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统计(平均数的计算)沪教版 (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统计(平均数的计算)沪教版 (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02 17:39:36

文档简介

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计算要求的平均数。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总数、个数变化时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
【教学难点】
总数、个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前一阵我们为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举办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爱心捐款活动,全体师生踊跃参与,慷慨解囊。看!这是一张我们学校四年级组和五年级组老师的捐款情况统计表。
组别
四年级组
五年级组
共捐款元数
1080
990
人数
12
9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吗?
(1)四年级组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如何计算?
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口答算式和结果。
(2)五年级组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3)两组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4)两组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3)和(4)如没有学生提出,可放在练习时由教师出示集体解答,见后。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
总数÷个数=平均数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计算的问题。
(出示课题:平均数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出示题目:
师:我们来看一下,四位小朋友制作了很多的动物模型。(课件演示)
学生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数量关系:动物模型的总数÷人数=平均每人制作的个数。
出示学生的两种算式
(2×8+2×7+9+6)÷6
(8+7+7+9+6+8)÷6
=45÷6
=45÷6
=7.5(个)
=7.5(个)
3、问: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好呢,为什么?
生:数据中有两个8,两个7,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师:你认为怎样的题目运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4、小结: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数;当资料中相同的数据较多时采用第一种算法比较简单。
探究一练习1:
上海八月的一周气温情况如下表:
八月某日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C)
32
30
32
31
31
32
34
上海八月的一周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只列式,不计算。你是怎样想的?(有相同数据时,可用乘法进行计算比较方便)
探究一练习2:
下表是小胖上周喝牛奶的数量统计,小胖上周平均每天喝多少牛奶?
星期







牛奶(ml)
220
210
280
300
0
170
290
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有两组数据可以凑整,计算比较方便。
探究二:
1、出示:小胖5天看完一本335页的故事书,小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数量关系,算式。
2、出示:小胖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一共看了195页,后2天一共看了140页,小胖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比较两题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求小胖平均每天看书多少页。不同点是第一题总页数是已知的,而第二题是不知道的。
问:算式怎么列?生:(195+140)÷(3+2)
问:195+140求的是什么?3+2呢?
3、出示:小胖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一共看了195页,后2天平均每天看70页,小胖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小胖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平均每天看85页,后2天平均每天看70页,小胖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师:这两道题老师请你自己独立完成,边做边想这两道题和第二题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
(195+70×2)÷(3+2)
平均数×个数
总数
总数
总个数
(85×3+70×2)÷(3+2)
平均数×个数
平均数×个数
总数
总数
总个数
师:同学们,通过对这四题的研究,你有什么感悟么?
小结:在解题时要看清题目中给出条件中隐含的意义,不能光从数字上来理解。
三、巩固练习
1、选择
(1)国庆黄金周前四天平均每天有46781人参观科技馆,后3天参观科技馆的总人数为83615人,在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观科技馆?
(46781+83615)÷(4+3)
(46781×4+83615
×
3)÷(4+3)
(46781×4+83615)÷2
(46781×4+83615)÷(4+3)
(2)电器商店前三天共卖出电视机624台,(
),平均每天卖出电视机多少台?
根据(624+240×9)÷(3+9)这个算式应该补的正确条件是(

共卖出电视机240台
9天共卖出电视机240台
每天卖出电视机240台
9天每天卖出电视机240台
2、书33页试一试2
学生独立计算
只列式不计算
(机动)
一个化肥厂前3天工作15小时,生产化肥600吨,后4天工作30小时,生产化肥975吨。
这一个星期中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前3天中平均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
后4天中平均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
这一星期平均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
4、出示引入题
组别
四年级组
五年级组
共捐款元数
1080
990
人数
12
9
师:刚才我们对这道题提出了一些求平均数的问题,我也来提两个问题。
两组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两组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学生列式
师:这两道题你用到了那个数量关系式?
例2.
六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班有42人,共植树105棵;二班有38人,共植树122棵;三班有39人,共植树130棵。六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六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虽然这道题的两个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数,但同学们在解答时要弄清求的是什么平均数,“总数量”是按什么平均分的。第一个问题是求六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应先求出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数,然后把总棵数按班级数平均分。六年级三个班共植树105+122+130=357(棵),所以六年级平均每班植树357÷3=119(棵)。第二个问题是求六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应先求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总棵数和总人数,然后把总棵数按总人数平均分。已求出六年级同学共植树357棵,三个班共有42+38+39=119(人),所以六年级平均每人植树357÷119=3(棵)。《平均数计算》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帮助学生掌握求总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教学难点】
总数有变化时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数的计算,谁知道平均数等量关系
板书:总数÷个数=平均数。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板书:平均数的计算(一)?
二、探究新知?
??????(一)1、?[?出示例3]?下表是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人数的统计表。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在“班级文库”借书?(周一到周五均开放)
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人数的统计
?星期???????
?一???二???三???四???五?
???????人数(人)??5??
0????7??
?8??
4?
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在“班级文库”借书?学生尝试。
反馈交流计算方法:
?解法1:(5+7+8+4)÷4???
解法2:(5+0+7+8+4)÷5??????
=24÷4??
=24÷5
=6(人)
=?4.8???(人)?????????????
解法3:(5+7+8+4)÷5???
=24÷5
=?4.8???(人)??
?讨论:??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正确?说出理由。
小结: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所有的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二)选择正确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小丁丁在飞镖比赛中的情况如下表:
第几次
1
2
3
4
5
6
得分(分)
12
20
0
10
5
15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
A.(12+20+10+5+15)÷5
B.(12+20+0+10+5+15)÷5
C.(12+20+0+10+5+15)÷6
(三)、质量监控后,
小胖算小组数学平均分
小胖小组数学成绩统计表
学生
小胖
小亚
小巧
小红
小丁丁
成绩(分)
91
89
95
生病
96
小胖小组数学平均分是多少分?
(91+89+95+96)
÷4
=371
÷4
=92.75(分)
答:小胖小组数学平均分是92.75分。
小结:在生活中有时特殊情况不算,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
月份
4
5
6
7
8
9
人数
143
136
138
0
0
152
4-9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7-9月平均每天借书的有多少人?


第2季度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①(143+136+138)÷3
②(143+136+138+152)÷4

152÷92
④(143+136+138+152)÷6
小结:
①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零值资料也要作为数据进行计算;
②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
三、拓展小练习:
1、小胖在体育比赛中投掷铅球的情况如小表:
第几次
1
2
3
4
5
米数(个)
8.4
9.1
犯规
8.24
9.04
小胖平均每次投掷铅球多少米?
2、练习册p42
小丁丁的爸爸是司机,一天他下班回家,让小丁丁记录汽车里程表上的数据。小丁丁11月9日晚上记录的数据是8808,以后几天他都把数据统计在下表中。
日期
11月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
11月13日
11月14日
里程表的数据(千米)
8842
8878
8923
8923
8951
(1)小丁丁的爸爸(
)月(
)日没有开车。
(2)这几天小丁丁的爸爸平均每天开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p36页?
下面是小亚4月-9月参加“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的统计,4月-9月平均每月小亚参加几次“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
小亚参加“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情况统计表:
?月份????
?4??
5??
6??
7?
?8?
?9?
?参加次数???
2??
3
??0?
?8??
5??
3?
请学生单独练习书上的试一试:
师:看了表格,你想提醒一些什么?
让学生通过相互的提问与回答,进一步理解对于零取值的处理。
师: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最终的答案呢?
学生讨论解答,;两位学生板演。
方法一
(2+3+0+8+5+3)÷6
方法二
(2+3+8+5+3)÷6
=21÷6
=21÷6
=3.5(次)
=3.5(次)
答:4月~9月平均每月小亚参加3.5次“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
?????????????????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2、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3、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能力。
4、体验运用已学会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2、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平均数)
2、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
反馈:(1)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2)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它是一个虚拟的数。
(3)平均数处于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原来它是有范围的,我们可以自我检验)。
(4)平均数=总和÷个数
3、引出新课: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均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和单老师一起来当一回小小调查员,现在老师整理出了几个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查一下。
1、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加科技类兴趣小组?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先仔细读题。请同学们仔细读一下(板书:读)
然后我们要想问题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平均数=总和÷个数
这里的总和、个数分别是什么?问题中的人表示这里的总和是总人数,天表示这里的个数是总天数。
谁能完整说出这题的等量关系。
总人数÷总天数=平均每天参加的人数
(齐读)
2、五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个家庭外出旅游?
(1)这里的总和、个数分别是什么?
(2)口答数量关系,捂起小嘴巴说一说(再次体会总和和个数的找法)。
3、十一期间小组内平均每人花掉多少钱?
(1)这里的总和、个数分别是什么?
(2)口答数量关系。
探究二
1、我们刚刚知道了解决平均数的问题一读,二想(想数量关系很重要),三我们就要列算式。现在单老师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大家。
每天参加科技类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
星期





人数(人)
48
43
39
26
35
2、学生口答列式
3、列好算式,接下来第4步就是要计算,单老师的口算本领很大,现在我来算一算。教师计算:(48+43+39+26+35)÷5
=
191
÷5
=
38.2(人)
4、质疑:这个答案是不是单老师计算错了,你们帮我检验一下。
5、那你发现了什么?
6、其实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就像我们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数89.8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89.8分,有的人可能是90几分,有的人可能是60几分。所以它是一个虚拟的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所以这里结果可以是小数。
(二)我们继续来探究一下第二个问题
班级






家庭数(个)
17
22
20
18
15
13
1、提问:五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个家庭外出旅游?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反馈交流计算方法:
小结:原来家庭数的平均数也可以是小数。
2、小结:其实不仅仅是人数、家庭数,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可能的像棵树、个数等在求平均数时结果都可以是小数。板书:结果可以是小数
探究三:
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小组内平均每人花掉多少钱?请你们先收集数据,最后列算式。
生反馈,小组内验证。
2、找一组数据中有0的板书反馈。板书组内三种不同算法
3、同桌讨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正确?说出理由。
4、小结: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总和中的0可以省略不写,总个数不能改变。
5、哪个小组内有2个或者更多的小朋友花掉0元呢,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尝试列式:(x+0+x+x+x+0)÷6
为什么要除以6,而不是除以4
(2)仔细想想看,还可以怎样列式?
反馈:(X+X+X+X)÷6
6、小结:我们在进行平均数计算的时候,总和中的0可以省略不写,但是总个数不能改变。
探究四:
十一期间大家不会只顾着出去玩了,有没有在家读书写字啊!小丁丁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请你们计算一下小丁丁十一期间平均每天学习多少分钟?
XXX十一期间学习时间统计表
日期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时间(分)
0
60
45
60
45
60
0
3、口答算式,追问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板书
4、小结:求平均数的时候可以根据数字特点能简便则简便,当数据重复出现时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5、总结: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学均数的计算,知道了平均数的结果可以是小数,还研究了有关0的问题,最后研究了数据重复出现的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提高
练习一:选一选
1、选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小巧家平均每个季度用了多少吨水?
(1)小巧家平均用水量=总用水量÷总季度数
(2)小巧家平均用水量=总用水量÷总月份数
追问怎样修改问题就可以选2
2、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
月份
4
5
6
7
8
9
人数(人)
143
136
138
0
0
152
选择:
4-9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9月份平均每天借书的有多少人?


第2季度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A.(143+136+138)÷3
B.(143+136+138+152)÷4
C.
152÷30
D.(143+136+138+152)÷6
原来平均数的计算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练习二:判一判
国庆黄金周前4天平均每天有46781人参观科技展,后3天参观科技展的总人数为83615人,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观科技展?
(1)判断:算式这样列对吗?
(46781+83615)÷(4+3)(
 

(2)说说等量关系
(3)尝试列出算式,分析每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练习三:连一连
在一个星期中,每天有一人陪我运动,爸爸3天共陪我运动480分钟,外婆2天共陪我运动300分钟,外公2天共陪我运动340分钟。
①三个人平均每天陪我运动了多少分钟?
(480+300+340)÷3
②三个人平均每人陪我运动了多少分钟?
(340+300)÷4
③外公和外婆平均每人陪我运动了多少分钟?
(480+300+340)÷7
④外公和外婆平均每天陪我运动了多少分钟?
(340+300)÷2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平均数的计算

想(数量关系)
平均数=总和÷个数
代表整体水平
3、列
(48+43+39+26+35)÷5
=
191
÷5
=38.2(人)
结果可以是小数
4、算
(X+X+X+X+0+X)
÷6
(X+X+X+X+X)
÷5
(60×3+45×2)÷7
PAGE
4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36页(平均数的计算1、2、3)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问题时,具体值不能用小数表示,但求这些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2、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3、运用平均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在计算人数等实际问题时,具体值不能用小数表示,但求这些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难点: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求平均数?
师:通过题目,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我们班级图书角有课外书76本,
全班38位同学,平均每位同学可以借到几本课外书?
76÷38
=2(本)
答:平均每位同学可以借到2本课外书
(板书:平均数=总和÷个数)
揭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平均数的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1、师: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到图书馆看书。上周每天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是这样的?(出示P34例题)
学校图书馆上周借阅图书的人数统计表
星期





人数(人)
46
52
37
23
58
师: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呢?
请小组讨论交流,你会怎样思考?
3、反馈交流计算方法:
解法:(46+52+37+23+58)÷5
=216÷5
=43.2(人)
(验证:平均数处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4、师:对于43.2人,你有什么疑问呢?(人数怎么能是小数呢?)
5、小结:
同学们分析得真不错,这里的平均数43.2并不表示每天都是43.2个人,平均数只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水平,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有时平均数可能是小数。
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可能是小数。(板书)
试一试:(书P35例2)
反馈:方法一:(8+7+7+9+6+8)÷6
方法二:(2×8+2×7+9+6)÷6
=45÷6
=45÷6
=7.5(个)
=7.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制作了7.5个动物模型。
7、小结:重复出现的数字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计算。除了人数、其他也可能是小数。
(二)师:我们每班都有一个图书角,(出示:P36例3)
1、下表是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情况表。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在“班级文库”借书?
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情况统计
星期





人数(人)
5
0
7
8
4
2、请独立思考完成
出示学生不同答案,你认为谁算的准确?为什么?
3、小结: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三、巩固练习:
1、P36试一试2
师:看了表格,你想提醒一些什么?
反馈交流
(让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理解对于零取值的处理。)
选择正确的算式:(请说一说理由)
(1)小丁丁在飞镖比赛中的情况如下表:
第几次
1
2
3
4
5
6
得分(分)
12
20
0
10
5
15
小丁丁平均每次得分是多少分?错误的是(

A.(12+20+10+5+15)÷6
B.(12+20+10+5+15)÷5
C.(12+20+0+10+5+15)÷6
(2)小胖打保龄球时打倒的瓶数如下表:
第几次
1
2
3
4
5
个数(个)
7
7
10
0
6
小胖平均每次打倒多少个保龄球?(
)
A、(2×7+10+6)÷4
B、(2×7+10+6)÷5
C、(7+7+10+6)÷4
3、综合练习:
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
月份
4
5
6
7
8
9
10
人数
143
114
148
0
0
152
143
4-10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第2季度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第3季度平均每天借书的有多少人?(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四、总结:
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总和÷个数
(46+52+37+23+58)÷5
=216÷5
=43.2(人)
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可能是小数。
(2×8+2×7+9+6)÷6
=45÷6
=7.5(个)
(补充)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或其他)时,可能是小数。
(5+0+7+8+4)÷5
=24÷5
=4.8(人)
在计算平均数时,0也要参加计算。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
3.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利用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数据的情况。
教学难点:利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算全体的情况。
二、学案设计
平均数的计算(二)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抛砖引玉: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揭示课题。承上启下,探究新知:根据情景,思考问题。独立思考,根据对数学信息的分析整理列出算式。学生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走10步,求部分数据的平均数——每步的平均步幅;再求小胖从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平均步数;
③最后根据教学楼长度=平均步幅×平均步数,求教学楼A端到B端的大概长度。探究二:阅读题目并思考问题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寻求方法。1784÷5=356.8(克)
356.8×24=8563.2(克)3、体验从总量中选取一部分,计算平均数,推算出总量。巩固已学的知识,完成课堂练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使用计算平均数的办法来推测全体的数据情况。练习一:4.2÷10=0.42(米)(125+137+129+139+130)÷5×0.42=660÷5×0.42=55.44(米)568×0.42=238.56(米)练习二:学生交流想法胖家1个月(30天计算)大约要喝多少牛奶?胖家1年大约要喝多少牛奶?
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题目。练习三:利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算全体的情况。先独立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后交流反馈。选C(1257+3190+2635+1085+4263+5149+
6123)
÷7×31学生感悟:计算时时一定要仔细,学会检查。四、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以及对自己的评价或对他人的评价。
一、新课导入①情景引入师:我们学校的明理楼和励志楼两幢大楼之间的距离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如果用走路的方法怎样来测出长度?学生讨论交流。②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应用(二)。二、新课探索:探究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小胖想用自己的步幅测量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长度。师:什么是步幅?(演示)你们觉得有什么困难吗?看看小亚的想法是怎样的?小丁丁又是怎么想的呢1.每步步幅的长度不一样,怎么量呢?可以想办法测出小胖平均每步的步幅。小胖先走10步的距离是4.8米,平均小胖1步走多少米?4.8÷10=0.48(米)2.小胖从教学楼的一端A到另一端B走了4次,分别走了84步、82步、83步、84步,这座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问:小胖从教学楼的一端A到另一端B为什么要走4次?要测小胖从一端A到另一端B平均走了多少步。(84+82+83+84)÷4=333÷4=83.25(步)83.25×0.48=39.96(米)答:这座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39.96米。3.小结:
①先走10步,求部分数据的平均数——每步的平均步幅;
②再求小胖从教学楼一端A到另一端B的平均步数,
③最后根据教学楼长度=平均步幅×平均步数,求教学楼A端到B端的大概长度。4.小胖家到学校门口相距720米,小胖从家走到学校门口大约要走多少步?根据步数=总距离÷平均步幅,可以计算小胖家到学校门口大约走多少步。
720
÷
0.48

1500(步)总距离
平均步幅
步数探究二小胖从箱子中取出5只苹果,称出他们的重量共1784克,这箱苹果共有24只,大约重多少克?1、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组合作计算这箱苹果的重量?2、
学生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寻求方法。3、
学生汇报。小结:从总量中选取一部分,计算平均数,推算出总量。三、课内练习:练习一小巧测量了自己走10步的路程,是4.2米。(1)小巧从家走到小区大门一共走了5次,分别是125步,137步,129步,139步,126步。小巧家到小区大门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2)小巧从家到超市门口大约要走568步,小巧家到超市相距多少米?练习二小胖家1周喝牛奶量如下表:星期






日牛奶(ml)
600
720
660
600
580
520
750学生小组合作解答题目。教师小结:能根据提供的数据,使用计算平均数的办法来推测全体的数据情况。练习三1.情景:勇敢者转盘请你选用一份合理的数据,估计出7月份大约有多少游客乘了勇敢者转盘?A
7月份每周一的人数统计表星期




一人数(个)
1257
1074
893
1450
1125B
7月份每周日的人数统计表星期




日人数(个)
6123
8643
7611
6493
7063C
7月份某一周的人数统计表星期






日人数(个)
1257
3190
2635
1085
4263
5149
61232.学生交流。四、本课小结在利用平均数来推测结果时,为了使结果更精确,可以通过部分数据的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数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