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2.4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ppt 共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2.4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课件(ppt 共4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2 10: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谜语
无影无形摸不着,
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
动物生长离不了。
(打一物质)
问题一:自然界中氧气是怎样维持平衡的?
1、你们了解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
2、你是怎样获得这些认识的?
3、氧气的溶解性,根据现有条件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能否根据日常生活现象来做出推断?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无味
气味:
水溶性:
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密 度:
比空气大,为1.429g/L
熔沸点:
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218℃变为
淡蓝色固体
1、化学变化常伴随颜色的变化,因此氧气的液化是化学变化。此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2、下列事实中,可以说明水能溶解少量氧气的是( )。
A.养热带鱼时需要向水中加氧气
B.水加热到沸腾变成水蒸气
C.水能溶解某些氧化物
D.鱼虾能在河水中生存
2、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O2的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
②O2与木炭、硫粉、铁丝、蜡烛的反应
【实验2-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瓶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所以,一般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
磷燃烧产生白烟
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字母表达式: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现象:
⑴放出大量的热;⑵发白光;
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化学性质:
2、硫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字母表达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S + O2 SO2
点燃
现象:
⑴放出大量的热;
⑵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⑶产生一种无色的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现象:
⑴放出大量的热;
⑵发出白光;
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瓶壁有水珠出现。
4、铁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字母表达式: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 + O2 Fe3O4
点燃
现象:
⑴放出大量的热;
⑵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⑶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为什么?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二)化学性质:
⒈ 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⒉ 具有帮助燃烧的性质(助燃性);
1、下列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不易溶水.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2、 把燃烧着的木炭、磷分别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共同的现象是:( )
A.发出白光      B.产生蓝色火焰
C.燃烧更加剧烈    D.产生大量白烟
D
C
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不增加其他气体应选择最佳的物质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石蜡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
(1)有无色无味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生成的 是(  )
(2)发出耀眼强光的是:(  )
(3)产生浓厚白烟的是( )
(4)生成两种物质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镁带 D.石蜡
B
AD
C
B
D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碳+氧气 二氧化碳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点燃
点燃
氧化反应
点燃
像这种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分两种情况:1、剧烈氧化反应
2、缓慢氧化反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潜水员
太空飞行员
焊接和切割金属
用于炼钢
航空火箭
氧气的工业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KMnO4) (K2MnO4) (MnO2) (O2)
1. 反应原理
2.实验仪器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导管
水槽
集气瓶
3、反应装置
固体又需加热,可用下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棉花
排 水 法:
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4.收集方法:
收集氧气该选择哪种方法呢?
1、排水法:选择依据(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选择依据(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比空气重,在空气的下方,排空气法时就把空气“托”出去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比空气轻,空气比较重在下方,排空气法时就把空气“压”出去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
5、氧气的检验
⑴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⑵验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大气泡从水下瓶口冒时,说明氧气已满。
6、实验步骤
检查气密性
装药品
固定试管
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
离出导管于水面
熄灭酒精灯
右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将导管、橡皮塞和大试管连接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将                       。如果装置不漏气,则导管口就有          。






习题
(3)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4)反应完毕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是 。
(5)用双氧水滴加到二氧化锰中也可用于制取氧气,制取装置能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什么? 。
例题:指出下图中的四处错误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装置优点:简便易行,经济无污染,不用加热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用排水法收集
使用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
必须在液面以下
2.伸入锥形瓶中的导管
不能太长
3.使用前检查气密性
气体发生装置
装置:
不可控型
可控型
铁架台
锥形瓶
长颈漏斗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1.催化剂只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化学性质和质量.
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2、 (2008山东潍坊) “神舟六号” 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
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
?
A.反应物?? ?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C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固体加热型
2、在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如果让你去制取另一种气体,在选择实验装置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和气体性质)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排水法:该气体的在水中的溶解性。
2、排空气法: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难溶于水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燃烧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达标检测
D
D
3.火箭发射时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作燃料
B.作助燃剂
C.供给宇航员呼吸
D.保护发动机
4.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下列物质,集气瓶
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铁丝 D. 硫磺
B
C
达标检测
5.在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铁丝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达标检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