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游乐园情境,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会直观判断这两种常见的运动现象。
2、结合“移一移”“华容道”这两个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通过“玩陀螺”游戏直观感受旋转运动。
3、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理解、辨认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平移、旋转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移一移”的图片和房子,陀螺的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玩过什么呢?
请学生一一说。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儿(播放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请学生一一说。
二、通过观察,初步感知。
1、结合游乐园的情境图,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在玩儿的时候,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用手势或你喜欢的方式来模仿它们的运动!
1、观览车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围绕一个点转动。
2、索道车车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沿着直线运动。
3、空中飞车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围绕一个点转动。
4、转盘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围绕一个点转动。
5、小火车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沿着直线运动。
6、激流勇进是怎么运动的?请学生上台说,并做动作。沿着直线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作模仿,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师总结:物体运动的样子在数学上叫做运动方式。(板书:运动方式)
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不相同)
2、比较分类
师: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怎么分类呢?请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然后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可以请1名同学说)
生:我把索道车、小火车、激流勇进分为一类;
把观览车、空中飞车、转盘分为一类。
(学生上台一边贴一边说,说完就出示分类后的PPT)
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
生:因为索道车、小火车、激流勇进在移动。观览车、空中飞车、转盘在转动。
评价:你用了平移、旋转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老师总结:像索道车、小火车、激流勇进车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是平移现象。(板书:沿直线)学生一起说一遍。
像观览车、空中飞车、转盘等物体绕着一个中心转动是旋转现象。 (板书:绕中心)学生一起说一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学的内容: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边说边做:辨别平移和旋转
(出示PPt)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请你先观察,说出下面现象分别是什么运动,并用手势做出它的动作。(全班齐说齐做)
2、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师: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
像这样的运动生活中还有很多。在生活中你找到了哪些平移或旋转现象呢?
请同学说!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真棒!
四、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课件上出示例2的房子图。
师::这里有几座小房子, 1号房子通过平移可以和哪几座房子重合?
重合是什么意思?两个物体大小、方向、形状一样,合在一起就像一个物体。
请同学们先动手移一移,
要求:1、移一移:用小房子卡片代表1号房子,在练习纸上移一移。
2、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3、想一想:哪些小房子不能通过平移得到,为什么?
最后请同学在实物展台上移一移!
师总结:只有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相同时,才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五、实际运用,加深理解
1、做一做——制作陀螺
这是什么,认识吗?(陀螺)
你们想做个陀螺玩一玩吗?
1.学生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制作陀螺
师:咱们认识了正方形和圆,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利用学具盒里的塑料陀螺轴和转子制作一个陀螺。
(PPT出示“活动要求: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制作一个陀螺。
(2)在桌面上转一转,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
2.反馈
师:采访一下,你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陀螺?
师:陀螺转动的时候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啊?(圆形),你们都看到圆形了吗?
师:每个点绕着中心转动起来就变成一个圆啦,可真神奇!
师:感兴趣的同学,你可以回家做一个图案不同的陀螺玩一玩,很有趣的哦!
六、联系艺术,感受数学美
同学们,我们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感受了物体旋转,好玩吗?(好玩!)数学不仅好玩,数学还能创造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平移和旋转创造出的精美艺术作品!
欣赏完后布置作业:回家后请你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设计一幅图案。
七、全课小结,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平移和旋转
平移?? (沿直线移动)???????????????????
旋转 (绕中心转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