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1平均数(2)——加权平均数
教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某学校招聘一名语文教师,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她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甲 乙
课堂教学 70 85
普 通 话 70 75
粉 笔 字 90 55
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课堂教学、普通话、和粉笔字三项测试得分按6∶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不总是相同的,有时有些数据比其他数据更重要。所以,我们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给每一个数据一个“权” 。如刚才题中的6:3:1中的6、3、1分别是课堂教学、普通话、和粉笔字三项测试成绩的“权”,把
叫做甲三项素质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一般地,设,,…,为n个数,,,…,依次为这n个数据的权数,则称为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探索新知
小明本学期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分别是90分、85分和88分,如果这3项成绩分别按30%、30%和40%的比例计算,那么小明本学期的数学总平均成绩是多少?
3.互动学习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员工,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素养 100 70 60
综合知识 70 90 70
语言交流 50 70 90
(1)假设你是公司经理,现要招聘一名普通员工,你会录取谁?说明你的理由。
(2)假如你要招聘的员工将负责广告策划,你又会录取谁?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录取谁。
4.训练反馈
(1)“广播站”招聘记者,面试包括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三部分,小明、小亮的面试成绩如下:
采访写作 计算机 创意设计
小明 70 60 86
小亮 90 75 51
广播站的负责人把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的成绩按5:2:3的比例计算两个人的面试成绩,按这种方法计算,谁将被录取?
(2)学校食堂午餐供应3元、4元和5元的3种价格的盒饭,根据食堂某月销售午餐盒饭的统计图,计算该月食堂销售午餐盒饭的平均价格。
思考题:小凯家上月用于伙食的费用为720元,用于教育的费用为240元,其他费用为1100元。本月小凯家这三项的内容分别增长了9%、30%和6%,小凯家本月的总费用比上月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小明的算法是:
小丽的算法是:
小明和小丽的算法哪一个正确?为什么?
五、教学设计说明
首先,在这节课中,对于不同的内容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加权平均数的引入这部分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然后采用合作教学法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中更好的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其次,在互动学习的例题中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既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又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以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释一些现象,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这一部分,一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学教互动,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最后让学生通过动嘴说、动手做去内化知识。训练反馈的布置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巩固新知,深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