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09: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有机反应从不同角度可能属于不同反应类型,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醇可以通过消去反应生成乙醛
B.乙醛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乙酸
C.苯酚可以通过苯发生水解反应制取
D.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制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2.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3.下列反应类型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

A.消去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还原反应
4.有机物W是一种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氧化反应
B.M与环己醇互为同系物
C.W与H2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100%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塑料
B.油脂
C.纤维素
D.合成橡胶
6.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的流程途径需经下列反应,其顺序正确的是

水解反应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④②③①⑤
7.有机物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①与
NaOH
的水溶液共热
②与
NaOH
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
170℃
④与溴水反应⑤在
Cu

Ag
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⑥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共热
A.①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
C.②④①⑥⑤
D.②④①⑤⑥
9.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①④
D.②③⑤①⑥
10.有机人名反应是合成中的重要工具知识,其中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在合成碳环这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模型如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合成的原料为
B.合成的原料为
C.合成的原料为
D.合成的原料为和,不可能为和
11.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有机物可合成环丙烷的是(
)
A.CH3CH2CH2Br
B.CH3CHBrCH2Br
C.CH2BrCH2CH2Br
D.CH3CHBrCH2CH2Br
12.下面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名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CH3CH2OH
⑥C6H12O6⑦CH3COOH
⑧硬脂酸甘油酯
⑨蛋白质
⑩聚乙烯
A.能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使之褪色的有①②④⑩
B.投入钠能产生H2的是⑤⑦⑧⑨
C.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⑧⑨⑩
D.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温下为液体且点燃时有浓烟的是①
13.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反应③是氧化反应
B.反应①是消去反应
C.只有反应②是加成聚合反应
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
14.你做的这张试卷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聚乙烯
D.酚醛树脂
15.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可经过三步反应制得,设计最合理的三步反应类型依次是
A.加成、氧化、水解
B.水解、加成、氧化
C.水解、氧化、加成
D.加成、水解、氧化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的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
B.聚乙烯塑料中因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容易老化
C.1
mol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最多能与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若丙醇中的氧为188O,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
17.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
B.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18.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当它完全水解时,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
B.
C.
D.
19.某有机化合物D的结构为,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三步反应制得:,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烃A为CH3CH3
B.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取代反应
D.化合物D属于醚
20.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可用的试剂是氯气
B.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消去反应
C.反应3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
D.1molA完全燃烧消耗6mol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香料Ⅴ的制备方法如图:
根据香料V的合成路线回答如下问题: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
(2)化合物Ⅳ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
(4)反应②的反应条件和加入的试剂为_____。
(5)芳香化合物Ⅵ是Ⅲ的一种无甲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
22.β—紫罗兰酮是一种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如图)。
β—紫罗兰酮
中间体X
维生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β—紫罗兰酮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2)中间体X不能发生________(填序号)反应。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银镜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水解反应
(3)维生素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1mol维生素与足量的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3.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
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部分路线如下:
(1)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由A转化为B,反应分两步完成,请判断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D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1mol
E最多能与___________mol
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1molB与5mol
H2在适当条件下完全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_____;
(6)D转化为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7)试剂M
可以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
A.NaOH
溶液
B.银氨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新制Cu(OH)2
悬浊液
三、推断题
24.某研究小组以苯和乙烯为原料,拟按照下列所示路线合成药物X。
已知1:ROH
SOCl;RCOOH
RCOCl
已知2:
请回答:
(1)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B到C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B.化合物D、E、F都具有碱性
C.化合物A可发生银镜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D.药物X的分子式为C21H25ClN2O3
(3)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
①无环状结构;②H?-?NMR谱图表明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的H
(5)设计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C7H5ClO(苯环上有3种化学环境的H)的合成线路(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A(C6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树脂、医药等。
Ⅰ.以A、B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F的路线如下:
(1)A的名称是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C()中①~③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1molF最多可以与_______mol
NaOH发生反应;
(5)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则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Ⅱ.以A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K的路线如下:
(6)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7)一定条件下,K与G反应生成、H和水,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乙醇可以通过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A错误;
B、乙醛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乙酸,B错误;
C、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D、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制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D正确。
答案选D。
2.B
【解析】
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则2-氯丙烷应首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CH3CH=C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2-丙二醇。
答案选B。
3.A
【解析】
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l、?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取代)生成;可与C=O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或由C=C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也可由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以此解答该题。
A.消去反应不能引入羟基,故A选;
B.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l、?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取代)生成,故B不选;
C.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O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或由C=C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C不选;
D.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O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该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4.C
【解析】
A.由上述流程图可知,M经KMnO4变成N,是羟基变成羰基,为氧化反应,故A正确;
B.M与环己醇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符合同系物的概念,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
C.由于W结构中含有碳氧双键,能够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原子利用率100%,故D正确。
答案为C。
5.B
【解析】
A.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符合题意;
C.纤维素是由数千个葡萄糖单元(C6H10O5)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合成橡胶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B
【解析】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然后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该物质再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乙二醇,乙二醇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乙二酸,乙二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二酸乙二酯,故制取顺序是④②①③⑤,选项B正确。
7.C
【解析】
A.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
“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CO2
↑+
9
H2O,利用的是酒精的还原性,故B错误;
C.
古代丝绸是用蚕丝织成的织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
D.
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是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烯烃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烷烃不能,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8.D
【解析】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应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再与卤素加成得到卤代烃,然后水解、氧化可得到乙二酸,其步骤为: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④与溴水加成得到1,2-二溴乙烷;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得到乙二醇;⑤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氧化为乙二醛;⑥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氧化为乙二酸;即步骤为②④①⑤⑥,故选D。
9.C
【解析】
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需先合成乙二酸,然后利用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因此经过以下几步:
第一步:乙醇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为消去反应;第二步: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卤代烃,为加成反应;第三步:水解生成乙二醇,为水解反应;第四步:乙二醇氧化生成乙二酸,为氧化反应;第五步: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为酯化反应,涉及的反应类型按反应顺序依次为②③⑤①④,故选C。
10.B
【解析】
由题可知,在合成环己烯时,1,3-丁二烯发生的是1,4-加成与乙烯形成的六元环。
A.通过分析可知,合成的原料可以为和,A项错误;
B.通过分析可知,由环戊二烯和乙烯可合成,B项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由和乙烯合成的产物为,若要合成,需要的原料可以是和乙炔,C项错误;
D.和可合成;和也可合成,D项错误;
答案选B。
11.C
【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可知,与溴原子相连的两个烃基,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更长的碳链。A.
CH3CH2CH2Br反应得到CH3(CH2)4CH3,A项不符合题意;
B.
CH3CHBrCH2Br反应得到CH3CH=CH2,B项不符合题意;
C.
CH2BrCH2CH2Br反应得到,C项符合题意;
D.
CH3CHBrCH2CH2Br反应得到,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12.D
【解析】
A.能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使之褪色的有②④,苯和聚乙烯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与溴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含有羟基的有机物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⑧硬脂酸甘油酯官能团为酯基不能与钠反应,B错误;
C.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⑨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温下为液体且点燃时有浓烟的是苯,D正确;
答案选D。
13.B
【解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是乙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②是乙烯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应③是乙醇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④是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⑤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⑥是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反应⑦是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
A项、反应③是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A正确;
B项、反应①是乙烯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项、反应②是乙烯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故C正确;
D项、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反应①~⑦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④⑤⑥⑦,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注意注意分析常见有机物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对有机反应类型含义以及判断依据是解答关键。
14.B
【解析】
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中的糖类。
答案选B。
15.B
【解析】先和NaOH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然后该物质和Cl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然后该物质被催化氧化,形成最后氯代羧酸,故先后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故正确选项是B。
16.B
【解析】
A.硅橡胶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耐磨、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老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酯基、酚羟基,且可水解生成碳酸和酚羟基,则1?mol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最多能与含5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故C正确;
D.乙酸与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羧酸脱-OH,醇脱H,丙醇中的氧为188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60-18=104,故D正确。
故选B。
17.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键线式的特点和碳原子的四价理论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7H20N4O6,故A错误;
B.因为该化合物中含有醇羟基,因此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B错误;
C.由结构式可以知该化合物中含有苯环,因此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由结构式可以知该化合物中含有肽键,因此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由已知条件可知水解产物有碳酸即
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D正确。
18.C
【解析】
给定有机物中可发生水解的官能团有酯基和肽键,其断键位置如下:(虚线处)
,故有以下三种产物:
CH3CH2COOH。
19.D
【解析】试题分析:是环醚,是由HOCH2CH2OH通过分子间脱水得到的,所以中烃A为CH2=CH2,依次发生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③取代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涉及烯烃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醇成醚反应等。
20.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流程联想“烃→卤代烃→醇→醛(酮)”,可知反应1的试剂是卤素,条件是光照,发生取代反应;反应2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3的试剂是O2/Cu,属于氧化反应,1molA完全燃烧消耗6mol氧气,综上所述,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合成。
21.C7H8O2
羟基和醛基
取代反应
加热(或△)、Cu或Ag和O2
【解析】
(1)流程图中化合物I的结构式可以看做苯环上的两个氢被一个-OH和一个-CH2OH取代后形成的,因此分子式为C7H8O2。答案为:C7H8O2;
(2)化合物Ⅳ的结构式为,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和醛基。答案为:羟基和醛基;
(3)反应①的过程为,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因此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
(4)反应②,该过程中-CH2OH被氧化为醛基(-CHO),需要氧化剂,一般选用氧气,运用已学习知识的迁移,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因此反应②条件为铜或银作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加入的试剂为O2。答案为:加热(或△)、Cu或Ag和O2;
(5)芳香化合物Ⅵ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分子中有酯基;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有醛基,是Ⅲ的一种无甲基同分异构体,Ⅵ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22.C13H20O
不含
①②⑥
羟基、碳碳双键
5
【解析】
(1)根据β—紫罗兰酮的结构式分析,1个碳形成四个共价键达到饱和,分子式为C13H20O;手性碳原子是指与碳相连的四个基团都不一样,β—紫罗兰酮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2)根据中间体X的结构式及所含官能团分析,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故不能发生的反应是①②⑥;
(3)根据维生素的结构式可知,含官能团:羟基、碳碳双键;维生素中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1mol碳碳双键消耗1mol溴单质,故需要溴单质5mol。
23.碳碳双键
醛基
加成
消去
C10H10O2
4
0
+CH3OH+H2O
BD
【解析】
(1)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醛基;
(2)A是对甲基苯甲醛,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产生,该物质再发生消去反应产生B:,因此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D结构简式为,可知D分子式为C10H10O2;
(4)根据E分子
结构可知:E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含有的酯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E最多可以与4molH2发生反应;
(5)B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一个醛基,1molB与5mol
H2在适当条件下完全加成反应,产物分子为,可知在该物质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6)D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E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OH+H2O;
(7)M可将醛基氧化生成羧基,应为弱氧化剂,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浊液,溴水、高锰酸钾也可与碳碳双键反应,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D;
24.
BD
2HOCH2CH2NH2+2H2O
、、CH3CH2N=NCH2CH3、HN=NC(CH3)3
【解析】
因为原料有机物的结构未知,而题中告诉了目标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所以主要采用逆推法。由X的结构,可推知F的结构简式为。D由CH3CHO与NH3反应制得,结合分子式,可得出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NH2;再由F、D的结构可推出E的结构简式为,由E、F的结构可推出C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A的结构简式为。据此解答。
(1)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2)A.B到C的反应是取代反应,A错误;
B.化合物D中含-NH2,E、F中含,它们都是碱性基,B正确;
C.化合物A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正确;
D.由药物X的结构简式,可数出或计算出其分子中所含C、H、O、N、Cl的原子个数,从而得出分子式为C21H25ClN2O3,D正确;
答案为:BD;
(3)D→E为两分子HOCH2CH2NH2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2HOCH2CH2NH2+2H2O;
(4)E的分子式为C4H10N2,它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环状结构,表明分子呈链状,则分子内必含有一个双键,可能为碳碳双键,也可能为氮氮双键,但不能为碳氮双键(由分子的结称性决定);
②1H-NMR谱图表明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的H,则分子应呈现一定的对称结构。
则符合条件的可能结构为:、、CH3CH2N=NCH2CH3、HN=NC(CH3)3;
(5)由“C7H5ClO(苯环上有3种化学环境的H)”,可确定其结构简式为。苯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乙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借助信息“RCOOHRCOCl”,再与SOCl2反应,从而生成目标有机物。合成路线为:

25.苯酚
OHC—COOH
③>①>②
3
(或等合理答案)
还原反应
3+3++2H2O
【解析】
Ⅰ.由分子式可知A(C6H6O)为苯酚,由转化关系可知B为OHC-COOH,D为,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为C分子间的酯化反应的产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等,据此分析解答;
Ⅱ.由转化关系可知,由分子式可知A(C6H6O)为苯酚,A发生硝化反应生成G,根据的结构可知G为,G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H含有氨基和酚羟基,H为,然后H与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Ⅰ.(1)
A为苯酚,B为OHC-COOH,故答案为:苯酚;OHC-COOH;
(2)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强于醇羟基,故C()中①~③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弱顺序为:③>①>②,故答案为:③>①>②;
(3)根据上述分析,D为,故答案为:;
(4)F()中含有一个酯基、一个酚羟基和一个溴原子,所以1molF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发生反应,故答案为:3;
(5)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E可能为C分子间的酯化反应的产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等,故答案为:(或等);
Ⅱ.(6)
G→H是G中含有的硝基转化为氨基,属于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反应;
(7)一定条件下,K与G反应生成、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H2O,故答案为:3+3++2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