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0·湘西州)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
A.0
℃
B.36.8
℃
C.68
℃
D.100
℃
2.(2020·南京)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0·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5.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
)
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6.(2019·常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7.(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甲
乙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8.(2019·深圳)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
段,晶体内能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9.(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10.(2019·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11.(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2.(2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
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13.(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14.
(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5.
(2019广东省卷)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题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__.
17.
7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铁的国家,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一件铁块,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铁水浇铸成铁块的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一过程需要______热.
18.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
(2019泉州九上期末质检)如图,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20.
(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1.
(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22.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
23.
(2019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形成“人工雪”.(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4.
(2019成都A卷)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25.
(2019·东营)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
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
或“放热”)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26.(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
“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
是
。
27.(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13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13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
(选填“乙”或“丙”)。
甲
乙
丙
28.(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C 3.
C
4.D 5.
A 6.
C 7.
B
8.
A 9.
B 10.D 11.
B
12.A
13.D
14.D
15.
热胀冷缩 乙 可以
16.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和水充分接触 22
℃
17.
凝固 放
18.
熔化 吸收
19.
放出 凝固
20.
熔化 保持不变
21.
升华 吸收
22.
汽化 低 液化
23.
凝华
凝固 24.
不变 会
25.凝华;放热
26.(1)自下而上;(2)B;(3)98;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27.(l)碎冰块:(2)不变,固体液体共存,晶体;(3)丙
28.(1)液体表面积大小
(2)控制两滴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吹其中一滴水
(3)错误
改变水温度的同时,改变了水表面空气流速大小
(4)避免木板吸水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5)液体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
(6)左手干燥,吹热风时蒸发较缓慢感觉到的是热风;右手潮湿,吹热风时加快了皮肤表面液体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因此感觉是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