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质 
1. 色、味、态: 
2. 密度: 
3.溶解性: 
4.三态转化:101kPa下 
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气体无色 
液体 淡蓝色 
固体 淡蓝色 
-183℃ 
-218℃ 
氧气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水中自由呼吸的鱼儿和水下植物 
二、化学性质 
1.与碳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现 象: 
(1)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与硫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现 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A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 细沙: 
引燃铁丝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3.与铁的反应 
观察:铁丝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思考原因 
现 象: 
文字表达式: 
3.铁在氧气中燃烧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4.与石蜡反应 
现 象: 
(1)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4)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点燃 
5.与磷的反应 
文字表达式: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 产生大量白烟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现 象: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点燃 
分 析 
氧化反应: 
(非基本反应类型)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综上所述: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医疗、登山、潜水、航空等 
炼钢、气割、气焊、 
宇航、液氧炸药等 
三、氧气的用途 
呼 吸 
宇宙航行 
炼 钢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练习 
B 
D 
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 
 是氧气 
 D、放入发红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 
 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一定是氧气 
C 
3、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 
BD 
4、硫、碳、蜡烛燃烧中的共同现象是( ) 
 A、都只有气体生成 B、都有淡蓝色火焰 
 C、都发光放热 D、都有水珠生成 
5、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B 
6、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铁丝在纯氧中不能燃烧,在空气中能燃烧 
C、石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带有余烬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 
 也能复燃 
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供登山运动员呼吸 
 B、液氧用于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C、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时气体燃料的助燃剂 
 D、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C 
B 
三、 获得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内容 
药品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步骤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1、药品 
高锰酸钾 (暗紫色固体) 
KMnO4 
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俗名:双氧水 
H2O2 
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MnO2 
2、反应原理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二氧化锰 
3、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 
试 管 
铁架台 
酒精灯 
导 管 
集气瓶 
水槽 
制备装置 
收集装置 
A 
B 
C 
D 
E 
F 
实验装置1(KMnO4) 
4 、收集方法: 
排 水 法: 
(1) 适用范围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2) 优点 
①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②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1)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2)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向下排空气法 
(1)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2)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5、操作步骤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第一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 
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 
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注意事项总结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注意事项总结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⑨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 
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6、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使氧气 
7、验满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双氧水 
装置图及药品 
催化剂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催化剂应掌握 
①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做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做催化剂。 
催化剂 
(二)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物理变化)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降温 蒸发 
纯净的空气 液态空气 
 加压 -196℃ 
 
 氮气 
 
 液态氧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2、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3、某些氧化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练习 
二、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无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三、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使木条复燃 
C、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氧气极易溶于水 
四、欲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应选用的物质是 ( ) 
 A、红磷 
 B、石蜡 
 C、铁丝 
 D、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