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2 15: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物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假如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会见到的情景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在猎取动物
C.河姆渡居民在耕地
D.炎黄部落大战蚩尤
3.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远古人类之一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中,哪一项是站不住脚的(
)
A.学会使用火
B.使用打制石器
C.能够直立行走
D.会烧制陶器
4.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上古之人必须(
)
A.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用火驱赶野兽
D.过群居生活
5.《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钻木取火、钻火石取火),以化腥臊。”这则材料描述的远古人类最早可能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下列有关河姆渡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
②生活在浙江余姚地区
③是长江流域远古居民的代表
④会制作彩陶
⑤会挖掘木结构水井
⑥居民能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7.下图是我国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图。“他”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①水稻
②粟
③鱼
④猪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居民(
)
①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②会纺线织布
③会烧制陶器
④拥有成熟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居民
⑤河姆渡居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
10.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列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1.小刚同学在搜索传说时代的一次战役时,搜到了以下内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小刚同学搜索的这次战役可能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12.上联壮志冲天华夏儿女;下联奋发图强。如果要在这副对联的下联中体现出华夏族的由来,下列哪一内容是对这副对联最合适的补充
A.中华民族
B.尧舜禹启
C.炎黄子孙
D.六合九州
1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4.禹声名远播,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被称为“大禹”他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制作音律
B.发明算盘
C.治理水患
D.创造文字
15.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其中一期有这样几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5分)历史诊所:
下列材料是向阳中学七年级学生小华在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根据右图《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完成的一份家庭作业,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找出其中的5处错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错误1: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4: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5: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赫赫始祖…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祭黄帝文》
请回答:
(1)材料一
中的“轩辕”指谁?
(2)怎样理解“中华开国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始祖”指的是谁?材料二
反映了作者对“始祖”怎样的情感?每年的清明时节,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赴陕西黄陵县拜祭始祖”,这又说明了什么?
18.(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三
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称为什么?
(3)“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二
和材料三
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
1.a
2.a
3.d
4.d
5.b
6.d
7.b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C
15.A
16.错误1:小木屋;理由:北京人住在山洞里,不会建造房屋。
错误2:铁制的镰刀;理由: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不会制造铁制的镰刀。
错误3:钻木取火;理由:北京人会使用火,但还不会人工取火。
错误4:陶锅;理由: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还不会制作陶器。
错误5:水稻、大米饭;理由: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还不能自己种植水稻。
17.(1)黄帝。
(2)在中华文明史上,早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炎黄时代就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如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创造文字等,它标志着人类历史摆脱了野蛮蒙昧的时代,进入到了文明进步的新时代,故称“中华开国五千年”。
(3)始祖:黄帝。情感:对黄帝的功绩的赞颂与崇敬。说明:黄帝是“炎黄子孙”的人文初祖。
(4)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18.(1)原始社会时期。
(2)意思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应推选贤能,让有才能的人担任联盟首领。这种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3)既具有高尚的品德,又具有卓越的才能。
(4)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联盟首领已经拥有一定特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