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14 08:30:4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A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实验准备】磁性小黑板、磁性卡片、试管、锌粒、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提问]从1写到10000要多长时间?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如何在1~2秒内从1写到10000。
[点评过渡]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在1后面添上4个0即可,这里走了一个捷径,其实在化学的学习中有时真的有捷径可走。
[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化学反应?
[引入新课]刚才我们用有声的语言表述了这些化学反应,那么如何用无声的语言及文字符号把它们表述出来呢?
[学生活动]请同学以碳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此同时,交给另一名同学一个锦囊,拆开锦囊,里面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有碳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将纸条上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
点评:传授锦囊妙计,增强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黑板上的两种形式都能够表述碳与氧气的反应,如果不给你任何提示,你能通过观察得知它们描述的是哪一个反应吗?它们给你提供了哪些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小结]第二种形式也能同文字表达式一样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板书),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象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板书)。
[提问]若让你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中选择其一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你会选择哪一种?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简单,便于书写,能清楚地表述反应,是国际化的语言……
[过渡]既然,如果我们能将前面已学的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那该多好啊!
[探究活动一]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讨论]要采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板书)。
[设疑]化学式前要不要添加数字,如果要加,加几呢?
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
通过观看动画,知道两个水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最后变成了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点评:动画的再现,清楚明了地反映了反应的本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
[小结]我们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称之为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叫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探究活动二]观察配平后的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有没有变化?
[教师追问]为什么没有变化?提示: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生回想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归纳]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探究活动三]尝试配平双氧水分解和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找找配平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谈谈配平的思路和心得。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找到的技巧,鼓励学生课后再寻找其它的方法和技巧。
[追问]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具体的质量关系能知道吗?当然可以。
[探究活动四]观看大屏幕,寻找2×18,2×2,1×32三组数据的规律
[教师总结]这三组数据的比值就是反应中水、氢气、氧气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即每36份质量的水能分解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总结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引导完善]再观察我们的化学方程式与前面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找还差什么?
(加上反应条件,将横线改成等号)
[探究活动五]: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领取一块小黑板和一个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种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每个盒子里的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1~4组盒子里有干扰卡片,5、6组提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4组分别拼出了硫、铝、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6组拼出了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对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合作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
点评:用游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练习,让学生锻炼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引导发现]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映在了化学方程式中呢?
[演示实验] 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有气体生成)
[追问]能不能在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在氢气的化学式后面用向上的的箭头表示。 在拼装的化学方程式中加上箭头。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有沉淀生成)
[教师]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形象地表示这一信息?
(用向下的箭头,在拼装的方程式中加上箭头。)
点评:用实验引出箭头的使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提问]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加箭头呢?
提供学习素材: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观察归纳出箭头的使用原则。在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生成的气体和固体后才加箭头。
[新知应用]回忆前面写的水电解和双氧水的化学方程式,刚才我们都认为书写已经完成,现在看来真的完成了吗?
[课堂练习]找错误,提供四个化学方程式分别错在未配平、差箭头、化学式书写错误和违反客观事实。从中可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守客观事实,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引出书写的另一原则)
[学生小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个原则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作业]寻找新的配平方法。
点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结构上打破了教科书先介绍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再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体系,而是先引导发现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马上将课题转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避免了一开始就介绍理论知识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利情绪,将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揉和在书写的探究之中,探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最后将知识要点从课堂中抽取出来,进行归纳和小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耳目一新的开始,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用“脑筋急转弯”引入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使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2.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别出心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设计从几个正确化学方程式入手,通过观察让学生试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正是对这些不同答案的讨论与交流、对比与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归纳、反思等学习方法。特别是设计了学生分组对化学方程式的拼装,将理论学习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是本节设计的最亮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3.注重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联系。如设计了“水电解动画”,让学生先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然后自己试着用化学符号写出能表达该变化的式子,先做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有气体生成,一个有沉淀产生,通过观察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式子上表达出这一信息呢?学生就需将感知上升为理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姜 君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文全新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B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相互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实验准备】仪器: 酒精灯、镊子、燃烧匙、烧杯(50mL)、集气瓶。
药品材料:木炭、氧气、氢气、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玻璃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题
教师引导 提问:1.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 O2↑”表示哪些涵义? 36 : 4 : 32
2.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和评价,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学生活动 翻书复习,相互交流,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价和补充完善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学法设计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评价。
点评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熟练表达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信息,有助于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准备,自然地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2.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教师引导 两个演示实验:先安排一个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师再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并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检验生成物。要求学生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化学反应。
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用“+”连接等。把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分类写在黑板上,激发学生思维,参与讨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
学生活动 点一名学生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根据实验现象,独立书写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查自己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能否准确地表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能否直观地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相互讨论,体验并归纳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发现书写化学方程式还要注明反应的条件等。
学法设计 以学生和教师的演示实验激发相互讨论、评价等,体验并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
点评 
两个演示实验虽然是教材上原有的,但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合作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为学生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作铺垫。
3.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师引导 提问: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怎样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即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具体步骤?引导运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铝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运用这一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翻书自学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用自己的语言相互熟练地复述这些步骤。模仿这些具体步骤书写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名中等生上台演板,讲解书写的具体步骤及配平过程,其他学生评价。
学法设计 自学理解,相互复述,模仿书写,以讲解评价强化书写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点评 
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使学生经过自学复述、模仿讲解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把书上的书写步骤内化为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4.探究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师引导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最小公倍数法是比较简单常用的一种配平方法,要求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四个不同类型或特点的化学方程式。提问:你能发现其它更简捷的配平方法吗?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四个化学反应的特点,如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氧原子个数的奇偶性、氧原子的分布特点及氧原子的得失等,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发现其它更简捷的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S + O2 — SO2; ② Mg + O2 — MgO;
③ C2H4 + O2 —H2O + CO2; ④ H2 + Fe2O3 — Fe + H2O。
分析讨论这四个反应的不同特点,合作探究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它简捷方法。如:①观察法;②奇变偶法;③奇变偶求和法;④氧化还原法……
学法设计 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观察分析不同反应的不同特点,合作探究,讨论归纳,发现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它简捷方法。
点评 
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在学生熟练掌握最小公倍数法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发现其它的配平方法,尤其是其它更为简捷的配平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能,体验了创新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5.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 提问: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哪些知识?你获得了哪些学习技能?你认为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本课题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整理本课题的知识与技能,感受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乐趣。
学法设计 回忆、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
点评 
学习化学知识贵在总结和积累,教师以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回忆学习过程,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引导学生形成自觉提炼学习方法与技能的良好习惯,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6.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 布置课堂练习,反馈调控,组织评价。
学生活动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H2O2 — H2O + O2;      (2) CO + Fe2O3 — Fe + H2O; (3) NaOH + CO2 — Na2CO3 + H2O;    (4) Al + H2SO4 — Al2(SO4)3 + H2。
2.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来制取铜;
(3)铁和硫酸铜反应;       (4)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学法设计 独立练习、交流评价、反馈矫正。
点评 
练习虽然只有两个大题八个小题,也是学生现在和后面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但是,  这几道题所起到的作用不仅巩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第1题的每一小题都可用多种方法配平,当然也可用简捷的配平方法;第2题四个小题对化学反应从完整叙述到部分叙述,再到简明叙述,对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7.活动与探究
教师引导 激励并指导学生课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提倡自愿合作探究,了解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就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就说明其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 制定课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活动计划,了解自己身边的化学反应,认识其反应原理,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化学反应。可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 最好是自愿地结伴合作探究,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简明地写出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交教师检查和评价,收入个人学习成长袋。
学法设计 到社区、个体作坊、厂矿企业等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英特网等查阅资料,到阅览室、图书馆、书店等地查阅资料等,收集整理资料信息,写调查报告,相互交流和评价。
点评 
这里为学生考虑得很周到,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课外开展活动与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重要途径。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化学的情感和价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式子左右 P + O2 — P2O5
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
2.配平化学方程式,把单线改成等号并检查。 4P + 5O2 — 2P2O5
3.标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符号 ↓
如气体(↑)或固体(↓)。 4P + 5O2 点燃 2P2O5
      观察法 ① S + O2 — SO2
奇变偶法 ② Mg + O2 — MgO
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奇变偶求和法 ③ C2H4 + O2 —H2O + CO2
氧化还原法 ④ H2 + Fe2O3 — Fe + H2O
……
总评
本课题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晰,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体验书写化学方式的原则,主动地自学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感受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最小公倍数法为基础积极探究并发现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简捷方法,运用简捷的配平方法练和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带领其它同学将探究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充分展现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完整的学习过程,能理解、运用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形成技能,体验到合作学习化学的乐趣,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执教: 湖北省当阳市实验中学 童昌
点评: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朱吉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并书写正确的是 ( )
A.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2Ag+Cu(NO3)2
B. 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2KNO3+MgCl2=Mg(NO3)2+2KCl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D. 铁粉放入稀硫酸中:2Fe+H2SO3=Fe2(SO4)3+3H2 ↑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Fe﹢3O22 Fe2O3
②炽热的高炉中炭使二氧化碳还原:CO2﹢C 2CO
③氮肥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NH4HCO3+2HCl=NH4Cl+CO2↑+H2O
④燃烧酒精灯:C2H5OH+3O23H2O+2CO2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3. 右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其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该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该示意图可以表示反应2CO+O2====CO2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 + 5O2 2P2O5
B 稀硫酸用于除锈 Fe + H2SO4 === FeSO4 + H2↑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3CO + Fe2O3 2Fe + 3CO2
D 天然气用作燃料 CH4 + 2O2CO2 + 2H2O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Na2CO3+Ca(OH)2=CaCO3↓+2NaOH
C.2KClO32KCl+3O2↑
D.CaCO3+HCl=CaCl2+CO2↑+H2O
6.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 +Ca(OH)2 ==CaCO3↓+ H2O
B.用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2H2O 通电 2H2+ O2
C.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2MgO2
D.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HCl+Al(OH)3=AlCl3+H2O
7.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映,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H2O
B.2CO+O2=2CO2
C.N2+3H2=2NH3
D.H2+CI2=2HCl
8.下列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CH4+O2CO2+H2O
B.处理污水中的硫酸 Ca(OH)2+H2SO4===CaSO4+H2O
C.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CO2+Ca(OH)2=CaCO3↓+H2O
D.稀硫酸除铁锈 2H2SO4+Fe2O3===2FeSO4+2H2O
二、填空、简答题
1.(1)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MnO2粉末作 剂,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 都没有发生变化。
2.、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
请你回答:
(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各写一条)。
(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
(3)置换反应: (任写一个)。
3.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 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为国家沿海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路段,铁路全长273公里,技术标准为I级双线电气化,时速250公里。
(1)铁路建设中使用大量材料:铺路基的石子垫在石子上的钢筋水泥柱钢轨等,
其中钢筋水泥柱属于( )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施工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 能转化为热能。
5.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 Br2+2KI=2KBr+I2; I2+Na2S=2NaI+S↓
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12+2NaI = 2NaCl+I2 B.I2+2KBr = 2KI+Br2
C.Br2+Na2S = 2NaBr+S↓ D.C12+K2S = 2KCl+S↓
6.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地区特大干旱历史罕见。为缓解旱情,政府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就是利用高炮或飞机,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形成降雨。另查资料知:碘的元素符号为I,其常见化合价为-1,化学式为I2
(1)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 ;
(3)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水危机的预防性方案: 。
7.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在上海世博园江苏馆的“春华秋实”展区,用我市东海水晶雕出的作品《寄畅园之冬》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东海县石国家火炬计划硅胶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品由晶莹剔透的成分为SiO2)是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原料,高纯硅又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
其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你自学上述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由石英砂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数字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2)粗硅提纯必须在无氧的氛围中进行,除了考虑到硅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3)生产过程示意图中的“物质A”用水吸收,可得副产品(一种常见的酸)的名称是
(4)作为电器、电子、光纤等行业原料的石英砂纯度要求高,需要对普通石英砂(含有少量的CaCO3、Fe2O3)进行提纯,其中酸洗(用盐酸)和高纯水洗是两个最重要的步骤。请写出酸洗步骤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判断高纯水洗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 现象,则表明残留物已洗净;否则,表明残留物未洗净。
.
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稀盐酸除去小刀上的铁锈:_____ 。
(2)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 。
(3)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反应: 。
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
⑵用铁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铜;( )、( )
⑶用熟石灰处理泄露的浓盐酸:( )、( )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 A C 2. D 3. C 4. B 5. B 6. A 7. D. 8.C
二、填空、简答题
1.(1) Fe + H2SO4 = FeSO4 + H2↑ (2)催化 化学性质(仅写“性质”不给分)
2.(1)见光易分解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2NaClO2+Cl2=2NaCl+2ClO2
3.(1)4P+5O2 点燃 2P2O5(2分)
(2)2KMnO4 △ K2MnO4+MnO2↑(2分)
(3)Zn+2HCl ZnCl2+H2↑(合理即可)(2分)
3. (1)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 (2)73.2 天平仍保持平衡(或称量结果仍为73.2g)
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或指示中和反应是否完全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4. (1)B(2分)
(2)2Al + Fe2O3 高温 2Fe+ Al2O3 (2分) 化学(1分)
5. B
6.(4分)(1)2AgI= 2Ag + I 2 (2)干冰 (3)抽取地下水等
7.(3分)(1)C (2)化合 (3)2H2+O2点燃2H2O
8.(1)②,①③
(2)防止氧气进去与氢气混合引起爆炸
(3)盐酸
(4)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
9.(1)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C + 2CuO 2Cu + CO2↑ 或 C + CuO Cu + CO↑(标加热条件也给分)或 H2 + CuO Cu + H2O (合理答案均可)
(3)2KClO3 2KCl + 3O2↑ 或 Zn + 2HCl = ZnCl2 + H2↑(合理答案均可)
10..⑴(4P+5O22P2 O5)、(化合反应)
⑵(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⑶(Ca(OH)2 +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点燃
点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与写法。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知识准备: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
S+ O2→ KClO3→
P+ O2→ KMnO4→
Mg+ O2→ Zn+H2SO4→
Fe + O2→ H2+O2→
四、情境导入:
下列三种方式都可以表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简捷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让学生回答)第三个选项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化学方程式。
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 碳 + 氧气二氧化碳 ③ C+O2CO2
五、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3-94页(二、化学方程式部分)文字,能独立回答一下问题:
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
2、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你能从以下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中得到哪些信息?2H2O2H2↑+O2↑:
[思考交流]课本第94页讨论
[阅读资料]:(94页)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思考与讨论]自学课本第96页至第98页,能明白并会回答以下问题: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
3、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4、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
5、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6、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课堂练习]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O2→Fe3O4
2、KClO3→ KCl+O2
3、Ca(OH)2 + Na2 CO3→ CaCO3 + NaOH
4、Na2 CO3+HCl→NaCl+ CO2+H2O
六、精讲点拨: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第一步“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第二步“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第三步“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
第四步“等”:将短线改成等号。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
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的气体单质应该是氮气。
答案:S+2KNO3+3C K2S+3CO2↑+N2↑
七、达标体验:
1、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 。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
5.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Fe+O2FeO B.3Fe+2O2Fe3O4
C.4Fe+3O22Fe2O3 D.6Fe+4O22Fe3O4
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N2H4+ N2O4 — N2+ H2O
H2+ WO3 — W+ H2O
HCl + Fe2O3 —FeCl3+ H2O
八、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九、拓展提升:
1.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X,则X为( )
A.H2 B.H2O C.H2O2 D.HNO3
2. 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
3.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 C3H6O3+5O2=6CO2+6H2O
十、布置作业:
1.3Fe+2O2Fe3O4的反应中, 份质量的铁跟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2.配平化学方程式
Fe3O4+ CO— Fe+ CO2 C2H4+ O2 — CO2+ H2O
MnO2+ HCl— MnCl2+ C12+ H2O CuSO4+ NaOH — Cu(OH)2+ Na2SO4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 + O2 = CO2 B.CuSO4 + 2NaOH = Cu(OH)2↓+Na2SO4
C.Fe + O2 = Fe2O3 D.2H2O = 2H2↑+ O2↑
4.(选做题) 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R+3H2SO4=R2(SO4)3+3H2↑ B、4R+3O22R2O3
C、2R+2HCl=2RCl+H2↑ D、2R+6HCl=2RCl3+3H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达标体验:1. 2H2+O2 2H2O 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 2KMnO4 K2MnO4+ MnO2+O2↑ 2Mg+CO2 2Mg O +C
3 . C3H8 + 5O2 3CO2 + 4 H2O
4. CO2 5. B 6. ① 2 1 3 4 ②3 1 1 3 ③6 1 2 3
拓展提升:1. B 2. C 3.A
布置作业:1. 168 64 232 2. 1 4 3 4; 1 3 2 2; 1 4 1 1 2; 1 2 1 1.
3. B 4.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