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快速跑之蹲踞式起跑 课件(1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快速跑之蹲踞式起跑 课件(17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1-02 21: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快速跑
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的来源
在1887年,美国著名田径教练玛尔菲就观察到,袋鼠在奔跑之前先将后腿弯曲并把身体俯得很低,然后像闪电般向前一窜,时速高达70公里。他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蹲踞式”起跑技术,可惜在当时饱受冷嘲热讽啊,以至于未能推广开来。10年后,这“蹲踞式”起跑竟由这美国运动员托玛斯?伯克在奥运赛场上发扬光大了。
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强度大,时间短,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一定的短距离,能有效的训练身体的位移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根据学生接受的能力,本次课只学习蹲踞式起跑中的起跑姿势技术动作。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很高,很多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表现自己,但由于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课堂中经常做一些不符合运动规律的自创动作,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形成错误动作影响其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次教学活动把各动作的技术要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对所学的知识、技术进行尝试。
2、当前独生子女合作意识较弱,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进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蹲踞式各口令的运用,快速启动的顺序。
教学难点
起跑时身体的正确姿势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 采用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学生采用相互纠错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活得快乐。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在练习中学会合作,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每个环节及动作要领,并按要求进行练习。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结构,了解蹲踞式起跑在快速跑中作用。
认知目标
知识导入:
同学们:
你们看过运动会吗?运动会上竞赛(跑步)项目比赛都是采用什么起跑姿势? 是不是有的站着起跑,有的是蹲下去起跑。
这正是我们竞赛的两种起跑姿势,站立式起跑姿势和蹲踞式起跑姿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蹲踞式起跑姿势。
一般情况下:长距离跑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短距离跑项目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

起跑动作技术
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动作。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有力的脚放在后面,然后后膝跪在地上,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两手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肩微前移超过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平稳抬起臀部,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听到“枪声”时,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
动作分解练习
一、各就位
“各就位”时迅速走到起跑线前缓慢蹲下,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后,前脚距起跑线一个至一个半的脚掌长度,两脚平行,后面腿膝盖在前脚脚心处,两手拇指相对,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颈部放松。
二、预备
两膝离地,臀部从容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两脚用力蹬地。
大于90°
100°-130°
三、鸣枪
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起跑器),后腿积极前摆,前腿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预备”时重心不前移,臀部不抬高。
纠正方法:采取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的方法。
2、“预备”时后面腿蹬的太直
纠正方法:调整两脚之间的距离,反复进行预备姿势的静态练习。
3、起跑时抢跑
纠正方法:克服紧张心理情绪,延长或缩短“预备”的时间练习起跑,多采用听信号起跑的方法。
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田径队短跑运动员,就读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4年11月,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 2006年12月,第一次参加了成人组的比赛并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了100米第五名的好成绩。2011年9月8日,苏炳添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冠军并以10秒16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全国纪录。
2015年8月23日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以9秒99平全国纪录,职业生涯第二次叩开10秒大关,获得小组第四。2016年2月21日,在纽约进行的国际田径室内赛纽约站比赛中,在男子60米比赛中跑出6秒62,获得亚军。2017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以10秒09的佳绩夺得冠军。8月14日,伦敦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以38秒34获得第四名。
小结:
1、本次课学习了什么起跑姿势?
2、这个起跑姿势多用于什么项目?
3、技术的口令都有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