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湖中学化学教学案 备课时间 2018-9-22 总第 24 课时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主备人:王云 审核人:孙元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能说出原子的构成粒子及电性,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体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
问题导思:
一、原子的构成 看课本第70——71页,回答如下问题:
1、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吗?如果不是,原子可以分为什么?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3、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4、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5、 什么叫核电荷数?它在数值上= = 。
交流释疑:
6、从表4-1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三点)
7、从表4-2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至少写两点)
8、原子核和原子大小是怎样的?
二、相对原子质量
9、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你能用公式表示出来吗?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区 别?
10、请查阅资料,相对原子质量还近似= +
反馈矫正: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的 和核外带 的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2)锂电池可以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 B. 3 C. 4 D.7
本题你用到的公式有:
(3)已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m㎏,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n㎏,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本题你用到的公式是: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2.在原子中,下列等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核电荷数=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国际上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时作为比较标准的是 ( ) A.1个氢原子的质量 B.1个碳12原子的相对质量 C.1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 D.1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 g,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 g,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a/b B.b/a C.12b/a D.12a/b5.(2011年浙江温州,15题)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 A.1 B.2 C.3 D.56.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 A. 114 B.175 C.61 D.2897. (2011年浙江湖州,8题)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8.(2008揭阳中考)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 ; (4)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 ; (5)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 ;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 。10.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通过下表的有关数据分析,可总结出如“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结论。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 你还能总结出的结论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子
c
b
a
O2
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