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课件(语文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回忆我的母亲》课件(语文版七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3 21: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入题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仁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有关资料:
一、听录音,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妯娌( )
勉强( ) 迁徙( ) 慰勉( )
溺死( ) 衙门( ) 私塾( )
调料( ) 不辍劳作( )
聊叙( ) 东挪西借( )
dia n jí zhǒu l
qiǎng x wèi miǎn
nì yá sī shú
tiáo chuò
liáo xù nuó
二、解释下列词语。
和睦: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慰勉:
辍:
周济:
相处很好,从不争吵。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经受起一切劳苦和怨言。
安慰,勉励。
停。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回忆录:
  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颂其德
归纳明确: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我爱我母亲”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一部分
——交待写文
  章的缘由。
——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理清段落结构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 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默读课文,填写下表
时间 与母亲相关的事件 段落
一生
“我”能记忆起
“我”四五岁到八九岁
“我”少年时期
1895年
不久
1915年
养育八个孩子
3
做各种农活、家务
4
整日劳碌、汗流满面
5 
做多种饮食,纺线
6
第一个起床,任劳任怨,周济亲戚
不许我们吸烟喝酒
7
面对悲惨的遭遇不灰心
8
节衣缩食送我读书
9
慰勉我参加革命
10
时间 与母亲相关的事件 段落
1919年
1927年后
抗战后
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
11
独立支持全家生活
12
在家过着勤苦生活
不缀劳作,尤喜纺棉
13
  文章通过哪些具体材料表现了朱德母亲的什么优秀品质?(从书中找出)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理解革命
(忙家务、俭持家)
(和待人、济亲戚)
(退佃搬家)
(同情支持革命)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据“预习提示”介绍,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迹片段。本文写的“很多事”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
 
.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明确:勤劳。
.本文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
远回忆的。”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第二部分
请在各段落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铅笔先标注出来。
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
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
 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家庭环境
劳动能手
(爱憎分明)
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
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两方面
品质的有哪些段落?
勤劳俭朴:4、5、6、12、13
宽厚仁慈:7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      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请画出
 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
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
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
感的作用。
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     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
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
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识?
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
在悲惨遭遇下,鼓励我走向新生活;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
自己仍然过着简朴的农妇生活;
对母亲无陷愧疚。
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研讨第9段
注意写作方法:
前后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
    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是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1.归纳层次大意。
明确: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提问: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
  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
  革命的道路。”
  这是母亲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也深深懂得这“财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
响,从而对母亲发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
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
的思想感情。
分析研讨并背诵第三部分(第16、17段)
1.找出回忆结束,回到现实的句子。
 明确:第16段的第一句。
朱德同志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课文第三部分:
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
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总结全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要求学习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的优点和选材精当,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序(纬)、以“勤劳一生”为线(经)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组材方法。
概括文章主题:
1、本文围绕哪几个特点写母亲的?
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
坚强不屈的性格。
2、通过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哪些影响?
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
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
3、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
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
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回忆我的母亲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
送我读书 支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
母亲的往事 母亲的品质
1、养大八个孩子
2、不和任何人吵架
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来
5、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支持革命
性格和蔼
支持我读书
勤俭节约
同情穷人
坚持劳动
思考下面问题。
1、母亲最突出的特点是:
2、母亲去世时,“我”的心情是:
3、突出我对母亲的感情的一个词是:
4、总领全文,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5、点明题目,引出回忆的句子是:
勤劳
悲痛

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练习
 1、突出我和母亲感情的一个词是       。2、总领全文,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3、点明题目,引出回忆的句子是        。
4、本文开头有可好处?
5、“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谈谈你的理由。
6、概括本主的写作特色。
  

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开门见山,引出回忆,概述内容,语言简洁。
前者指已经创造的历史,后者指正在创造的历史,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不能互换。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
   明确: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
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
六、课堂作业
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