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2) 姓名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Ca 40, C 12 , O 16 , Cl 35.5 , Na 23 , C 12 , Fe 56 , S 32, Zn 65 , H 1
复习回顾:
1、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和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连接,如果有反应条件还要在_______标明。如果_______中无气体,_____中有气体,在气体____边要注___号;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_____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____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Fe + O2 点燃 Fe3O4 Cu + O2 加热 CuO H2O 通电 H2↑+ O2 ↑
CH4 + O2 点燃 CO2 + H2O C6H6+ O2点燃 CO2+ H2O H2O2 H2O + O2↑
NaOH+ H2SO4=== Na 2SO4 +H2O C2H5OH + O2 点燃 CO2 + H2O
2、说出2H2O2H2↑+O2↑能提供的信息: (1) (2) (3)
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 (2) (3) (4) (5)
题目训练: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3.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a个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氮(含有b个一氧化氮分子)气体,已知:2NO+O2====2NO2,则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A.2(a+b)/b ?B.2a/b? C.(2a+b)/b D.b/a
4.将A、B、C三种物质各16 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 g A、27 g 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A+B====C+2D B.A+2B====C+2D C.2A+B====2C+D D.A+B====C+D
5.在反应2A+B====2C中,1.6 g的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4 C.44 D.80
6.如图“”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H2+Cl22HCl B.2H2O2H2↑+O2↑
C.2CO+O22CO2 D.2H2+O22H2O
7.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8.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 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 质量/g a 4.4 8.1 1.8
A.SO2 B.NO2 C.NH3 D.N2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11.1.6 g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 g H2O。关于该物质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有O元素;④一定含有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① ② ⑤ D.① ② ⑥K]
12.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1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
14.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化学式量是32,则C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__。
15.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16.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17.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个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2H2↑+O2↑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以下两点:
①水在激光和催化剂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②每36 g水可以分解生成4 g 氢气和32 g氧气。
你还能想到更多吗?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再任写两点)。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关闭弹簧夹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
(1)此时天平的状态是 ,其原因可解释为 __。
(2)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此时天平的状态是 ____________ 。
(3)若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撤掉水槽,其他条件不变),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打开弹簧夹a、b时的天平状态是 。
19.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低温、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饮料、包装食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原理,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分,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5.6 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
21.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2HCl+CaCO3=CaCl2+H2O+CO2↑
编 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7 5 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0 50 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4 4 4
22.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
完成下列计算:(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