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思考:
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3.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气温(℃)
高度(千米)
50
12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汽(H2O)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二) 对流层大气的组成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
阳
辐
射
波
长
范
围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总体波长范围:0.15~4微米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占太阳辐射能比例 7% 50% 43%
波长
(微米) 小于0.175 0.175~0.40 0.40~0.76 大于0.76
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情况 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 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 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
思考: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思考:
为什么我们说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都是长波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
太阳
辐射
100
大气和地面的
反射34
大气吸收19
地面吸收47
地面
辐射
120
23
潜
热
输
送
10
湍
流
输
送
114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6
射向宇宙空间
60
射向地面
106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
试计算出大气中热量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大气上界
A
B
太
阳
高
度
与
辐
射
强
度
A,B两种情况下,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强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太 阳 辐 射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29-35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新雪 冰 海洋 海洋
20
22-32
10-15
26
14
84-95
50
7(平均)
2(赤道)
玻
璃
温
室
效
应
为什么玻璃温室会有保温效应?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热
力
环
流
一般情况下,受热地区近地面的气压和高空的气压分别会产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城
郊
之
间
的
热
力
环
流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你能解释城市与郊区间产生热力环流的原理吗?
风
的
形
成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思考:
高空的风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三
圈
环
流
和
风
带
气流上升
1
2
3
4
爬升
极锋
5
6
下沉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极 地 高 气 压 带
极地东风
盛 行 西 风
东 北 信 风
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与西风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思考:
近地面的四个气压带中,属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有哪些?属于动力作用形成的有哪些?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风
带
和
气
压
带
移
动
66.5 °
23.5 °
0 °
23.5 °
66.5 °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
赤道
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思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