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同步课件】人教B版 数学:必修3 第3章3.1.4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同步课件】人教B版 数学:必修3 第3章3.1.4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14 08: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1.4 概率的加法公式
3.1.4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和实际意义,能根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定义辨别一些事件是否互斥,是否对立.
2.掌握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并能用其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3.了解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能运用该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利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提高利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频率: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________
课前自主学案
温故夯基
1.在___________中事件A和事件B不能
______________,那么称事件A与B为互斥事件(或称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由事件A和B_________________ (即A发生或B发生,或A,B都发生)所构成的事件C,称为事件A与B的并(或和),记作C=A∪B.事件A∪B是由事件A或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
3.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新益能
同一试验
同时发生
互不相容事件
至少有一个发生
P(A∪B)=P(A)+P(B).
思考感悟
对任意两个事件A,B,P(A∪B)=P(A)+P(B)一定成立吗?
4.不能同时发生________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为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作 ,对立事件A与 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必有
P(A)+P( )=1.
课堂互动讲练
判断事件之间的关系
考点突破
判断下列各对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否是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去参加演讲比赛, 其中:
(1)恰有1名男生和恰有2名男生;
(2)至少有1名男生和至少有1名女生;
例1
(3)至少有1名男生和全是男生;
(4)至少有1名男生和全是女生.
【思路点拨】 判断两个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就是考查它们能否同时发生,如果不能同时发生,则是互斥事件,不然就不是互斥事件.
【解】 (1)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理由是:在所选的2名同学中,“恰有1名男生”实质选出的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它与“恰有2名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是一对互斥事件,但它们不是对立事件,由于还有可能选出2名女生.
(2)不是互斥事件.
理由是:“至少有1名男生”包括“1名男生、1名女生”和“2名都是男生”两种结果.
“至少有1名女生”包括“1名女生、1名男生”和“2名都是女生”两种结果,它们可能同时发生.
(3)不是互斥事件
理由:“至少有1名男生”包括“1名男生、1名女生”和“2名都是男生”两种结果,这与“全是男生”可能同时发生.
(4)互斥事件且是对立事件.
理由:“至少有1名男生”包括“1名男生、1名女生”和“2名都是男生”两种结果,这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它们中必有1个发生.
【名师点评】 互斥事件是概率知识的重要概念,必须正确理解.
(1)互斥事件是对两个事件而言的,若有A、B两事件,当事件A发生时,事件B就不发生;当事件B发生时,事件A就不发生(即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我们就把这种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否则就不是互斥事件.
(2)对互斥事件的理解,也可以从集合的角度去加以认识.
如果A,B是两个互斥事件,反映在集合上,表示A,B这两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互不相交.
如果事件A1,A2,A3,…,An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事件,即称事件A1,A2,…,An彼此互斥,反映在集合上,表示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互不相交.
变式训练1 判断下列给出的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
(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
(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
(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
解:(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
∵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桃”和“抽出黑桃”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是互斥事件.同时,不能保证其中必有一个发生,这是由于还可能抽出“方块”或者“梅花”,因此,二者不是对立事件.
(2)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且其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3) 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如抽得点数为10,因此,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射击运动员张强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7环以下的概率分别为0.24、0.28、0.19、0.16、0.13,计算这个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
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
例2
【思路点拨】 “射中10环”“射中9环”…“射中7环以下”彼此是互斥事件,可运用“事件的并(和)”的公式求解.
【解】 记A={射中10环},B={射中9环},C={射中8环},D={射中7环,}E={射中7环以下},则A,B,C,D,E两两互斥.
(1)“射中10环或9环”是事件A∪B,所以P(A∪B)=P(A)+P(B)=0.24+0.28=0.52,所以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为0.52.
(2)“至少射中7环”是事件A∪B∪C∪D,所以P(A∪B∪C∪D)=P(A)+P(B)+P(C)+P(D)=0.24+0.28+0.19+0.16=0.87,所以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为0.87.
(3)“射中不足8环”为事件D∪E,所以P(D∪E)=P(D)+P(E)=0.16+0.13=0.29,所以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为0.29.
【名师点评】 公式P(A∪B)=P(A)+P(B)只有当A,B互斥时才能使用,否则不能使用.
变式训练2 某地区的年降水量在下列范围内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1)求年降水量在[100,200)(mm)范围内的概率;
(2)求年降水量在[150,300)(mm)范围内的概率.
年降水量/mm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概率 0.12 0.25 0.16 0.14
解:记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150)、[150,200)、[200,250)、[250,300)(mm)范围内分别为事件A、B、C、D.这4个事件是彼此互斥的,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1)年降水量在[100,200)(mm)范围内的概率是P(A∪B)=P(A)+P(B)=0.12+0.25=0.37.
(2)年降水量在[150,300)(mm)范围内的概率是P(B∪C∪D)=P(B)+P(C)+P(D)=0.25+0.16+0.14=0.55.
对立事件概率的求法
一个箱子内有9张票,其号数分别为1,2,…,9.从中任取2张,其号数至少有一个为奇数的概率是多少?
【思路点拨】 从9张票中任取2张,要弄清楚取法种数为36,“号数至少有一个为奇数”的对立事件是“号数全是偶数”,用对立事件的性质求解非常简单.
例3
【解】 从9张票中任取2张,有
(1,2),(1,3),…,(1,9);
(2,3),(2,4),…,(2,9);
(3,4),(3,5),…,(3,9);

(7,8),(7,9);
(8,9),共计36种取法.
记“号数至少有一个为奇数”为事件B,“号数全是偶数”为事件C,则事件C为从号数为2,4,6,8的四张票中任取2张有(2,4),(2,6),(2,8),(4,6),(4,8),(6,8),共6种取法.
【名师点评】 (1)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二是先去求对立事件的概率.
(2)涉及到“至多”“至少”型的问题,可以用互斥事件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当涉及的互斥事件多于两个时,一般用对立事件求解.
方法感悟
知能优化训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