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31 23: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关图中各分界线的说,正的(  )
A.赤道
B.本初子线
C.极圈
D.回归线
2.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3.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和铁路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陡峭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青藏高原被涂成(  )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褐色
6.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该地区的剖面图,其剖面线是(

A.L
B.L
C.L
D.L
7.下列四幅图,甲在乙地西、地在丁地东的是(  )
A.是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0°经线属于西半球,180°经线属于东半球
D.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网可把地球等分成南、北相等的两个半球
8.下列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红色表示平原
B.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
C.无论什么类型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
D.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越大
9.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10.如图中若A,B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为20厘米,则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大小约是(

A.1:100000000
B.1:200000000
C.
D.
二、多选题(共5小题;共20分)
11.张老师周末准备登山,由于郊区信号不好,无法使用导航仪,为了正确的找到方向和线路,他最好选用(  )
A.MP3
B.指南针
C.地图
D.照相机
12.关于下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170米
B.EF不可能形成河流,CD可能性很大
C.CD是山谷,EF是山脊
D.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88米
13.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的正确说法是(
)
A.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D.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14.(2019?咸宁)读图,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经纬度是90°E,60°N
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③④
C.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①
D.④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
15.(2016?咸宁)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象,下列哪些要素被称为是地图的“语言”(

A.距离
B.方向
C.比例尺
D.图例
三、判断题(共5小题;共15分)
16.事实上,地球上是有地轴的。
A.正确
B.错误
17.通常,地图上绘制的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是正北。
?。(判断对错)
A.正确
B.错误
18.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
?(判断对错)
A.正确
B.错误
19.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判断对错)
A.正确
B.错误
20.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图名、方向、图例和注记.(
)(判断对错)
A.正确
B.错误
四、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21.同一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
22.地图是有方向的,当我们看地图时,在大区域地图上(如世界地图、亚洲地图),我们一般用
?确定方向.在看小地图(如旅游区、校园)时,我们找地图上的
?来确定方向或一般用
?方法确定方向.
23.写出以下图例和注记。
?
?
?
?
?
?
?
?
?
24.图例:是地图的
?,包括各种
?;注记是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
?.
25.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球体.
五、解答题(共2小题;共20分)
26.根据某地等高线图,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7.经纬网有什么用途?
六、复合题(共1小题;共1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的形状
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罗斯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地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地平线的总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身(图1).经过思考,他断定大地的表面是圆形的.
过了170年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为这种说法提出了证据.他发现,当一个人向北方旅行时,天空上的各种星辰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就在改变(图2).他还发现,在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边缘呈圆弧形的黑影.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档住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认为地球的形状肯定是一个圆球.
直到16世纪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证明大地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为弄清大地形状问题.和他的水手们乘着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大西洋,到了美洲东岸,1520年,他们绕过了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又继续在茫茫无边的大平洋上航行.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不久,麦哲伦就在那里遇难.他的船员们继续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维多利亚号﹣﹣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们弟一次完成了环绕地球的伟业,以亲身经历的事实,证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们根据麦哲伦的这个结论才给“地球”取了这个名字.
????
(1).请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
(2).有关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C.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
????????D.规则的椭球体
????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0千米
????????D.8000千米
????
(4).为什么地球仪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
????
(5).地球上赤道的周长约为
(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
【分析】中国地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祁连、横断山脉)这三条重的地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定调,把我国划为北地南方地区、西北地和青地区.
【解析】解:读图可,是我地势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的分界故A正确;
c是我人口地理分界线即河、腾,故C确;
d是我国地势第梯与第二阶梯界线,故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国不意义的分界,读图解即可.
2?
C
【解析】
【分析】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时候,要按以下步骤:第一步先看是不是经纬网地:第二步,如果不是经纬网地图,看图中有没有指向标:第三步,只有前两种情况都排除才能按“一般定向法
3?
B
【解析】
【分析】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读图可知:①是大洲界线,②是国界线,③是铁路线,④公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图例符号,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的习惯有助于记忆。
4?
B
【解析】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解析】解: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陡峭的地形是山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
5?
D
【解析】
【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解: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故不符合题意。
B.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故不符合题意。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表示山地高原。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6?
D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沿着剖面线L1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海拔为200米、400米、600米的点有两个;沿着剖面线L2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海拔为200米、400米、600米的点有两个:沿着剖面线L3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海拔为200米、400米的点有两个600米的点一个;沿着剖面线L4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海拔为200米的点有一个,400米的点有两个、600米的点有4个点;该题剖面图600米的点有4个
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7?
A
【解析】
【分析】用经纬网可以很容易确地球上任意的位置。
【解析】解:从经度看(小于160°E)这是处于半;从纬度看,处于半。由可判甲在乙的西向,处正确;丙在丁北方向,而不方向,故不符合意;
键点在于看清旋转的箭头是方,可以得出这是从北极的上观看。甲在乙地北方丁地西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
这是于北半球的纬网图据八个方位,可以看出甲在乙的东北方,丙丁地的方故不符合意;
故选B。
【点评】读图析力属于高要求,中含了量的信息要学会层层分析每个点,力求抓出解键。需要平时有针性的加强练习。
8?
B
【解析】
【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
【解析】解: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平原,故A不正确;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故B正确;
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方向表达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指向标来判定方向,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依靠经纬线判定方向,故C不正确;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越小,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地图的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9?
B
【解析】
【分析】因为北极京是地球上最北点,四周都是南;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点,四周都是北,所以,要想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B正确;C、D选项的两点,东南西北方是分明的。故选:B
10?
A
【解析】
【分析】赤道的周长为40000千米,也就是4000000000里米,AB为赤道的一半,因此A、B间的实地距离为200000000重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可知,若AB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为20厘米,则该地球仪的比例尺是
200005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米,结合选项
第二部分
11?
B,
C
【解析】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析】解:MP3播放器是一种可储存、组织与播放音讯档案格式的装置,不能辨别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
指南针的作用是辨别方位,故B符合题意;
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绘制的图形,可以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故C符合题意;
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不能辨别方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本题知识面较广,是一道好题。
12?
A,
D
【解析】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析】解:A、甲与乙的相对高度=1320-1150=170米。故A符合题意。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CD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EF山谷,山谷是形成河流的地方。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CD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EF山谷。故C不符合题意。
D、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所以200×(2-1)~200×(2+1),即本题中陡崖高度的范围是200~600米。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3?
A,
B
【解析】
【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综分析,BD正确,AC错误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4?
A,
C
【解析】
【分析】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90,60°N;故A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判定,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①:故B错误;纬度划分,0°~30°为低结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②③④四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①;故C正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判定,④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向;故D错误,依据题意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5?
B,
C,
D
【解析】
【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被形象地成为地图的“语言”;距离不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不属于地图的“语言”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牢记即可
第三部分
16?
B
【解析】
【分析】事实上,地球上是没有地轴的,是人们假想的。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地轴就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其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其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17?
B
【解析】
【分析】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示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侧为东方,左侧为西方的方法确定。
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析】解:通常地图上绘制的指向标,一般是指向北方。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18?
B
【解析】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析】解: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9?
B
【解析】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在俄罗斯境内;世界上最大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平原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
【解析】解: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在俄罗斯境内;世界上最大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平原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形区,属于基础题.
20?
B
【解析】
【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图名不属于地图的基本要素.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牢记即可
第四部分
21?

详细
【解析】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般地说,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
【解析】解: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单。
故答案为:小;详细。
【点评】比例尺一定是个真分数,其分母越大,意味着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就会越粗略。巧用数学知识理解比例尺的大小。
22?
经纬线
方向标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解析】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析】解:地图是有方向的,当我们看地图时,在大区域地图上(如世界地图、亚洲地图),我们一般用
经纬线
确定方向.在看小地图(如旅游区、校园)时,我们找地图上的
方向标
来确定方向或一般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法确定方向.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经纬线;方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理解记忆即可.
23?
【第1空】铁路
【第2空】长城
【第3空】首都
【第4空】未定国界
【第5空】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第6空】关隘
【第7空】山峰
【第8空】沙漠
【第9空】时令河、时令湖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的图例的含义分别是
表示铁路;u表示长城;表示首都;
表示未定国
示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x表示关
表示沙漠;…?表示时令河、时令湖。
故答案为:铁路;长城;首都;未定国界;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关隘;山峰;沙漠;时令河、时令湖。【点评】本题考查图例的识记,要指导学生对比记忆,如首都和主要城市;洲界和国界等。
24?
语言
符号
数字
【解析】
【分析】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图例和注记中应注意的是:图例是符号,注记是文字或数字,记忆时要认真区别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解析】解: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
故答案为:语言;符号;数字.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图例的含义.
25?
两极
不规则
【解析】
【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大小一般用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等来表示.
【解析】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答案为:两极;不规则.
【点评】基础性题目是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前提,要牢记.
第五部分
26?
00米300米200米100米
【解析】
【分析】地形剖面图一般画法:先画坐标轴,再画轴距,画好高程然后等高线左右两端对应下面画的图做垂线交下面的图的表相同高度于一点,每个等高线都这样做,最后把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该题只需这些点连起来,比较简单。注意山顶的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画法,由于题中都画出了部分,剩下只需把这些点连起来,比较简单。注意山顶的位置
27?
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解析】
【分析】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故答案为: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六部分
28?
(1)
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体现了科学家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的
??????(2)
B
??????(3)
A
??????(4)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21千米,对于地球这个庞大的球体来说其长度差别是微不足道
??????(5)
C
第8页(共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