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周周练(第4次)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璧山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周周练(第4次)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2 09: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璧山中学高 2021级高三 周周练(第 4次)
(答题时间: 40分钟 满分: 60分)
第 I 卷 ( 45分 )
本卷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假设某日北京时间 12:00我们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都立上了一根相同的木棍,测得木棍的
影长和方位。绘图时保持这些影子的方位不变,相对长度不变,将影子的起点对齐再叠置在
一起 ,终点为各城市的相对位置 ,得到下图。读图,完成 1~ 2题。
1.该日最可能为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该日,各农业区的主要农事活动有一定区别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华北平原收麦忙 B.东北地区小麦追肥灌溉
C.天山转场下山忙 D.南方流域棉花排水排涝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
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一天中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 14: 00左右。对农户大
棚来说,棚内高湿状态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下图 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
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7 页
其中, a、 b、 c三条曲线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据此完成 3~ 5题。

3.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 14: 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说明当时 ( )
A.实际水汽压大 B.饱和水汽压小 C.实际水汽压小 D.饱和水汽压大
4.判断该地温室大棚内 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
A.阴天 B.多云 C.晴天 D.雷雨
5.若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 ( )
A.早晨放顶风 B.中午放顶风 C.早晨放底风 D.中午放底风
新疆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 (下 图 )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白色塑料薄膜,垄
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 6~
7题。

6. 不同颜色的地膜透光性不同,农业生产中白膜、黑膜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7 页
( )
A.增强①过程 减弱③过程 B.减弱③过程 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 减弱②过程 D.增强④过程 增强①过程
7.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
辽宁省锦州地区实施的杨树植根 “ 套袋造林 ” 技术,即在植根苗萌发前,将培土施肥
后的杨树植根苗套装塑料袋,用力将袋口压进土里并用土压实,待幼苗萌发展叶后在塑料袋
顶端适当开口,以保证苗木正常发芽生长,通过影响地温使造林质量明显提高。下图为 “ 套
袋造林 ” 地温对比图。 据此完成下列 4~ 6题。
8. 根据露地和袋内地温对比, 可以看出图示期间 ( )
A. 露地温差持续增 大
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7 页
B. 袋内温差持续减小
C. 14 时袋内外温差大
D. 4时袋内外温差大
9. 推测套袋的最佳时间及选用的塑料袋类型分别是 ( )
A. 1月 ,白色透明 B. 4月 ,白色透明
C. 7月 ,深色不透明 D. 10月 ,深色不透明
10. 待幼苗萌发展叶后在塑料袋顶端适当开口的主要目的是 ( )
A. 便于添施肥料 B. 便于采光取暖
C. 便于吸收水分 D. 便于通风散热
下图 中①②③④表示大别山区位于湖北某地的山脊或山谷 ,点 a、 b、 c对应的海拔分别
为 900米、 600米、 300米。据此完成第 11~ 12题。

11.①②③④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2.对图中 P点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面径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位于阴坡
C.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坡度最大
钦诺克风指位于北美洲西部的焚风,因越过山顶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形成。位于落基山
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7 页
东坡山麓的莱斯布里奇市 (50° N,113° W)常受钦诺克风影响。下图 示意莱斯布里奇市某日的
日均温等值线。据此完成 13~ 15题。

13. 图 4中所示虚线是 ( )
A.夏季的暖脊 B.夏季的寒脊 C.冬季的暖脊 D.冬季的寒脊
14. 一天之中钦诺克风较强时可能出现在 ( )
A.晴朗的午后 B.晴朗的夜晚 C.多云的白天 D.多云的夜晚
15. 图中 暖脊出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积雪消融洪水泛滥 C.气温升高作物晚熟 D.居民屋内能耗降低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
澳大利亚森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从 2019年 10月开始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
大火,这场大火持续了 4个多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 (如左图 ),气流夹卷着火焰,
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苗的高度 9— 60米不等,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下图中右
图示意 2020年 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 (单位: hPa)分布。
地理试题 第 5 页 共 7 页

(1)指出该日影响火灾严重区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其天气状况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6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貌特点并说明理由。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5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7 页
璧山中学高 2021级高三 周周练(第 4次)
第 I 卷 ( 45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D A B C B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B A C B D
第 II 卷 ( 15 分 )
16. ( 1)暖锋(锋、低压槽)( 2分 ),局部可能有降水,雨区有利于减弱火势( 2分);
火灾严重区以偏东风、偏南风为主,火势有可能增大(风助火势)并向西、向北蔓延( 2分)。
( 2)地势平坦( 2分) 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有利于“火焰龙卷
风”的形成。( 2分)
( 3)大火造成的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 2 分),水平气流从
四周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顺时针)旋转( 2分),气流运动过程
中夹卷着火焰( 1分)。


地理试题 第 7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