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ppt 共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ppt 共2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2 10: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有无生成新物质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
预习检测:
要求:
1.独立完成学案1-5题(2分钟);
2.组内交流,达成一致(2分钟);
3.组长确定发言人。
预习展示:
1.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请举例说明。
预习展示: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呼吸作用
C.灯管发光发热
D.气球爆炸
固态→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电能→光能、内能,没有生成新物质
气球内气压太大引起,没有生成新物质
火药爆炸,燃烧引起,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B
3.下列诗句没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预习展示:
A
预习展示: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颜色改变
B.发光发热
C.有新物质产生
D.有能量的变化
C
灯管发光发热,物理变化
水中滴入红墨水,物理变化
冰化成水,吸热,物理变化
预习展示:
5.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吸收热量
B.干电池工作时释放电能
C.蓄电池充电时吸收电能
D.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燃烧放热,化学能→内能
化学能→电能
电能→化学能
太阳能→化学能
A
辩证地认识化学变化
有利
有弊
活动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观察并记录现象(完成学案表格)。
实验要求:
1.组长分工:操作员,记录员,发言人。
2.注意安全,不要被烫伤。
3.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探究。
实验步骤
主要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观察颜色、状态;
2.点燃,观察现象;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内壁的变化,感觉烧杯壁是否烫手
4.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5.将一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
6.吹灭蜡烛
白色、固体
火焰、发光、石蜡融化……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石灰水变浑浊
从火焰中引出“白烟”
烛芯处升起一缕“白烟”
石蜡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活动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烧杯内壁熏黑
烫手
实验分析:
实验过程中石蜡发生的变化有:
石蜡融化、蜡油凝固、石蜡燃烧…...
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
归纳: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外焰
内焰
焰心
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
拓展性探究:蜡烛火焰的温度
拓展性探究:“白烟”是什么物质?
从火焰中引出“白烟”
吹灭蜡烛出现“白烟”
“白烟” ——白色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拓展性探究:烧杯内壁黑色物质是什么?
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
炭黑。
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C处最先变黑
B.实验②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C.实验②中,能够观察到烧杯内壁被熏黑
D.实验③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E.实验④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F.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当堂反馈:(多选)
① ② ③ ④
A B C F
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变化时发光发热
B.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C.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
D.火焰上方盖一个白瓷盘,白瓷板底部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
当堂反馈:(单选)
A
结束语: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
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
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
拓展性探究:“白烟”是什么物质?
蜡烛的火焰中有石蜡蒸气,遇冷形成
白色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