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
言而有信
杳无音信
信手拈来
C.公与之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
出师未捷
百万雄师
仁义之师
11.D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2.【甲】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④[矫]假托,④[犒]犒劳。③[宾]以客礼对待。⑤[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答:
13.弦高本是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
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毎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
杨氏,是宦官苻承祖的小姨。家境贫寒没有产业。当苻承祖被太后宠幸发迹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巴结苻承祖,想从中获得好处,唯独这个杨氏不肯(巴结苻承祖)。(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姐你虽然享有短暂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比不上妹妹我一辈子不担惊受怕所带来的愉悦。”每当杨氏的姐姐送给她好衣物时,她大多是不接受的。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寒,(让我们突然穿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让人心中不安。”终于没有接受姐姐的馈赠。
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了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杨氏一家贫寒的模样,深深的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没有提供给他们,于是就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苻承祖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可母亲为什么如此小气)而让小姨如此贫困呢?”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苻承祖于是命令人驾着马车去杨氏家接她。命令人将杨氏强行抬上马车。于是杨氏在马车上哭得十分悲痛,说:“你们这是想让我死啊!”由于这样,苻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将杨氏叫做“傻小姨(痴姨)”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
(1)【与】①强与之(
???)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
②各具情态(????)(《核舟记》)
【答案】6.
(1)?给?(2)欣赏,领悟??(3)详细
(4).?具有,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与】①强与之: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与,给。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具,详细。②各具情态:各有各的情态。具,具有。(《核舟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7.
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我夫家世贫(我丈夫家世代贫寒)/好衣美服(漂亮衣服)/则使人不安(就会让人心中不安)。
8.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2分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3分)
8.?(1)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2)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亲姻,所有的亲戚。皆,都。唯,只有。不欲,不想要。(2)今,现在。何所,什么。乏少,缺少。而,却。使,让。如是,像这样。
9.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4分)
9.?示例: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③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这里的“痴”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般人不一样的想法和行为。(1)结合“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可概括: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2)结合“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可概括: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3)结合“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可概括: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3.
2020年甘肃省武威等7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
【乙】光绪五年,岳阳楼的楼基裂开,有随时倾倒坍塌的危险,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岳阳楼,但是修岳阳楼的经费还没有筹集够,我就根据考核成绩北上任职。不久又回到了岳州,德化的李公来到湘中,命令用茶税做为修楼的经费,结果茶税的钱不够,就劝说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四郡的绅士富户凑足了修楼的钱。
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ú):边境,边疆。
于是在岳阳楼的原来地基的后面,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把正楼建在上面,左面建了仙梅亭,右面建了三醉楼,都是在原来的规模上有所增加。前面临靠着洞庭湖,修建了石砌的堤岸,来抵御洪水,楼的左右各增加了二间房屋,为登楼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岳阳楼前的矮墙也进行了加固,来增加防御功能!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加筑六丈有奇
(4)皆视旧制有加
(1)①离开;②如果没有;③零数,余数;④规模。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①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
②句意为:(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③句意为: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奇,零数,余数;
④句意为:都是在原来的规模上有所增加。制,规模。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B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乃:于是/竟然;
B.于:介词,在。二者相同;
C.之:助词,的/动词,到;
D.以,用来/就是,凭借。
故选:B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有:越,到。通,顺利。句意为: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
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北
上。
(4)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岳阳楼,但是修岳阳楼的经费还没有筹集够,我就根据考核成绩北上任职。根据句意,句子划为: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20.回答问题。(6分)
(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①“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意思是:于是在岳阳楼的原来地基的后面,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把正楼建在上面。由此句可以知道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
(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②【甲】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作者借重修岳阳楼一事,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根据“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可知写的是重修岳阳楼的原因;“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写的是修建的过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写的是修楼的结果。
(5)①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
②【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点评】文词词语“观”的用法:
1.看。如:昂首观之《童趣》。
2.观赏。如:以观沧海《观沧海》。
3.景象。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阅读。如: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4.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广廉、得
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②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广亦竟射杀之
②广之将兵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终于/率领
(2)①武艺高强,能将箭头射入石头之中。②勇敢,敢于射杀老虎。③廉洁,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也不讨论关于家产的事情。④慷慨,将得到的赏赐分发给手下。⑤体恤部下,在部下士兵没有喝足吃饱的情况下,李广不喝不吃。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5.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7-9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①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①典:常。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7.
(1)
味美
(2
)
困感,阻碍
(3)
道理
(4)
称王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玉不琢,不成器。
8.
(1)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注意“弗”的翻译)
(2)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译)
9.根据内容,完善表格。(2
分)
核心观点(原文)
讨论角度
甲文
教学相长
②
乙文
①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9.
①
念终始典于学
②
教与学的关系
6.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二)(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祯每进谏。明曰:
“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
B.恩龙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
D.以及于此(比得上)
9
、
D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D选项中“及”是“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0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画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画错1处扣1分,“恐今之荣位”后面断不扣分)
【】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通读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这是断句的基础。其次,依次解释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语可暂时不解释),再把词意串联起来,明确大概意思。最后,根据句意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标出断句即可。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11、示例: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每1点1分)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以上三点都可从文章前后找到对应的事件,作答时要结合事件来分析。采用人物性格+具体事件的格式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7.
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2分)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
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使匠石斫之
B.自夫子之死也
C.庄子往见之
D.仰而视之日
B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匠石运斤成风(斧头)
B.听而斫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当)
D.鹓鶵过之(经过)
C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尽垩/而鼻不伤
B.宋元君/闻之
C.庄子/往见之
D.于/是鸱得腐鼠
D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D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试为寡人为之。(2分)
(2)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15.
(4分)
(1)(2分)(请你)试着替我这样做一遍。
(2)(2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梁相。”
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5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参考翻译: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0.答案:A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
9.
202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小港渡者
[清]周容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②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
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慍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奚:
书童。②木简束书:
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一
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he:
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
城门锁上了。牡,钥匙。⑥爽然:……
16.文章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16.(3分)C
17.
“
渡者熟视小奚”这句话蕴含了丰富信息,下列选项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一项是
(
)(3分)
A.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怒气冲冲
B.渡者可能观察到书籍比较沉重
C.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年纪较小
D.渡者善于观察并有丰富的经验
17.
(3分)
A
18.文章注释⑥“爽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后悔的样子”,另种是“豁然开朗的样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根据全文内容阐述理由。(4
分)
18.
(4分)参考示例:豁然开朗的样子。“思渡者言近道”中“思”表现作者在错过进城时间后,冷静思考渡者的提醒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豁然开朗,悟出“天下之以躁急自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
1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徐行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固以怪之矣(司马迁《陈涉世家》)
C.因问渡者
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润《核舟记》)
D.而前门已牡下矣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19.
(3分)
A
10.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word)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来@源%:&中国
教~育出版网]
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⑥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B.先主遂诣亮(连词,就)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
C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D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①(4分)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可以)指日可待了。(“愿”“则”“计日”各1分,通顺1分:愿:希望:则:那么,那样:计日:数着<计算>日子)
11.(8分)(每句4分,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该题即可给满分)
②(4分)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并不承认这件事,(翻译时注意把握“莫之许”的正常语序,其中“每”“之”“许”各1分,通顺1分:每:常常:之:代词,指“自比管仲、乐毅”这件事:许:认可,承认。符合大意即可酌情给分)
11.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版
8.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注释】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廨:官署。式:通"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见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
③登车揽辔_____
④吾之礼贤_____
答案:
(1)①同"现",表现;②正确方法(规律);③嚼子和缰绳;④贤士。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同"现",表现;
②句意为: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道:正确方法(规律);
③句意为: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辔:嚼子和缰绳;
④句意为: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贤:贤士。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鸣,马嘶。句意为:而,连词,表转折。句意为: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3)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分析能力。答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处境,彰显了愤愤不平之意;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从"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等语句中可知,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4)甘为“常马”,也不期待“太守”的赏识,你能否接受?坦诚地谈谈自己的想法。(4)【示例1】能接受。各行各业,需要大量踏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从古至今,真正能够超越普通人,成为精英,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我情愿默默无闻,做好自己。
【示例2】不能接受。人生一世,只此一回,不能重来,机会不能错过。碌碌无为,平庸度日,不是我的选择。一定要拼搏努力,轰轰烈烈,千里驰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接受与不接受均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能接受,可围绕"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甘于平凡,做好自己"来回答。不能接受,可围绕"不甘平庸,一定要有所成"来回答。
12.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古文阅读(11分)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南阳刘驎之
南阳刘驎之①,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苻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讦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处处志之
志:
②后遂无问津者
津:
③缘道以乞穷乏
缘:
④甚厚,为乡闾所安
甚:
18.①做记号
②渡口
③沿着
④非常;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南阳刘骅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19.①(渔人)到来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②南阳仁刘子骥,擅长史传学术,在阳歧村隐居。
20.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
C.乙文中刘鳞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
D.乙文中的刘辚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
20.C
13.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共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八⑩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已: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亦:
(2)皆莫及也
及:
(3)绝好岑嘉州诗
绝:
(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已:
7.(4分)
(1)也
(2)比得上(赶得上)
(3)极(非常)
(4)停止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考查常用的实词,这些词语均来自课内文言文要求掌握地实词,如:亦,当“也”讲,来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及,比得上,来自: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绝,极、非常,来自: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已,停止,来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考生要学会要学会将课内迁移到课外,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分)
(1)我对诗人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只喜欢陶渊明的诗。
(2)(我)曾经认为李白、杜甫之后,只有(岑参)一个人罢了。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能力。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翻译时,要抓住要点,如实词的语境义、句式的调整、省略句的补充等。
9.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分)
示例一: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读书可以为语言表达增光添彩。
示例二:长久不读书就会让人变得世俗平庸,语言也缺乏味道。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甲】文阐述了人不读书的后果。因此,在谈启示时,可以从读书的危害和好处两个方面分析。如:人不阅读古今的好书、好文章就会变得无比世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要多阅读古今书籍,以此来涤荡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富自己的语言。
10.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
陆游醉归后听孩子们诵读岑参诗:喜爱。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从“绝好岑嘉州诗”“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可以知道,陆游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每每喝醉了,让孩子们诵读陶渊明的诗,酒醒或熟睡后才停止。“绝好岑嘉州诗”“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等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岑参诗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1张PPT)
【备考2021】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1)
(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
言而有信
杳无音信
信手拈来
C.公与之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
出师未捷
百万雄师
仁义之师
11.D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④[矫]假托,④[犒]犒劳。③[宾]以客礼对待。⑤[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答:
13.弦高本是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
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毎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
杨氏,是宦官苻承祖的小姨。家境贫寒没有产业。当苻承祖被太后宠幸发迹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巴结苻承祖,想从中获得好处,唯独这个杨氏不肯(巴结苻承祖)。(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姐你虽然享有短暂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比不上妹妹我一辈子不担惊受怕所带来的愉悦。”每当杨氏的姐姐送给她好衣物时,她大多是不接受的。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寒,(让我们突然穿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让人心中不安。”终于没有接受姐姐的馈赠。
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了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杨氏一家贫寒的模样,深深的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没有提供给他们,于是就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苻承祖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可母亲为什么如此小气)而让小姨如此贫困呢?”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苻承祖于是命令人驾着马车去杨氏家接她。命令人将杨氏强行抬上马车。于是杨氏在马车上哭得十分悲痛,说:“你们这是想让我死啊!”由于这样,苻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将杨氏叫做“傻小姨(痴姨)”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
(1)【与】①强与之(
???)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
②各具情态(????)(《核舟记》)
【答案】6.
(1)?给?(2)欣赏,领悟??(3)详细
(4).?具有,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与】①强与之: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与,给。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具,详细。②各具情态:各有各的情态。具,具有。(《核舟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7.
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我夫家世贫(我丈夫家世代贫寒)/好衣美服(漂亮衣服)/则使人不安(就会让人心中不安)。
8.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2分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3分)
8.?(1)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2)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亲姻,所有的亲戚。皆,都。唯,只有。不欲,不想要。(2)今,现在。何所,什么。乏少,缺少。而,却。使,让。如是,像这样。
9.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4分)
9.?示例: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③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这里的“痴”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般人不一样的想法和行为。(1)结合“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可概括: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2)结合“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可概括: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3)结合“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可概括: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3.
2020年甘肃省武威等7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
【乙】光绪五年,岳阳楼的楼基裂开,有随时倾倒坍塌的危险,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岳阳楼,但是修岳阳楼的经费还没有筹集够,我就根据考核成绩北上任职。不久又回到了岳州,德化的李公来到湘中,命令用茶税做为修楼的经费,结果茶税的钱不够,就劝说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四郡的绅士富户凑足了修楼的钱。
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ú):边境,边疆。
于是在岳阳楼的原来地基的后面,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把正楼建在上面,左面建了仙梅亭,右面建了三醉楼,都是在原来的规模上有所增加。前面临靠着洞庭湖,修建了石砌的堤岸,来抵御洪水,楼的左右各增加了二间房屋,为登楼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岳阳楼前的矮墙也进行了加固,来增加防御功能!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加筑六丈有奇
(4)皆视旧制有加
(1)①离开;②如果没有;③零数,余数;④规模。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①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
②句意为:(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③句意为: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奇,零数,余数;
④句意为:都是在原来的规模上有所增加。制,规模。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B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乃:于是/竟然;
B.于:介词,在。二者相同;
C.之:助词,的/动词,到;
D.以,用来/就是,凭借。
故选:B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有:越,到。通,顺利。句意为: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
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北
上。
(4)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岳阳楼,但是修岳阳楼的经费还没有筹集够,我就根据考核成绩北上任职。根据句意,句子划为: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20.回答问题。(6分)
(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①“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意思是:于是在岳阳楼的原来地基的后面,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把正楼建在上面。由此句可以知道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
(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②【甲】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作者借重修岳阳楼一事,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根据“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可知写的是重修岳阳楼的原因;“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写的是修建的过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写的是修楼的结果。
(5)①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
②【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点评】文词词语“观”的用法:
1.看。如:昂首观之《童趣》。
2.观赏。如:以观沧海《观沧海》。
3.景象。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阅读。如: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
4.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广廉、得
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②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广亦竟射杀之
②广之将兵
11.(1)终于/率领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2)①武艺高强,能将箭头射入石头之中。②勇敢,敢于射杀老虎。③廉洁,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也不讨论关于家产的事情。④慷慨,将得到的赏赐分发给手下。⑤体恤部下,在部下士兵没有喝足吃饱的情况下,李广不喝不吃。
译文: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5.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7-9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①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①典:常。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7.
(1)
味美
(2
)
困感,阻碍
(3)
道理
(4)
称王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玉不琢,不成器。
8.
(1)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注意“弗”的翻译)
(2)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译)
?
核心观点(原文)
讨论角度
甲文
教学相长
②
乙文
①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9.根据内容,完善表格。(2
分)
?
9.
①
念终始典于学
②
教与学的关系
6.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二)(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祯每进谏。明曰:
“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
B.恩龙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
D.以及于此(比得上)
9
、
D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D选项中“及”是“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0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画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画错1处扣1分,“恐今之荣位”后面断不扣分)
【】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通读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这是断句的基础。其次,依次解释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语可暂时不解释),再把词意串联起来,明确大概意思。最后,根据句意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标出断句即可。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11、示例: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每1点1分)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以上三点都可从文章前后找到对应的事件,作答时要结合事件来分析。采用人物性格+具体事件的格式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7.
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2分)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
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使匠石斫之
B.自夫子之死也
C.庄子往见之
D.仰而视之日
B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匠石运斤成风(斧头)
B.听而斫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当)
D.鹓鶵过之(经过)
C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尽垩/而鼻不伤
B.宋元君/闻之
C.庄子/往见之
D.于/是鸱得腐鼠
D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D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试为寡人为之。(2分)
(2)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15.
(4分)
(1)(2分)(请你)试着替我这样做一遍。
(2)(2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梁相。”
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5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参考翻译: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0.答案:A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
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
9.
202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小港渡者
[清]周容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②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
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慍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奚:
书童。②木简束书:
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一
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he:
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
城门锁上了。牡,钥匙。⑥爽然:……
16.文章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16.(3分)C
17.
“
渡者熟视小奚”这句话蕴含了丰富信息,下列选项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一项是
(
)(3分)
A.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怒气冲冲
B.渡者可能观察到书籍比较沉重
C.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年纪较小
D.渡者善于观察并有丰富的经验
17.
(3分)
A
?
18.文章注释⑥“爽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后悔的样子”,另种是“豁然开朗的样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根据全文内容阐述理由。(4
分)
18.
(4分)参考示例:豁然开朗的样子。“思渡者言近道”中“思”表现作者在错过进城时间后,冷静思考渡者的提醒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豁然开朗,悟出“天下之以躁急自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
1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徐行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固以怪之矣(司马迁《陈涉世家》)
C.因问渡者
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润《核舟记》)
D.而前门已牡下矣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19.
(3分)
A
10.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word)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
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⑥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B.先主遂诣亮(连词,就)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
C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D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①(4分)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可以)指日可待了。(“愿”“则”“计日”各1分,通顺1分:愿:希望:则:那么,那样:计日:数着<计算>日子)
11.(8分)(每句4分,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该题即可给满分)
②(4分)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并不承认这件事,(翻译时注意把握“莫之许”的正常语序,其中“每”“之”“许”各1分,通顺1分:每:常常:之:代词,指“自比管仲、乐毅”这件事:许:认可,承认。符合大意即可酌情给分)
?
11.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版
8.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注释】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廨:官署。式:通"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见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
③登车揽辔_____④吾之礼贤_____
(1)①同"现",表现;②正确方法(规律);③嚼子和缰绳;④贤士。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同"现",表现;
②句意为: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道:正确方法(规律);
③句意为: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辔:嚼子和缰绳;
④句意为: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贤:贤士。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鸣,马嘶。句意为:而,连词,表转折。句意为: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3)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分析能力。答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处境,彰显了愤愤不平之意;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从"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等语句中可知,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4)甘为“常马”,也不期待“太守”的赏识,你能否接受?坦诚地谈谈自己的想法。
(4)【示例1】能接受。各行各业,需要大量踏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从古至今,真正能够超越普通人,成为精英,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我情愿默默无闻,做好自己。
【示例2】不能接受。人生一世,只此一回,不能重来,机会不能错过。碌碌无为,平庸度日,不是我的选择。一定要拼搏努力,轰轰烈烈,千里驰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4)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接受与不接受均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能接受,可围绕"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甘于平凡,做好自己"来回答。不能接受,可围绕"不甘平庸,一定要有所成"来回答。
12.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古文阅读(11分)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南阳刘驎之
南阳刘驎之①,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苻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讦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处处志之
志:
②后遂无问津者
津:
③缘道以乞穷乏
缘:
④甚厚,为乡闾所安
甚:
18.①做记号
②渡口
③沿着
④非常;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南阳刘骅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19.①(渔人)到来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②南阳仁刘子骥,擅长史传学术,在阳歧村隐居。
20.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
C.乙文中刘鳞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
D.乙文中的刘辚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
20.C
13.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共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八⑩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已: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亦:
(2)皆莫及也
及:
(3)绝好岑嘉州诗
绝:
(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已:
7.(4分)
(1)也
(2)比得上(赶得上)
(3)极(非常)
(4)停止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考查常用的实词,这些词语均来自课内文言文要求掌握地实词,如:亦,当“也”讲,来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及,比得上,来自: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绝,极、非常,来自: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已,停止,来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考生要学会要学会将课内迁移到课外,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8.(4分)
(1)我对诗人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只喜欢陶渊明的诗。
(2)(我)曾经认为李白、杜甫之后,只有(岑参)一个人罢了。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能力。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翻译时,要抓住要点,如实词的语境义、句式的调整、省略句的补充等。
9.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分)
示例一: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读书可以为语言表达增光添彩。
示例二:长久不读书就会让人变得世俗平庸,语言也缺乏味道。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甲】文阐述了人不读书的后果。因此,在谈启示时,可以从读书的危害和好处两个方面分析。如:人不阅读古今的好书、好文章就会变得无比世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要多阅读古今书籍,以此来涤荡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富自己的语言。
10.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
陆游醉归后听孩子们诵读岑参诗:喜爱。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从“绝好岑嘉州诗”“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可以知道,陆游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每每喝醉了,让孩子们诵读陶渊明的诗,酒醒或熟睡后才停止。“绝好岑嘉州诗”“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等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岑参诗的喜爱之情。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1)(130套真题抽取)
1.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
言而有信
杳无音信
信手拈来
C.公与之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
出师未捷
百万雄师
仁义之师
11.D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2.【甲】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④[矫]假托,④[犒]犒劳。③[宾]以客礼对待。⑤[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答:
13.弦高本是普通商人(位卑),却在面对秦军侵略时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财产令秦军撤退,保住了郑国。
卜式作为普通百姓,虽无为官的才能与意愿,但也愿意捐出一半家产资助边防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毎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
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了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
(1)【与】①强与之(
???)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
②各具情态(????)(《核舟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7.
B???
8.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2分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3分)
8.?(1)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而,却。使,让。如是,像这样。
9.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4分)
9.?示例: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③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9题详解】
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3)结合“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可概括: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3.
2020年甘肃省武威等7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7分)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
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ú):边境,边疆。
前的矮墙也进行了加固,来增加防御功能!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去国怀乡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加筑六丈有奇
(4)皆视旧制有加
(1)①离开;②如果没有;③零数,余数;④规模。
④句意为:都是在原来的规模上有所增加。制,规模。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械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
中
丞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北
上。
20.回答问题。(6分)
(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①“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意思是:于是在岳阳楼的原来地基的后面,修筑的楼基有六丈多高,把正楼建在上面。由此句可以知道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
(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②【甲】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作者借重修岳阳楼一事,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
过程及结果。
【点评】文词词语“观”的用法:
1.看。如:昂首观之《童趣》。
2.观赏。如:以观沧海《观沧海》。
3.景象。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阅读。如: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4.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广廉、得
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②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广亦竟射杀之
②广之将兵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5.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7-9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①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①典:常。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不学,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7.
(1)
味美
(2
)
困感,阻碍
(3)
道理
(4)
称王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玉不琢,不成器。
8.
(1)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注意“弗”的翻译)
(2)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译)
9.根据内容,完善表格。(2
分)
核心观点(原文)
讨论角度
甲文
教学相长
②
乙文
①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9.
①
念终始典于学
②
教与学的关系
6.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二)(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祯每进谏。明曰:
“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
B.恩龙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
D.以及于此(比得上)
9
、
D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D选项中“及”是“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0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画对1处得1分,2处得3分,画错1处扣1分,“恐今之荣位”后面断不扣分)
【】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通读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这是断句的基础。其次,依次解释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语可暂时不解释),再把词意串联起来,明确大概意思。最后,根据句意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标出断句即可。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11、示例: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每1点1分)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以上三点都可从文章前后找到对应的事件,作答时要结合事件来分析。采用人物性格+具体事件的格式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7.
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2分)
【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
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使匠石斫之
B.自夫子之死也
C.庄子往见之
D.仰而视之日
B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匠石运斤成风(斧头)
B.听而斫之(砍,削)
C.惠子相梁(相当)
D.鹓鶵过之(经过)
C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尽垩/而鼻不伤
B.宋元君/闻之
C.庄子/往见之
D.于/是鸱得腐鼠
D
1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D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试为寡人为之。(2分)
(2)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分)
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5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参考翻译: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0.答案:A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
9.
202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小港渡者
[清]周容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②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
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慍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奚:
书童。②木简束书:
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一
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he:
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
城门锁上了。牡,钥匙。⑥爽然:……
16.文章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16.(3分)C
17.
“
渡者熟视小奚”这句话蕴含了丰富信息,下列选项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一项是
(
)(3分)
A.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怒气冲冲
B.渡者可能观察到书籍比较沉重
C.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年纪较小
D.渡者善于观察并有丰富的经验
17.
(3分)
A
18.文章注释⑥“爽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后悔的样子”,另种是“豁然开朗的样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根据全文内容阐述理由。(4
分)
18.
(4分)参考示例:豁然开朗的样子。“思渡者言近道”中“思”表现作者在错过进城时间后,冷静思考渡者的提醒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豁然开朗,悟出“天下之以躁急自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
1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徐行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固以怪之矣(司马迁《陈涉世家》)
C.因问渡者
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润《核舟记》)
D.而前门已牡下矣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19.
(3分)
A
10.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语文试卷(word)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来@源%:&中国
教~育出版网]
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⑥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B.先主遂诣亮(连词,就)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
C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D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①(4分)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可以)指日可待了。(“愿”“则”“计日”各1分,通顺1分:愿:希望:则:那么,那样:计日:数着<计算>日子)
11.(8分)(每句4分,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该题即可给满分)
②(4分)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并不承认这件事,(翻译时注意把握“莫之许”的正常语序,其中“每”“之”“许”各1分,通顺1分:每:常常:之:代词,指“自比管仲、乐毅”这件事:许:认可,承认。符合大意即可酌情给分)
11.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
版
8.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注释】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廨:官署。式:通"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见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
③登车揽辔_____
④吾之礼贤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3)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4)甘为“常马”,也不期待“太守”的赏识,你能否接受?坦诚地谈谈自己的想法。(4)【示例1】能接受。各行各业,需要大量踏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从古至今,真正能够超越普通人,成为精英,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我情愿默默无闻,做好自己。
【示例2】不能接受。人生一世,只此一回,不能重来,机会不能错过。碌碌无为,平庸度日,不是我的选择。一定要拼搏努力,轰轰烈烈,千里驰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12.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古文阅读(11分)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南阳刘驎之
南阳刘驎之①,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苻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讦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处处志之
志:
②后遂无问津者
津:
③缘道以乞穷乏
缘:
④甚厚,为乡闾所安
甚:
18.①做记号
②渡口
③沿着
④非常;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南阳刘骅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19.①(渔人)到来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②南阳仁刘子骥,擅长史传学术,在阳歧村隐居。
20.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
C.乙文中刘鳞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
D.乙文中的刘辚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
20.C
13.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共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八⑩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已: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亦:
(2)皆莫及也
及:
(3)绝好岑嘉州诗
绝:
(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已: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分)
示例一: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读书可以为语言表达增光添彩。
示例二:长久不读书就会让人变得世俗平庸,语言也缺乏味道。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甲】文阐述了人不读书的后果。因此,在谈启示时,可以从读书的危害和好处两个方面分析。如:人不阅读古今的好书、好文章就会变得无比世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要多阅读古今书籍,以此来涤荡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富自己的语言。
10.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