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1 15: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单选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则反映的实际范围(

A.越大
B.越小
C.没有区别
D.以上都不对
2.读下图,玲玲看到路牌,她要去森林公园,应该走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3.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最好用(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电子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4.穿过印度中部地区的一条重要纬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2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3000000
B.1:30
C.三千分之一
D.
6.我国坚定(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B.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C.不冲突、不对抗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7.小冬应邀到纬度40°,经度116°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几个符合该条件的点(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纬线
B.0°经线
C.本初子午线
D.北回归线
9.关于地球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的圆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扁球体
D.正方体
10.徐州市的小华同学准备利用暑假骑车外出旅行,如果他从学校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骑100公里,那么他最后到达的地点应该是(

A.学校的东面
B.学校
C.无法确定
D.学校的西面
二、多选题(共4小题;共12分)
1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
A.地面高低起伏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太阳东升西落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2.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13.关于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都一样长
B.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C.最长的纬线圈叫赤道
D.纬线都相互平行
14.读图,关于甲地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110米
B.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40米
C.甲的海拔高度是40米
D.甲的海拔高度是150米
三、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
15.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
?
地图和
?地图。
16.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
17.人们习惯上用
?和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8.读经纬网图回答:
(1)A点位于
?(经度),
?(纬度).B点位于中低高的
?纬度地区.
(2)A在B的
?方,C在B的
?方,D在B的
?方.A点位于五带中的
?,B点位于五带中的
?.
19.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和
?来表示
?、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位置、形状及名称.
20.0°经线也叫
?.0°纬线是
?.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四、复合题(共4小题;共40分)
21.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图3.28为“我国南方某海岛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
????
(1).下列对该地形剖面图所示区域地貌的判断,不符合现实的是(  )
????????A.水流湍急
????????B.林木茂盛
????????C.地形崎岖不平
????????D.山顶终年积雪
????
(2).请你判断上图是根据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绘成的(  )
????????A.
????????B.
????????C.
????????D.
22.填表
????
(1).填出下列地图与天气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代表地理事物
?
?
?
地图图例
????
(2).填出所属地形区:
世界最高的高原
?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
世界最大的平原
?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
23.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甲和图乙相比,比例尺较大的是图
?,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图
?,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图
?。
????
(2).把图甲的比例尺转换化为数字式是
?。
????
(3).在图乙中,量得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
(4).读图乙,北京位于天津的
?方向。
????
(5).在图乙中属于注记的有
?。
24.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的形状
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罗斯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地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地平线的总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身(图1).经过思考,他断定大地的表面是圆形的.
过了170年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为这种说法提出了证据.他发现,当一个人向北方旅行时,天空上的各种星辰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就在改变(图2).他还发现,在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边缘呈圆弧形的黑影.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档住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认为地球的形状肯定是一个圆球.
直到16世纪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证明大地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为弄清大地形状问题.和他的水手们乘着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大西洋,到了美洲东岸,1520年,他们绕过了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又继续在茫茫无边的大平洋上航行.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不久,麦哲伦就在那里遇难.他的船员们继续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维多利亚号﹣﹣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们弟一次完成了环绕地球的伟业,以亲身经历的事实,证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们根据麦哲伦的这个结论才给“地球”取了这个名字.
????
(1).请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
(2).有关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C.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
????????D.规则的椭球体
????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0千米
????????D.8000千米
????
(4).为什么地球仪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
????
(5).地球上赤道的周长约为
(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分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
C
【解析】
【分析】根据指向标读图可得,森林公园位于路牌的西方,所以玲玲看到路牌,她要去森林公园,应该走的方向是向西。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别,注意图中有指向标,依据指向标定方向,比较简单
3?
B
【解析】
【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最好用地形剖面图.故选:B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4?
B
【解析】
【分析】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其中特别重要的纬线有赤道(0°)、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
【解析】解:印度位于南亚地区,该国家中部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5?
A
【解析】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解析】解:120千米=12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即可:比例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6?
D
【解析】
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参与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以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选:D。
7?
D
【解析】
【分析】在地球仪上,纬度是40°的纬线有两条,分别是北纬40°和南纬40°;经度是116°的经线有两条,分别是东经116°和西经116°,四线的交点有四个。
【解析】解:小冬应邀到纬度40°,经度116°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他可以在地球表面找到4个符合该条件的点,即(40°N,116°E)、(40°N,116°W)、(40°N,116°E)、(40°S,116°W)四个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度的表示,理解解答即可。
8?
A
【解析】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析】解: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纬线,理解解答即可.
9?
B
【解析】
【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析】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10?
D
【解析】
【分析】根据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判定在向西骑100公里时的纬线圈短,故顺着纬线回去就会发现处于原点的西面
故答案为:D
【点评】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
第二部分
11?
A,
C
【解析】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说站得高看得远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是个方体,那与站的高和低是没有关系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只能证明地球的自转;海边望船,先见桅杄和麦晢伦环球航行也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AC
【点评】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影子;登高望得远等
12?
B,
D
【解析】
【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
【解析】解: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只有颜色和符号不能清楚的表示地理事物。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3?
A,
B
【解析】
【分析】纬度的长度不相等,故A叙述错误;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故B叙述错误;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故C叙述正确;纬线都相互平行,故D叙述正确故选:AB
点评】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督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14?
A,
B
【解析】
【分析】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是150米,乙地的海拔是110米,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150米110米=40米.根据题意.故选:BD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第三部分
15?
【第1空】自然
【第2空】社会经济
【解析】
【分析】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園两大类。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故答案为:自然;社会经济。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种美,牢记即可。
16?
球体
【解析】
【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析】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
故答案为:球体.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要理解记忆.
17?
【第1空】20°W
【第2空】160°E
【解析】
【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答案为:20°W:160°E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18?
15°W
20°S

西北
东南
东北
热带
南温带
【解析】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所在的经纬度是15°W、20°S.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B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在B的西北方,C在B的东南方,D在B的东北方.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A点位于五带中的热带,B点位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故答案为:(1)15°W;20°S;中;(2)西北;东南;东北;热带;南温带.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
颜色
符号
陆地
海洋
【解析】
【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解析】解: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
故答案为:颜色;符号;陆地;海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理解答题即可.
20?
【第1空】本初子午线
【第2空】赤道
【第3空】南北
【第4空】东西
【解析】
【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赤道是0°纬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答案为:本初子午线;赤道;南北;东西
【点评】考查了经纬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第四部分
21?
(1)
D
??????(2)
B
22?
(1)
【第1空】长城
【第2空】铁路
【第3空】运河
??????(2)
【第1空】青藏高原
【第2空】安第斯山脉
【第3空】亚马逊平原
【第4空】刚果盆地
23?
(1)
【第1空】乙
【第2空】甲
【第3空】乙
??????(2)
【第1空】1:10000000
??????(3)
【第1空】10
??????(4)
【第1空】西北
??????(5)
【第1空】北京(天津)
24?
(1)
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体现了科学家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的
??????(2)
B
??????(3)
A
??????(4)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21千米,对于地球这个庞大的球体来说其长度差别是微不足道
??????(5)
C
第1页(共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