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双休日作业(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不同的运动物体,质量大的动能一定大
B . 只要物体发生了形变,它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C. 同一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D.日夜奔流的河水只有动能没有势能。
2.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放在桌面上实验用的一根弹簧 B.空中来回摆动的秋千
C.钟表内(机械钟)卷紧的发条 D.上课实验用的橡皮呢
3.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 )
A. 增大惯性 B. 增大动能 C. 增大势能 D. 增大冲力
4.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5.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6.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运动时 (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动能和势能都增大 D.动能和势能之间不发生转化
7.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最终温度是 ( )
A.水和煤油一样高 B.水比煤油温度高
C.水比煤油温度低 D.要实际测量才知道
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B.物体的温度降低,具有内能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的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相等
B.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热水降低的温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多。
D.一杯开水的热量比一杯冷水多。
10.甲、乙两块铁,温度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甲的内能减少 B.乙的内能减少 C.它们的内能都不变 D.无法判断
11.假设一架战斗机正在空中某一高度做匀速飞行,另一架空中加油机给其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12.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 ( )
A.热从铁块传给水 B.热从水传给铁块
C.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中a 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
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式正确的
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 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势能. 影响运动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重力势能大小决定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弹性势能决定于__________ 的大小。
15.在水平公路上并排行驶的小轿车和载重大卡车,其中小轿车具有的____能比载重大卡车的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处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物体,______较大的,重力势能较大。弹簧被压缩得越紧,它具有的__________ 就越大。
17.弹簧门在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变形,具有___________能;放手后,这个能转化为门的________能,使门关上。
18.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坦克(玩具)中被卷紧的发条:_____________;
(2)正在升空的“长征二号”火箭:_____________;
(3)葛洲坝大坝内上游的水:_____________。
19. 物体内部 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0.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叠作业本,具有30J的重力势能,则这些作业本的动能是__________J,机械能是__________J。
21.将一只皮球向上抛出,它在上升过程中是____ 能转化成________能,在下降过程中,是________ 能转化成____ 能。
22.甲、乙两个物体,质量均为2千克,甲的速度为18千米/时,乙的速度为5米/秒,则甲的动能______ 乙的动能.(填大于、等于、小于)。
23. 骑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自行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____, 这是因为自行车和人的________ 逐渐减小,转化成了自行车的____ ,因而速度越来越 。
2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4∶1,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它们加热,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都被它们吸收,甲、 乙两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甲的比热容是0.4×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
25.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
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 之比为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26.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则升高的温度△t铜 ____△t铁;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相等,则吸收的热量Q铜 _____Q铁(填<、=、>,已知C铜< C铁)。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7.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放开,小球在从点C运动至点B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8.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A.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C.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9,30,31每题4分,32题5分,33题6分,共23分)
铅0.13×103 铁、钢0.46×103
铜 0.39×103 铅 0.88×103
29.质量为500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90℃降低到80℃时,放出4400J的热量,这种金属的比热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附:几种物质的比热[J/(kg·℃)]
30.把500g的水加热到100℃,需吸收1.68×105的热量,问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
31.质量为800g,温度为-2℃的冰块放出8.4×103J热量后温度变为多高?[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32.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温度从-14℃升高到-4℃,试求这块冰的质量。(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33.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 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2kg的干泥土从35℃下降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可使2kg的水从20℃升温至多少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