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案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31 18: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课题
熔化和凝固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熔化、凝固的含义.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区别,会从晶体熔化凝固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3.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能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掌握使用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2.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学会做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并学会从图像中提取相关信息,学会用图像法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重点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2.通过熔化、凝固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图像信息的提取.
难点
1.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2.理解熔化和凝固图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每组两套(其中一套的试管中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套的试管中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火柴、钟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寒冬腊月,万里冰封”等情景.师:冰雪消融和万里冰封是物质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师: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我们叫物态变化.那么,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哪些?它们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这些物态变化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在炎热的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我们往往会在饮料里加些碎冰,这是为什么?想知道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吗?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节内容,解答心中的疑惑吧.从这节开始,我们就一起进入《物态变化》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最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学起.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
学点1:物态变化【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P53“物态变化”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哪三种?答:固态、液态和气态.2.什么叫物态变化?答: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3.常温下水、铁、氧气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当温度变化时,它们的状态能否改变?答:常温下水、铁、氧气分别处于液态、固态和气态;当温度变化时,它们的状态能改变.学点2:熔化和凝固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3“熔化和凝固”部分并回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什么?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又叫什么?生: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师:看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还是凝固,主要是看物质是从固态变成液态还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吗?生甲: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会变成冰;把冰加入热饮料中,冰变成了水.生乙: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靠近烛焰的固态的蜡块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油,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油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块.生丙: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的沥青,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沥青很快又从液态变成固态.生丁: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师:看来同学们表述都还很到位,都是用心的好孩子!那么大家猜一猜: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生:熔化时温度应该升高.师:温度一定都会升高吗?(有的学生坚持一定都升高,有的表示质疑,还有的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师:看来很多同学心里都没有底呀.没有关系,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实验】研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探究海波的熔化过程,另一组学生探究石蜡的熔化过程.因为是第一次需要比较大的分工协作的实验,所以老师必须提前要求学生做好安排,比如实验前实验器材组装时如何分工;实验时谁负责搅动、谁计时、谁读温度计的示数、谁看物质的状态.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搅拌棒、石棉网、温度计、火柴、烧杯、试管、水、石蜡、海波.仪器组装:如图3-2-1所示.图3-2-1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必要时可提示):1.酒精灯加热时用哪里加热?答:外焰(必要时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酒精灯的外焰、内焰和焰心).2.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用水浴法加热?答: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温度计插入物质中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加热物质内,而且不能接触试管底和试管壁.4.搅拌棒的作用是什么?答:使被加热的物质均匀受热.5.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答:从下到上.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记录实验数据,每隔大约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
次.分析与论证:图3-2-2中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将数值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图3-2-2实验结论: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加热后就开始慢慢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不同.学点3:晶体和非晶体师:通过熔化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而有些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据此我们可以把固体分成两类:晶体和非晶体.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答: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非晶体.2.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分别有哪些?答: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3.图3-2-3中的熔化图像哪个是晶体的?哪个是非晶体的?你是怎样区分的?图3-2-3答:乙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甲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因为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温度-时间关系图像中有一条水平直线.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图像.学点4:熔点和凝固点【自学引导】阅读教材P55“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熔点?什么是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有什么关系?答: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2.非晶体有熔点吗?为什么?答: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没有熔点.3.在标准大气压下,金属钨、铁、金的熔点各是多少?海波、水银、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多少?答:从熔点表可以直接查得在标准大气压下,金属钨、铁、金的熔点分别是3
410
℃、1
535
℃、1
064
℃.因为凝固点和熔点相等,所以通过熔点表可得在标准大气压下,海波、水银、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48
℃、-39
℃、-117
℃.4.在标准大气压下,900
℃的铁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30
℃的水银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答:在标准大气压下,900
℃的铁处于固态,因为这个温度低于铁的熔点;-30
℃的水银处于液态,因为该温度高于水银的熔点.【思考讨论】(教师可以必要点拨)1.黑龙江北部的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
℃,这时能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应该选用什么物质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答: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这时的气温,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39
℃,此时气温低于-39
℃,水银这时已经凝固,而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要液态才能起作用.要测量此气温,需要选用凝固点低于-52.3
℃的液态物质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所以可以选用酒精(凝固点-117
℃)或甲苯(凝固点-95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2.48
℃的海波处于什么状态?答:海波的熔点是48
℃,所以48
℃的海波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液态,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学点4: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看图像
找信息】观察图3-2-4所示的海波的熔化图像,看看我们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图3-2-41.开始加热时,海波的温度是多少?答:20
℃.2.AB阶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如何变化?答:固态;吸热;温度升高.3.BC阶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如何变化?答:固液共存状态;吸热;温度不变.4.CD阶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如何变化?答:液态;吸热;温度升高.5.图中哪个阶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BC段;依据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6.海波从哪点开始熔化,到哪点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多长时间?其熔点是多少?答:海波从B点开始熔化,到C点熔化结束,所以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2
min-6
min=6
min.海波此阶段对应的温度就是其熔点,即为48
℃.7.海波在第3
min、第10
min分别处于什么状态?答:海波在第3
min、第10
min分别处于固态和固液共存状态.8.海波在28
℃、48
℃和58
℃时分别处于什么状态?答:海波的熔点是48
℃,28
℃低于其熔点,海波处于固态;48
℃正好是其熔点,所以此时海波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58
℃高于其熔点,海波处于液态.对照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自己认识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了解各部分的物理意义.学点5: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师: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物质熔化时都需要加热,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那么液体凝固时吸热还是放热呢?生:可能是放热吧,我们完成熔化实验后停止加热,液态物质不需要加热就会自己慢慢凝固,从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想,凝固应该是放热.师:确实,实验也证明凝固是放热的.其实生活中有关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还有一些典型的应用,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图片,必要时可以图片提示)生甲:夏天喝饮料加冰,是利用熔化吸热.生乙:卖海产品时在海产品周围放冰块,也是利用熔化吸热.生丙:通过网购买生鲜食品时,在运输过程中往往加有冰袋,也是利用冰熔化吸热.师:有没有利用凝固放热的应用?生丁:在南方,果农为了防止橘子被冻坏,会在降温前给橘子树喷水,通过水结冰放热可以使橘子不至于被冻坏.师:很好!其实在北方的冬天,往往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放热,可以使菜窖里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避免菜被冻坏.生丁:老师,我还听说有一种神奇材料,把它加在墙里,当室内温度过低时,这种材料会凝固放热,使室内的温度不至于太低;而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这种材料会熔化吸热,使室内温度不至于太高.师:很不错,了解了很多新材料,老师为你点赞!
内容很简单,看书自学完成可以节约时间.这里让学生猜测物质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因为学生没有多少经验,猜测也是胡蒙,所以没有必要在此环节过多浪费时间,这里很快引入实验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这样做可以互相验证,加深认识.实验提前安排便于合作,更容易体现分工协作.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地得出实验的结论.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分工协作,教师要加强检查.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可能有小的变化,要告诉学生是实验的误差.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像的辨析是本节重点,让学生自己得出辨析的方法既可使其体会到成就感,还可加深印象.必要时教师可以提示.自学辅导,目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提前讨论,在讨论中纠错.细化问题,便于学生掌握图像信息的提取,有助于化解难点.再次讨论物质达到熔点时的状态,强化纠错.加强应用教学,体现物理的实用性.让学生自己说出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是为了使学生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
类型一:熔化和凝固例1.图3-2-5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D).
A.雾凇的形成
B.雪花的形成
C.露珠的形成
D.冰柱的形成图3-2-5【解析】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题中只有冰柱的形成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类型二:熔化实验例2.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3-2-6).实验应选用甲方案,其优点是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不变,最后升高.图3-2-6【解析】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要选用水浴法(图甲)给海波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实验中,先是固态的海波吸热温度升高,再是海波熔化温度不变,最后是液态海波继续吸热温度升高,所以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不变,最后升高.类型三:晶体和非晶体例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A).图3-2-7【解析】熔化时,物质的温度总体是升高的,所以可以排除B、C,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A是晶体熔化的图像.类型四:熔点和凝固点例4.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B).A.铁比锡更坚固B.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C.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解析】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锡熔化时铁还处于固态,不会影响锡的熔化.故选B.类型五:图像信息的提取例5.图3-2-8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C).图3-2-8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海波在CD段处于液态,吸收热量【解析】图像中BC段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这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热不断熔化,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时对应的温度48
℃就是海波的熔点.海波在CD段处于液态,是吸热升温的过程.故选C.类型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例6.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且冰块在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解析】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而且冰块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降低海产品及其周围的温度,从而达到使其保鲜而不容易变质的目的.
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熟悉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学习的同时列举实际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通过不同类型例题的训练,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
检测反馈
让学生完成《高效课时通》“当堂小练”P11-P12,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课堂小结
1.物质有固、液、气三态,三态之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升高.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5.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布置作业
【正式作业】教材P57“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题【家庭作业】《高效课时通》P31-P34
板书设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