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上生物 3.2.3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上生物 3.2.3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01 07: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知识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农业生产,让学生认识到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N、P、K等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缺乏症状。N、P、K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元素,一般农民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含N、含P、含K的肥料,因此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特别注意这三种肥料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 分析不同肥料的特点及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尝试探究某种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 难点:合理施肥的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
四、教学方法
氮、磷、钾 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从事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因此这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验,不能立即理解,所以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植物的生活确实需要无机盐,而且所需要的无机盐是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对于合理施肥原理和缺元素植物症状了解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知识、观察课本中彩色插图,分析无机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时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而分析每种元素的作用。由于图片与实物不尽相同,色差也有些夸张,所以准备真实的植株让学生观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消化理解本节知识,这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节的亮点就是利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将本节的知识进行归纳。如:茶叶蛋(氮)、零(磷)花钱、假(钾)正经(茎)。
五、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多盆植株、实验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幻灯片演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问题导入

准备两盆植株,一盆土壤种植,一盆是水培植物。
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温故而知新


二、新课学习
1.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组织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图片,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课学习
2.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学生农民平常常用的化肥有哪些?
引出N、P、K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元素。
学生观看幻灯片后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茶叶蛋(氮)
零(磷)花钱
假(钾)正经(茎)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氮、磷、钾三种无机盐的作用。
学生理解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当场完成记忆。
诠释了“用书教而不是教书”的含义,不要求学生死记课本内容,而用自己通俗的语言记忆,形象又深刻。

出示真实的植株(遮住标签),要求学生观察真实植株并对照课本知识、彩图,分析每种无机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时表现出的症状。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缺素症状。
发现实物与图片的不同,所以尽可能对照课本知识观察真实植株,推断出现症状的植株缺乏无机盐的种类,完成记忆。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推理实验现象入手,当场消化理解生物知识。

二、新课学习
3.合理施肥


出示图片,根据无机盐的不同作用,引导学生推断出哪种植物应多施哪种无机盐? 根据老师的提示,积极动脑思考:白菜多施氮肥(以生产叶为主—“茶叶蛋”)。
番茄多施磷肥(以生产花、果实为主—“零花钱”)。
马铃薯多施钾肥(以生产变态茎为主—“假正经”)。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知识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花生在各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如何施肥?再问还需要根据哪些情况合理施肥?自问自答。讲述:根据肥料特点和土壤性质进行合理施肥。 学生回答问题:花生生长前期多施氮肥和钾肥,促进枝叶繁茂,茎杆粗壮。中期少施或不施氮肥,尽量多施钾肥和磷肥,促进花生开花和果实的成熟。认真听讲,理解老师讲述的内容,联系生产实际。 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新课学习
4.无土栽培

植物的生长一定需要土壤吗?通过提问引出无土栽培,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自学“实际用”和“开眼界”。

学生回答后开始阅读,
了解新型农业,认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问:无土栽培的概念及其优点?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无土栽培的概念及优点。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跟随老师总结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做好笔记,课本上找出重点划线。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养成正确学习的行为习惯。

四、随堂练习

布置随堂练习
学生讨论回答 习题设计对本课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练习,重难点在习题上得到了进一步突破 。
七、板书设计:
一、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二、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茶叶蛋(氮)
零(磷)花钱
假(钾)正经(茎)
三、合理施肥
四、无土栽培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读教学内容比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的“生活化”。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能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水平及生物科学素养。
本节首先进行了土壤浸出溶液和蒸馏水培养植物的演示实验图片,这是教材所没有的内容,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土壤溶液中无机盐的存在,使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 — 适量的无机盐能促使植物的生长。教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诠释了“用书教而不是教书”的含义。对于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教案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而用自己的语言记忆,形象又深刻,这样学生才能学习愉快。如:茶叶蛋(氮)、零(磷)花钱、假(钾)正经(茎)。从教案的设计来看,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知识容量大,在总结上一节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后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合理的措施:
1.要更加注意把握语速及生物学语言表达,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顺畅,教学思路更加的清晰。
2.仍要注重讲授式教学在一些抽象知识点上的作用,处理好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的关系。
3.进一步提高对生成性教学的驾驭能力,使教学过程的活动化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