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有机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取代反应 ④加聚反应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已知有下列三种有机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C.麻黄碱属于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D.青霉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3.下列物质中,既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又可与Na2CO3水溶液反应的是(
)
A.苯甲酸
B.甲酸
C.乙二酸
D.乙醛
4.樱桃是一种抗氧化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具有健脾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羟基酸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通常条件下,该羟基酸可以发生取代、消去和加成反应
C.含
1
mol
该羟基酸的溶液可与含
3
mol
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该羟基酸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的均一溶液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医用酒精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乙醇具有活泼氢原子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6.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则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3:3
B.3:2:1
C.1:1:1
D.3:2:2
7.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该物质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可燃烧;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可跟NaHCO3溶液反应⑤可跟Cu(OH)2悬浊液反应;⑥可跟金属钠反应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
10.香豆素-4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0H8O3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遇FeCl3溶液可显色
D.1
mol香豆素-4最多消耗2
mol
NaOH
11.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6H22O5
D.C16H20O5
12.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13.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8O4
B.1mol
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与2molNaOH反应
C.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与3molH2反应
D.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遇氯化铁溶液可以呈现紫色
1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15.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③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
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2-COOH,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①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②能与溶液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与乙醇反应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某有机物M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2
B.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C.1
mol?M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4?mol?H2
D.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8.乙酸橙花酯兼有橙花和玫瑰花香气,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在Ni催化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
②
该有机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2H22O2;
④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19.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易溶于苯及水
B.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C.该有机物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
D.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1mol
NaOH发生反应
20.某中性有机物C8H16O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物质,N经氧化最终可得到M,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有下列物质:A.甲醛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E.四氯化碳
F.乙二醇
G.丁酸乙酯(填写序号):
(1)可用作灭火剂的是___;
(2)注射时用于皮肤杀菌、消毒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___;
(3)能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中食品香料的是__;
(4)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的是___。
22.近年来,莽草酸作为合成达菲(抗病毒和抗癌药)的中间体而受到重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
(1)莽草酸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________(填名称)。
(2)莽草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向莽草酸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为________。
(4)1
mol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mol
H2。
23.有下列三种有机物:甲,乙,丙。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种有机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2)能鉴别上述三种有机物的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碳酸氢钠溶液
(3)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种。
(4)丙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面。丙与足量H2加成所得产物中含有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1
mol丙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三、推断题
24.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提示: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D不与NaHCO3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成和,鉴别I和J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
25.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酯)可被微生物几乎完全降解,成为包装、医疗和衣用薄膜等领域的新兴材料,它可由聚合物PBA和PBT共聚制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3R-CNR-COOH
R-CH=CH2R-COOH+CO2
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D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
(4)若PBT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填标号)
a.45
b.68
c.76
d.91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M与G互为同系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大14;N是M的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不考虑立体异构)。
I、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II、与NaOH溶液反应时,1molN能消耗4molNaOH:
III、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比为1:2:2:2:l。
(7)仿照上述流程,设计由丙烯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CH2=CH—COOCH2CH3的合成路线(其它无机试剂可任选)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①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故①选;
②含碳碳双键、羟基均可发生氧化反应,故②选;
③含羟基、羧基均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③选;
④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故④选;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可以发生,B项正确;
答案选B。
2.C
【解析】
阿司匹林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青霉氨基酸中含有羧基和氨基;麻黄碱中含有羟基。
A.三种有机物均含有羧基或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
1mol?阿司匹林中羧基消耗1mol
NaOH,酯基先水解消耗1mol
NaOH,生成的酚羟基再消耗1mol
NaOH,所以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B正确;
C.
麻黄碱中含有氮、氧元素,不属于烃,C错误;
D.
青霉氨基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氨基既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3.B
【解析】
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它又可与Na2CO3水溶液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有羧基,甲酸的结构简式为HCOOH,既含醛基,又含羧基,符合题意,而苯甲酸、乙二酸只含羧基,乙醛只含醛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4.A
【解析】
分子中含﹣COOH,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OH,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A.
该物质的分子中含-OH,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
B.
该物质的分子中含-OH,且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发生取代、消去反应,虽然含-COOH,但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
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则1mol该羟基酸的溶液可与含2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错误;
D.
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对称,含5种位置的H,
D错误。
答案选A。
5.A
【解析】
A.乙烯与溴单质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由于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的均一溶液,因此可知1,2-二溴乙烷无色,并且可溶于四氯化碳,A项正确;
B.医用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水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无法证明乙醇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项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乙酸浸泡后可使其去除,所以乙酸能将碳酸钙溶解,所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项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后,会生成HCl,HCl会使湿润的蓝石蕊试纸变红,并非是氯甲烷具有酸性,D项错误;
答案选A。
6.B
【解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酚羟基、羧基和醇羟基等3种官能团。Na与3种官能团都能反应;NaOH只与酚羟基、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所以,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则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正确,本题选B。
7.D
【解析】
A.该物质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故B正确;
C.该物质含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该物质含有普通羟基和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8.D
【解析】
①大多数有机物可燃烧,故①具有;②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可跟溴发生加成反应,故②具有;③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含有羟基,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③具有;④有机物含有羧基,可跟NaHCO3溶液反应,故④具有;⑤有机物含有羧基,可跟Cu(OH)2悬浊液反应,故⑤具有;⑥有机物含有羧基、羟基,可跟金属钠反应,故⑥具有;因此①②③④⑤⑥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A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OH、-COOC-、-COOH,结合烯烃、羧酸、醇、酯的性质来解答。
A.
含有羟基,邻位含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羟基、羧基等,能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
B.
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
不含苯环,没有酚羟基,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错误;
D.
-COOH、-COOC-可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
NaOH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0.D
【解析】
A.根据香豆素-4的结构简式得到分子式为C10H8O3,故A正确;
B.香豆素-4含有酯基,因此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
C.香豆素-4含有酚羟基,因此遇FeCl3溶液可显紫色,故C正确;
D.1
mol香豆素-4含有1mol酚羟基和1mol酚酸酯,1mol酚羟基消耗1mol
NaOH溶液,1mol酚酸酯消耗2mol
NaOH溶液,因此最多消耗3
mol
NaOH,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A
【解析】
1
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羧酸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说明该羧酸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则C18H26O5+2H2O→羧酸+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A项正确。
故选A。
12.D
【解析】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是羧酸,该有机物是戊酸,可以看成是丁基上连接了一个羧基,丁基有四种结构,那么该有机物有4种,答案选D。
13.B
【解析】
A.根据乙酰水杨酸结构,其分子式为C9H8O4,A正确;
B.乙酰水杨酸可以与NaOH反应,因其结构中存在1个羧基和1个酯基,故需要2个NaOH,但乙酰水杨酸水解后有酚生成,还需要1个NaOH与酚反应,故1mol
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B错误;
C.乙酰水杨酸中存在苯环结构,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结构中的其他官能团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可以与3molH2反应,C正确;
D.乙酰水杨酸水解后产物为乙酸和,中存在酚羟基,故遇氯化铁溶液可以呈现紫色,D正确;
故选B。
14.A
【解析】
A.在做酯化反应实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冰醋酸,故A错误;
B.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醇和水互溶,所以如果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浸入液面下,会产生倒吸现象,故B正确;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二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乙酸乙酯分层析出,故D正确;
故选A。
15.D
【解析】
有机物X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①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①正确;
②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则②正确;
③羧基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则③正确;
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羟基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则④正确;
故D正确;
答案选D。
16.D
【解析】
①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①符合题意;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能与溶液反应,②符合题意;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加成反应,③符合题意;
④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④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17.C
【解析】
A.根据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判断其分子式为C7H10O2,A说法正确;
B.有机物M中含有羧基,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B说法正确;
C.1mol
M中含有3mol羟基、1mol羧基,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2mol
H2,C说法错误;
D.有机物M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含有醇羟基或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8.B
【解析】
①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酯基不能加成,所以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①错误;
②该物质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②正确;
③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2H20O2,故③错误;
④该物质中只有酯基水解后产生的羧基可以和NaOH反应,所以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9.D
【解析】
A.
该有机物烃基较大,不溶于水(亲水基较少,憎水基较多),所以易溶于苯但不溶于水,故A错误;
B.
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与苯环上另一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共有3种,故B错误;
C.
该有机物没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
该有机物只有一个普通酯基可与1molNaOH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0.C
【解析】
C8H16O2的有机物符合饱和一元酯的通式CnH2nO2,且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的N能氧化为M,说明M与N中各有4个碳原子,官能团不同,但烃基部分结构相同;N中—OH连在端点即为R—CH2OH,R为丙基,丙基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有2种;
故选C。
21.E
C
G
F
【解析】
(1)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
(2)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在注射时用于皮肤杀菌、消毒;
(3)酯类都有香味,能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中食品香料;
(4)乙二醇熔点低,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低温下不易结冰,所以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22.羧基
C7H10O5
溶液颜色变红
1
【解析】
(1)莽草酸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因此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2)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故答案为:C7H10O5。
(3)向莽草酸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由于含有羧基,显酸性,现象为溶液颜色变红,故答案为:溶液颜色变红。
(4)1
mol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只有碳碳双键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最多消耗1mol
H2,故答案为:1。
23.甲、丙、乙
bc
13
17
2
2
【解析】
(1)氢的活泼性:羧基>酚羟基>醇羟基,含有羧基、含有醇羟基、含有酚羟基,上述三种有机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甲、丙、乙;
(2)
a.
、、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b.
与溴水不反应,能被溴水氧化,溴水褪色,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沉淀,能用溴水鉴别;
c.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溶解,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
d.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故选bc;
(3)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能苯环上有2取代基-CH2CHO、-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可能苯环上有3取代基-CH3、-CHO、-OH,有10种结构,符合条件的结构共13种;
(4)
分子中,甲基上至少2个氢原子不在苯环决定的平面上,丙分子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丙与足量H2加成所得产物,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1
mol丙与3molNaOH反应生成、CH3COONa和2molH2O。
24.醛基
取代反应
+2NaOH+CH3OH+H2O
分别取适量I、J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饱和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I,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J
【解析】
由B→C可知,B为CH3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二甲醚);则D为H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NH4)2CO3,再与H+反应生成CO2,由Y结合信息逆推可知H为
,因为第一步加入的是NaOH溶液,故E→F是酚钠生成酚,F→G是羧酸钠生成羧酸,G→H是硝化反应,故A的结构简式为:,E为,F为,G为。
(1)由分析知,D不与NaHCO3溶液反应,则D为HCHO,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
(2)B→C为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二甲醚,属于取代反应;
(3)由分析知F的结构简式为;
(4)根据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B和D,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H3OH+H2O;
(5)由和逆推得I和J结构分别是:和,一种是醇,另一种是酚,故可用氯化铁或溴水的鉴别,具体操作方法为:分别取适量I、J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饱和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I,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J。
25.取代反应
羧基
环己烷
14
d
+NaOH+NaCl+H2O
、
CH2=CHCH3CH2=CH-CNCH2=CH-COOHCH2=CH-COOCH2CH3
【解析】
由合成流程可知,环己烷A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在NaOH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环己烯,根据已知,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D为HOOC(CH2)4COOH,D与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BA,结合PBAT的结构可知,H为HO(CH2)4OH;根据题目所给反应,对照G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F为,E为对二甲苯、结构简式:,G与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BT,PBA与PBT共聚生成PBAT。
(1)反应①为环己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D为HOOC(CH2)4COOH,其官能团为羧基;
(2)A的化学名称为环己烷;
(3)E为,苯环上所有原子共面,甲基与苯环以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甲基中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可以与苯环共面,则共面原子数最多为10+2+2=14个;
(4)G为,H为为HO(CH2)4OH,所以PBT的链节为,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0,所以聚合度为=91,故选d;
(5)反应②为的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H2O;
(6)M与G互为同系物,则M含有苯环,含有两个羧基,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大14;即多一个-CH2,N是M的同分异构体,满足:
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又能发水解反应,说明含-COOC-,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CHO;
与NaOH溶液反应时,1molN能消耗4molNaOH,酚羟基、水解后产生的羧基和酚羟基均可以和NaOH反应;
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比为1:2:2:2:1.则分子中含五种H,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或;
(7)CH2=CH—COOCH2CH3可以由CH3CH2OH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根据题目所给反应可知CH2=CHCH3可以与NH3、O2反应生成CH2=CH-CN,然后再酸化可得CH2=CH-COOH,所以合成路线为CH2=CHCH3CH2=CH-CNCH2=CH-COOHCH2=CH-COOCH2CH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