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廉江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31 20: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廉江三中2020-2021高二上学期地理试卷
(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据此完成1?2题。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耕作制度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土壤比较肥沃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D.冬季风不能到达
结合上面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题。
3.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D.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读下图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4~6题
4.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   B.政策支持、资金
C.交通位置、技术 D.原料、劳动力
5.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6.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住房紧张 B.技术人才外流
C.产业升级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9.下列做法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是( )
A.加快工业发展 B.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C.大量迁入人口 D.进行人工降水
江苏省泰兴黄桥镇是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被誉为“东方小提琴之乡”。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国营提琴厂回乡的工人把提琴制作技术带到了黄桥镇。在发展初期,黄桥凭借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整个产业遇到了瓶颈。直到近几年黄桥镇制琴企业经过不断调整,开启了黄桥提琴产业发展壮大之路,超越意大利、法国等中制琴历史悠久的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结合材料完成10--11题
10. 推测20世纪90年代黄桥镇提琴产业遇到瓶颈的原因是( )
①销路不畅 ②技术落后 ③交通不便 ④原料短缺
A.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11. 目前,为打造“东方小提琴之乡”,使之成为城市名片,黄桥应进一步( )
A.营造音乐氛围,推广提琴教育 B.进口高端设备,提升提琴品质
C.扩大提琴生产,实现规模效益 D.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价格优势
下图表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小题。
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的年降水量范围是( )
A.300mm—450mm B.300mm—530mm
C.450mm—530mm D.≥450mm
13.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侵蚀力随着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
B.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
C.年降雨量超过 450mm 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
D.当年降雨量超过 300mm 后树木才迅速生长
喀斯特地区由于本身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下图是我国某喀斯特地区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A.安徽省 B.吉林省 C.陕西省 D.贵州省
15.从图中可以推测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35°~40°的西南坡 B.10°~20°的北坡
C.15°~20°的南坡 D.大于40°的东南坡
16.石漠化严重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②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③加大环保型能源基地建设,减少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④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大规模外迁,以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2小题,共42分)
17.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重要的支流,其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示意拉萨河流域图。
材料二 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值表。
多年平均流量(m3/s) 288
最大洪峰流量m3/s 2 830
最枯流量m3/s 8.95
年降水量(mm) 457
7月均温(℃) 14
1月均温(℃) -12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0.98
材料三 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等,是西藏重要的“粮仓”之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两种拉萨河流域可重点开发的能源。(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归纳拉萨河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
(3)试分析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成为“粮仓”有利自然条件。(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下图中甲图示意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单位:mm)以及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位置,乙图为渭河咸阳至潼关段纵剖面图。
(1)分析黄河兰州至河口,河口至潼关段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8分)
(2)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3)结合图示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后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三、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19、20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10分)[选修:海洋地理]

20.(10分)[选修:环境保护]
杨树适生能力强,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具有防治风沙、吸收废气、滞积灰尘等作用。我国华北地区大量种植杨树作为行道绿化树种,但春季飞絮、花粉漫天飘散,并需要喷洒大量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分析华北地区行道两侧栽种杨树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
1.B 2.C 3.D 4.D 5.C 6.A 7.D 8.C
9.B 10.B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简答题
(1)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任答2点,得4分)
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8分)
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②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③邻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④海拔低,热量条件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8分)
(1)兰州一河口段流量减少。原因: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取水量大;气候干旱,降水量小,支流汇入较少。河口一潼关段流量增加。原因:众多支流汇入,降水量增加。(8分)
地表崎岖,千沟万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气候变干,温差变大,生态趋于恶化。(8分)
水库蓄水,渭河水位抬高,淹没沿岸土地、村落;渭河落差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6分)
选做题
【答案】不利影响,春季气候干燥,杨树飞絮、花粉漫天飘散,容易引起呼吸道,皮肤过敏等疾病,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需喷洒大量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对空气污染严重,毒害其他昆虫等生物。
应对措施:提前修剪刀,减少飞絮和花粉飘散;控制农药用量,采用人工(或生物)除虫方法;加强科技投入,种植培育新品种(或更换其他树种)。
廉江三中2020-2021高二上学期地理试卷答题卡
(第一次月考)
简答题(2小题,共42分)
17题(共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18题(共2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三、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19、20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10分)[选修:海洋地理] 略
20.(10分)[选修:环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