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伟大的创造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居里夫人
诺贝尔
2008年8月26日,广西宜州市郊的某化工厂因工人操作问题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 ,造成20人死亡,多人受伤。
2、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注意事项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你知道吗?
1、常见的几种仪器
我学过了哪些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坩埚钳.
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
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
步骤三:按照实验册要求演示或者分组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步骤一:阅读P20-21实验内容
步骤二:同组同学探讨实验的操作流程
1、“铜绿” 的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
2、由此实验得到铜绿的哪些性质
3、实验中我们用了哪些基本实验操作
交流和讨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报告
1、“铜绿”和盐酸的作用
2、“铜绿”受热的变化
产生大量气泡,并且看到“铜绿”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铜绿能够与盐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氯化铜和水。
绿色的固体受热后变成了黑色固体,在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并且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铜绿受热能分解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铜绿+盐酸→氯化铜+二氧化碳+水
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文字表达式: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学习了那些实验基本操作?(完成P21第一题)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了解到:
“铜绿”[Cu2(OH)2CO3]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的固体,
它能与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铜绿”受热后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在整个实验中学习了:
固体和液体药品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
固体加热,
废液处理,
仪器的洗涤
等实验基本操作。
今天我来当评委
对某些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点评
小结:几种基本实验的规范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上;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3)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
瓶子放回原处;
(5)取少量的药品还可以用胶头滴管。
3、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4、对试管中药品加热
(1)加热时,试管外壁要擦拭干燥,加热时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先均匀加热,
再集中加热;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45°,
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固体加热方法:
(1)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而使试管底部破裂,在加热固体时候,一般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在加热固体时,一定要预热(左右移动试管),然后将外焰固定在固体下方加热。
液体的加热
Z.x.x. K
5、洗涤仪器(以试管为例)
???? 先把废液倒入废液缸或指定容器中,再注入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洗。试管刷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思考:
成功完成一个实验我们要具备哪些能力?
(1)规范的实验操作
(2)全面地观察实验;
(3)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
课堂反馈: 1、下列仪器中不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2、酒精灯的灯焰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三个部分。应用_______加热。 3、在实验室中,不能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______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_______任何药品的味道。 4、取用________状的铜绿时,先使试管_________,把盛有铜绿的________或________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让药品落到底部。 5、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 _________,然后拿起瓶子,标签要___________,瓶口要___________试管口,使液体缓缓的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6、加热铜绿时试管口要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