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系列测评卷]
第二章
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玉林中考)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低东高
D.西高东低
2.(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山脉中既是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分界线的是(
)
A.阴山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祁连山
3.(广安中考)与黄土高原同在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4.(通辽中考)如下图体现的我国地形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类型单一
C.平原面积广大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南通中考)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高原:26%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绵阳中考)读下图,我国部分山脉图,回答6~7小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四列山脉的走向相同
B.图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形区
C.图中①③地形区都是高原
D.图中⑥⑦地形区都位于第三级阶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地形区都位于季风区
B.图中①⑤⑥地形区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图中④⑦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图中⑦⑧地形区夏季受台风影响很大
8.(湛江中考)下列高原与地形地貌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势平坦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C.云贵高原-雪峰连绵
D.内蒙古高原-地形崎岖
(长沙中考)阅读下图,回答9~10题。
9.当南方的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处于北方的黑龙江是什么季节(
)
A.秋收季节
B.夏日炎炎
C.冰天雪地
D.春耕季节
10.图中反映的是我国南北端的季节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1.(龙岩中考)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12.(襄阳中考)下列地形区与其干湿状况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半湿润
B.黄土高原-千旱
C.东南丘陵-湿润
D.华北平原-半干旱
(长沙中考)下图是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13~15题。
气温(℃)降水量(mm)
13.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1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15.该城市可能是下列中的(
)
A.拉萨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16.(安徽中考)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7.下列地形区与其特殊天气的连线,错误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B.四川盆地-台风
C.内蒙古高原-寒潮
D.华北平原-沙尘暴
18.(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全部位于内流区
B.黑龙江的含沙量大于黄河
C.长江与黄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D.我国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19.(清远中考)对图中的两河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①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河流②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C.河流①的流量比河流②大
D.河流②冬季不结冰
(泰安中考)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20~21题。
20.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2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22.下列湖泊中,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分别是(
)
A.青海湖、鄱阳湖
B.洞庭湖、鄱阳湖
C.太湖、巢湖
D.洪泽湖、青海湖
23.读我国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②可能是我国的南海
C.③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电站
D.图中所示河流为外流河
24.(株洲中考)“黑海是条内流河,从高大的祁连山北麓蓬勃北去,流经戈壁、盐泽,收纳万川之水,神奇地点化了荒芜的沙漠。”根据材料分析黑河流域的特征,你认为可信的是(
)
A.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B.水土流失严重
C.位于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5.(南安中考)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
)
A.开挖河道
B.中游治沙
C.加固堤坝
D.修建水库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甲)和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读图甲,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盆地,B__________高原,C__________平原。
(2)读图乙,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H代表地势第______级阶梯。
(3)图乙中①②之间以山脉为界,②③之间以____________山脉为界,④是____________(地形区)。
(4)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那么北回归线附近的D处的自然景观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长江中下游平原E、F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把图乙中①代表的地形区填在图甲中相应的位置。
27.(安溪中考)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路线。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路线①主要经过位于半湿润地区的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
(2)路线②经过了______类干湿地区,反映出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沿路线③西行发现,同纬度的上海和青藏高原上气温差异很大,造成青藏高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路线④游览,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A.银装素裹的大地
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
D.蜿蜒的长城
(5)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读我国某年洪水灾害分布图(阴影部分为灾害区),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双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秋季节洪涝灾害频繁,其原因有(
)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B.围湖造田,湖泊蓄水调洪能力降低
C.落差大,水流急
D.人工裁弯取直河道
(2)下图中,甲所表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甲乙两种气候类型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大坝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4)历史上,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建国后,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确保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体措施有哪些?
(5)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和下游的山东境内经常发生凌汛现象,为什么长江不会发生凌汛呢?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b
7.c
8.b
9.c
10.b
11.B
12.c
13.a
14.d
15.b
16.C
17.b
18.d
19.c
20.a
21.b
22.a
23.b
24.D
25.B
26.(1)塔里木
黄土
东北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
(3)横断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4)沙漠
(5)E
地处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6)填图略。
27.(1)华北
东北
(2)四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海拔高,气温低
(4)C
(5)B
28.(1)AB
(2)温带季风气候
乙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3)可以运用部分库容对洪水进行主动的调蓄,在洪水多发季节提前腾出库容,通过水库控泄洪水对下游发挥防洪作用。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合理即可)
(4)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汇入黄河,到下游华北平原后泥沙大量淤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提升,人工筑堤,形成“地上河”,在黄河汛期,很容易决口泛滥。
措施:①在上游兴修水库,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控制水土流失
②在下游地区修堤固坝加固黄河大堤,疏浚河道。(合理即可)
(5)长江位于1月0°等温线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