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学校
课题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型
预习展示新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是不同的。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难点
声音的传播的有关计算
自主学习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阅读P24,观察活动1:观察振动发声,回答下列问题。 1、将敲击了的音叉插入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2、将手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手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些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吗?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预习P25,完成下面问题。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例如:课本P25图2—4中,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声音以_____形式传播。 三、把声音显示出来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见,而且可以“看见”。比较图(a)(b)两图,观察波形有什么不同?四、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学生预习P26,活动2:传声试验,完成下列问题A、图2-6,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空气,铃声会变______。当抽去到一定程度还能听到铃声吗?如果瓶内是真空呢?你认为该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本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B、图2-7,把耳朵贴在水槽外面,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图2-8,室内的同学能否听见敲击声?再将耳朵离开墙,还能听到声音吗? 说明:____能够传声,而且____传声效果更好。总结:声音需要___、___、___等作为传播的___来传声,在真空中,声音____传播。五、声音传播有多快阅读P27,完成下面问题什么叫声速?___________________。图2-10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____。一般地,固体传声速度__,气体传声速度__。声音在150C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___;在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六、让人怎样听见声音观察图2-11,外界的声音顺着____传至____,引起____振动。通过___传到___,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学习研讨
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当物体振动时,你一定能够听到声音吗?
展示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时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在飞船舱外,不可以直接对话原因是( ) A、太空噪音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钢管,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导电 C、传热 D、通风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真空不能传声5、将耳朵贴在较长钢质有水的水管一端,在另一端重击一下,可以听到三次声音则( ) A、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 B、最先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C、最先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 D、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6、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7、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的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击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到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现象中其原理与声音的反射无关的是( ) 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 C、传声筒能够使声音传得较远 D、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的深度9、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 A、有发声体 B、有发声体和健康的耳朵 C、有介质 D、有发声体、介质和健康的耳朵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敲击铁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见两次声音。 D、把纸屑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纸屑被弹起。11、计算: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向某高山行驶,在某处鸣笛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求此时汽车距山多远?
知识扩展:
回声现象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便听到了回声(如:对着山崖高声喊话,我们会听到回声;在礼堂里说话时会听到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是雷声经过多次反射的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
2、能够区分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才能听到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下时,反射回来的回声和原声就会混杂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响亮。
声音的速度是340m/s。所以人离反射面距离最小为____m。
3、回声的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测量车到山的距离,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等)。
测量原理为s=v
声t,其中t为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例题:一个人站在山崖前,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8
s他听到了从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这个人离山崖的距离。(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通过此例注意解物理题的四个步骤)
已知:V=340
m/s,t=2.8s
求:S
解:S=v
声t=×340
m/s×2.8s=476
m
答:这个人离山崖476
m。
练习题:
1、
填空
(1)人说话靠____振动,蚊子叫靠___振动。
(2)悠扬的笛声是_____产生的。
(3)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4)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
2、“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_______发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__传入人耳的。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
4、上课时我们能听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我们在肥皂泡的附近吼叫一声,肥皂泡会破,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填能量或信息)
5、在动画片《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神鹰号飞船在太空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地一声巨响,见天狼号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请根据你学过的声学知识,对这段描写进行评价。
6、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差至少为0.1秒,请计算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多远才能听到回声?
7、在一次郊游时,同学们发现了一口枯井。小明向井里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声速为340m/s)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学校
课题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型
预习展示新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是不同的。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难点
声音的传播的有关计算
自主学习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阅读P24,观察活动1:观察振动发声,回答下列问题。 1、将敲击了的音叉插入水中。现象:_水面会溅出水花,有波纹产生___。2、将手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手感受到:____扬声器在振动_______。本实验表明:__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___。3、你还能在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些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吗?
讲话时,声带在振动;鼓面振动产生声音;蚊子翅膀振动发出嗡嗡的声音等等。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预习P25,完成下面问题。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例如:课本P25图2—4中,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声音以__波___形式传播。 三、把声音显示出来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见,而且可以“看见”。比较图(a)(b)两图,观察波形有什么不同?通过振幅和频率分析波形图。四、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学生预习P26,活动2:传声试验,完成下列问题A、图2-6,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空气,铃声会变__小___。当抽去到一定程度还能听到铃声吗?如果瓶内是真空呢?你认为该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听不到。如果瓶内是真空的,将听不到声音。实验方法是理想实验法。本实验表明:_真空不能传声_________。B、图2-7,把耳朵贴在水槽外面,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 说明:__液体(水)能够传声______。C、图2-8,室内的同学能否听见敲击声?再将耳朵离开墙,还能听到声音吗? 说明:__固体__能够传声,而且_比气体__传声效果更好。总结:声音需要_气体_、_液体_、_固体_等作为传播的_介质_来传声,在真空中,声音__不能__传播。五、声音传播有多快阅读P27,完成下面问题什么叫声速?_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声速_____。图2-10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_不同的___。一般地,固体传声速度_较大_,气体传声速度_较小_。声音在150C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_340
m/s__;在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5200
m/s_。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与传声介质有关,V固大于V液大于V气。还与温度有关,在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六、让人怎样听见声音观察图2-11,外界的声音顺着_外耳道__传至_鼓膜_,引起_鼓膜__振动。通过_听小骨__传到_耳蜗__,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学习研讨
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
理想实验法当物体振动时,你一定能够听到声音吗?不一定。要看是否有传声介质以及物体发声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力频率范围内。
展示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时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在飞船舱外,不可以直接对话原因是( B ) A、太空噪音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钢管,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 ) A、传声 B、导电 C、传热 D、通风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真空不能传声5、将耳朵贴在较长钢质有水的水管一端,在另一端重击一下,可以听到三次声音则( B ) A、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 B、最先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C、最先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 D、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6、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7、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的条件的一组是( D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击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到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现象中其原理与声音的反射无关的是( C ) 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 C、传声筒能够使声音传得较远 D、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的深度9、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D ) A、有发声体 B、有发声体和健康的耳朵 C、有介质 D、有发声体、介质和健康的耳朵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 B、D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敲击铁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见两次声音。 D、把纸屑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纸屑被弹起。11、计算: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向某高山行驶,在某处鸣笛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求此时汽车距山多远?
640M
知识扩展:
回声现象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便听到了回声(如:对着山崖高声喊话,我们会听到回声;在礼堂里说话时会听到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是雷声经过多次反射的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
2、能够区分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才能听到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下时,反射回来的回声和原声就会混杂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响亮。
声音的速度是340m/s。所以人离反射面距离最小为__17__m。
3、回声的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测量车到山的距离,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等)。
测量原理为s=v
声t,其中t为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例题:一个人站在山崖前,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8
s他听到了从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这个人离山崖的距离。(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通过此例注意解物理题的四个步骤)
已知:V=340
m/s,t=2.8s
求:S
解:S=v
声t=×340
m/s×2.8s=476
m
答:这个人离山崖476
m。
练习题:
1、
填空
(1)人说话靠__声带__振动,蚊子叫靠_翅膀__振动。
(2)悠扬的笛声是__空气柱__产生的。
(3)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大于_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4)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真空不能够传声___。
2、“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___振动____发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_空气_传入人耳的。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液体能够传声___。
4、上课时我们能听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信息___;我们在肥皂泡的附近吼叫一声,肥皂泡会破,说明声音能传递__能量__。(填能量或信息)
5、在动画片《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神鹰号飞船在太空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地一声巨响,见天狼号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请根据你学过的声学知识,对这段描写进行评价。
太空是真空的,真空不能够传声。所以,神鹰号宇航员听不到“轰”地一声巨响。
6、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差至少为0.1秒,请计算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多远才能听到回声?
解:S=
1/2v
声t=
1/2×340
m/s×0.1s=17m答: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17m远才能听到回声。
7、在一次郊游时,同学们发现了一口枯井。小明向井里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声速为340m/s)
解:S=
1/2v
声t=
1/2×340
m/s×1.5s=255m答: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25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