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温度带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增加学生的思维量,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气候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1月、7月气温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状况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气温作为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使用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及讨论法等,配合多媒体辅助法,将最真实的地理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身处驻马店的我们刚刚脱下厚重的外套,而海南的人们早已穿上了单薄的夏装,黑龙江的人们却依然穿着厚厚的棉袄,从人们的穿着上就能感觉各地气温的不同,那么南北气温究竟有哪些不同,对我们的生活生产都有哪些影响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气候——气温。
【板书】中国的气候——气温
2、讲授新课
一般我们常把1月作为我国的冬季,7月作为我国的夏季,那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在课本32页的图中,分布画出我国0℃等温线、﹣8℃等温线、8℃等温线,观察我们画的等温线及左下角的图例,找到其中的等温距为 8 ℃。
、观察其中的0℃等温线,大致与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重合? 秦岭—淮河线
、读图分别找到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找学生分别读出具体数值,观察从南到北我国气温如何变化?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和最高分别出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自己找一找,用笔画出大致范围,其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最北端漠河附近,最低温在﹣24℃以下,冬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口附近,最高温在16℃以上,我们一起来算一下漠河与海口两地温差大约是多少? 40℃ ,南北温差 巨大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从南到北依次降低,南北温差大
那么夏季的气温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出示“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读出,海口的温度大约在28℃以上,北端漠河的温度在16℃以上,南北温差大约在12℃,温差较小
在图中绘制我国16℃等温线,全国绝大部分的温度都在16℃以上,全国普遍高温,但是有一个地方却较特殊,这个地方就是青藏高原区
那么这里面,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夏季最低气温不是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而是出现在青藏高原区?(学生答:由于青藏地区海拔较高)
所以,从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探究: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而夏季南北温差小?
(自主阅读教材P32“阅读”,完成下列填空)
、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 ,白昼越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 ,所以气温越来越 。北方地区离 风源地近,受 风影响大,受到山脉的层层阻挡,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势力大大 ,加剧南北气温差异。
、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两者相互抵消,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南北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影响大, 天气多,所以缩小了气温的南北差异。
过渡:气温越温和适宜,植物越活跃,一般我们把持续期内≥10℃的温度称为活动温度,而把一年中的活动温度累加起来就叫活动积温,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划分我国温度带。
出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从北到南依次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讨论:结合我们上一节学习的中国的地形,找一找,每一个温度带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学生分组讨论,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教师有针对性的补充。
中温带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格尔盆地;
暖温带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辽东丘陵等;
亚热带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青藏气候区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温度带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以秦岭—淮河线为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其中,寒温带主要位于中国纬度较高的漠河附件,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寒温带的活动积温﹤1600℃,中温带的活动积温1600-3400℃,由于活动积温不够高,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春小麦、玉米等。
暖温带活动积温为3400-4500℃。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春小麦,玉米,甘薯等。
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亚热带的活动积温为4500—8000℃,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作物是水稻,油菜,茶叶等。
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南部为我国热带地区,热带活动积温>8000℃,
作物熟制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是水稻,热带作物等。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原气候区,大致以青藏高原外缘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界。
中国温度带截然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一样。
拓展延伸:中国的温度带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对我们发展农业有哪些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找学生完成
4、作业布置
完成下列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的影响??????B.地形的影响?
C.冬季风的影响???????D.洋流的影响
3.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 )
A.纬度位置的高低????????? B.太阳辐射总量???
C.年平均气温??????????? D.≥10℃的积温???
4.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下面哪条线一致 ( )
A.北回归线??????????B.赤道
C.7月20"C等温线???????D.1月0℃等温线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跨越温度带最多的是??? ( )
A.山西??? B.甘肃????? C.云南??? D.新疆
6.华北平原农作物的熟制是?? (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一熟或两熟?
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7.下列城市中,位于中温带的是???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五、板书设计:
气温分布特点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