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解析
广东中考
第四部分 古诗文综合能力模拟训练
附 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义
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而
表顺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二章》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卖油翁》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虚 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而
表转折关系,但是、可是、却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卖油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而
而表并列关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博学而笃志
《〈论语〉十二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而
表修饰
关系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
杂然而前陈者
《醉翁亭记》
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面山而居;②聚室而谋曰;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而
表递进关系,而且
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
表因果,因而
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不久,一会儿
俄而雪骤
《咏雪》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或
有时
或王命急宣
《三峡》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
语气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乃
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
《狼》
是
乃石性坚重
《河中石兽》
才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乃悟前狼假寐
《狼》
竟然,居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其
人称
代词
它们的,代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他们的,代桃花源中的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他,代食马者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它,代柴草堆
屠乃奔倚其下
《狼》
它的,代葫芦
以钱覆其口
《卖油翁》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其
指示代词
那
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那,代桃花林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其中的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这
其间千二百里
《三峡》
表示推测语气,大概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难道
其真无马邪
《马说》
表示选择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北冥有鱼》
表示祈使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且
将近,将要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天子且至
《周亚夫军细柳》
表示递进,况且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且秦灭韩亡魏
《唐雎不辱使命》
表示让步,犹,尚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和、与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以
介词
把
屠惧,投以骨
《狼》
用
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必以信
《曹刿论战》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
拿、用
悉以咨之
《出师表》
凭借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以残年余力
《愚公移山》
按照、根据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以
连词
来、用来
静以修身
《诫子书》
盖以诱敌
《狼》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歌以咏志
《观沧海》
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以
动词,认为
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当于“而”
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于
引出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穿井得一人》
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穿井得一人》
到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于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焉
焉指示(疑问)
代词哪里、怎么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作兼词,相当于“于之”
在其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
从这里
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在那里
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向他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语气助词
不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了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助词,不译
求闻之若此
《穿井得一人》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结构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
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虚词
用法、意
义或作用
例 句
出 处
之
代词,指代人或事或物
代事
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
代人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