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周考试卷(10.28)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攀枝花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周考试卷(10.28)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2 06: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攀枝花三中高2022届高二上期地理周考试卷(10.28)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下图完成1-2题。
1.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Z地所在国家是( )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B.所在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下图为某国际交通要道示意图。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甲海域是
A.黑海 B.地中海 C.加勒比海 D.波斯湾
4.该海上要道
A.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B.两侧均为发达国家
C.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然要道
D.可能有油轮经过
5.一艘装满铁矿石的专用船,沿图中航线驶向中国,这艘船最可能来自
A.印度 B.伊朗 C.巴西 D.土耳其
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的交界处,有两座神秘的盐湖,它们紧挨着火山,湖水中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富含钠、钾元素),使得湖面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使得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却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下图为纳特龙湖和马加迪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马加迪湖形成于( )
A.火山口集水 B.河流改道 C.滑坡阻断河流 D.地壳断陷集水
7.马加迪湖水源主要是盐水温泉(温度高达86℃),该湖高盐度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碳酸盐火山灰随东南信风落入湖中 B.汇入淡水较少
C.蒸发量较小 D.湖泊没有出口
8.小火烈鸟每年干季迁徙到此觅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
A.干季天敌少利于繁殖
B.嗜盐微生物、卤虫生长繁殖快,饵料丰富
C.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
D.入湖河流多,饵料丰富
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天然呆、无公害、治愈系”风靡中国。图中A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回答9-11题。
9.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
A.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
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 D.降水充沛
10.该地区8、9月份“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
A.晴天多昼夜温差小 B.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C.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D.太阳直射,光照强
11.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若a、b、c是甲湖泊三个不同时期的水面状况,则c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4.形成该地区降水的水汽是(  )
A.西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下图为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没有结冰期 B.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16.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径流量 C.人口 D.地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多,内陆少 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18.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三枚邮票民居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0.三种民居特点反映了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种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较少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冷湿的气候
下图示意两岛7月和1月等温线(单位:℃)分布。读图完成21-22题。
21.15℃等温线在两岛间向南弯曲,说明( )
A.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
B.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
C.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
D.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
22.M处1月或7月的气温可能为( )
A.4℃<M<5℃ B.5℃≤M≤6℃
C.17℃≤M≤19℃ D.13℃<M<15℃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23-26题。
23.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a24.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山脉 B.湖泊 C.河流 D.城市
25.甲地比乙地
A.纬度低、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26.酒泉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和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成为航天基地的最有利条件是
A.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B.气候干燥,晴天多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高原地形,开阔平坦
下图为世界四地传统民居景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西亚地区传统民居、东南亚地区传统民居、北极地区传统民居、我国黄土高原传统民居。读图,完成27-28题。
27.与图中四地的传统民居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A.社会发展 B.经济水平 C.自然环境 D.思想文化
28.下列对图示民居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传统民居墙厚窗小,有利于隔热防风沙
②乙地传统民居下层悬空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散热
③丙地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用冰筑屋防风保暖
④丁地传统民居窑洞临水而居,冬暖夏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地窝子是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居住的地下“房屋”。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向下挖一个深2m左右、面积为8~20m?不等的土坑,上面用柳树枝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橡子,铺上树条或苇把,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一般不设门(下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地窝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建筑材料
B.适应夏热冬冷的气候
C.节省耕地
D.减少风沙的危害
30.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主要是为了( )
A.便于采光 B.便于防雨 C.抵御风沙 D.保温御寒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金沙江景观壮丽多彩。干流南部河谷是我国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金沙江流域及支流分布。
(1)说出金沙江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并简述成因。 (8分)
(2)分析图中河谷地带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 (6分)
(3)金沙江以河水含沙多著称,而今越往流域下游河水越清澈,请分别说明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18年11月13日,甲国的中资港口瓜达尔港正式开航。我国与甲国修建了通往瓜达尔港口的铁路,该港口通航后,中国石油运输路程将缩短85%。可以作为东亚国家转口贸易的出海口。下图为甲国所在地区的区域分布图。
(1)描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2)分析A、B两地降水差异的形成原因。(8分)
(3)比较M河和N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6分)
高2022届高二上期地理周考试卷
参考答案
BBCDC DCBCC DBCAA ACBBA AABAD BCABC
31.(1)特征:以高大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地势起伏。 ??原因: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高大山脉;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形起伏大。(8分)
(2)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河谷深切,海拔较低;重重山脉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明显,冬季受单一的西南温暖气流的影响;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干燥的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形成干热河谷。(6分)
(3)金沙江流域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断裂发育,岩层破碎、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加上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水库建成后,河流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在库区堆积,向下游泥沙减少。(6分)
32.(1)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6分)
(2)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影响小,全年降水少; B地夏季受湿润的西南季风控制,且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降水多。(8分)
(3) 流量N河大于 M河;流量季节变化M河小,N河大; 汛期M河有春汛和夏汛,N河主要为夏汛(6分)
试卷第6 66页,总6 66页
试卷第1 11页,总6 66页
答案第2 22页,总2 22页
答案第1 11页,总1 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