大的材料制造,很难撕烂,不方便,所以也不适合用碳纤维材料;航空器部件要求轻便而且强度大,碳纤维产品密度小、强度大,符合要求.故选D.
通过例题巩固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题中的事例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检测反馈
让学生完成《高效课时通》“当堂小练”P21,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课堂小结
1.密度与温度: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明显,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最响不明显.2.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水在0~4
℃时有反常膨胀的性质.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布置作业
【正式作业】教材P123“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题【家庭作业】《高效课时通》P90-P91
板书设计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1)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2)水的密度随状态的变化:水结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水的反常膨胀:
0~4
℃时水遵循热缩冷胀的规律,4
℃时水的密度最大.2.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盐水选种、鉴别牛奶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