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课型:新授 第8课时
【学习目标】
1.过程目标:
(1)通过与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联系,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的意义。
(2)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自已思考、探索和归纳。
2.知识技能目标:
(1) 通过自学理解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自学肯定自已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学前准备】
1.计算下列各式:
57÷55 54÷52 107÷103 a5÷a2(a≠0)
2.自学课本P 13—P15
【探究活动】
(一)小组活动1
1.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 2.利用约分计算
52÷52 103÷103 a5÷a5(a≠0) 52÷52 103÷103 a5÷a5(a≠0)
3.小组概括
50= ,100= ,a0= (a≠0)
(二)小组活动2
1.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 2.利用约分计算
52÷55 103÷107 a2÷a5(a≠0) 52÷55 103÷107 a2÷a5(a≠0)
3.小组概括
5-3= ,10-4= ,a-3= (a≠0)
a-n= (a≠0,n是正整数)
(三)小组合作学习:
例1计算:(1)3-2;(2) 例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10-4;(2)2.1×10-5.
【随堂检测1】小组板演比赛:
计算:
(1)(-0.1)0;(2);(3)2-2;(4)
(四)小组讨论交流,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成立.
(1);(2)(a·b)-3=a-3b-3;(3)(a-3)2=a(-3)×2 ;(4)
【随堂检测2】计算下列各式,并且把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指数幂的形式:
(1)(a-3)2(ab2)-3; (2)(2mn2)-2(m-2n-1)-3.
【随堂检测3】 1.计算:
(1)510÷254; (2)(-117)0; (3)4-2; (4).
2.计算下列各式,并且把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
(1)(x-3yz-2)2;(2)(a3b-1)-2(a-2b2)2;(3)(2m2n-3)3(-mn-2)-2.
四.作业:1、自学课本,完成教学案9;2、P18 2;3、完成1+1
【教后记】 【学后记】分式 (第4课时教学案)
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分式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 时间: 2010-2-24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分式的加减法则,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分数类比,熟练加减运算。
学习重点:分式的加减。
学习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分式加减。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1.计算:
(1);(2); (3) (4).
2.学生自学课本P 5——P6,完成下列问题
(1)分式的加减法则:
(2)请举例说明你对法则的理解
(3)计算:
1) 2) 3) 4)
5) 6).
我来当“老师”
例2计算:
(1); (2).
例3计算:.
例4 计算:.
自我检测
1.计算:
1); 2); 3); 4).
6) 7) 8).
2计算:
(1); (2);
(3); (4).
.
4.林林家距离学校a千米,骑自行车需要b分钟,若某一天林林从家出发迟了c分钟,则她每分钟应多骑多少千米,才能使到达学校的时间和往常一样?
四.师生小结: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例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例(1)(2).
五.作业:
1.自学课本P10——P12,完成教学案
2.完成“1+1”
3.计算:
(1); (2).
(3) (4).
(5) (6)
六.教学反思:分式 (第5课时课堂练习)
内容:分式的概念及综合运算 课型:复习 时间: 2010-2-28
练习目标:
学生巩固分式的概念,判断分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
学生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练习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及综合运算。
练习难点:需要添、去括号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填空:
1、在代数式,,,,中,分式是 。
2、当 时,分式有意义;当= 时,分式无意义。
当= 时,分式的值为0;(思考)当= 时,分式的值为0。
3、(回顾分式基本性质)(1)=; (2)=
4、计算: ; ; ; ; ; ;
5、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 。
6、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
7、 ; ; = 。
8、在分式(1)中,与分式
的值一定相等的是
二.计算:
(1) (2) (3)
(4)(5) (6)
先化简,再求值:
(1),其中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错题订正:分式 (第3课时教学案)
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分式的乘除法 课型:新授 时间: 2010-2-24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分数类比,熟练乘除运算。
学习重点:分式的乘除。
学习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1.计算:
(1);(2); (3) (4).
2.学生自学课本P 5——P6,完成下列问题
(1)分式的乘除法则:
(2)分式的乘方法则:
(3)请举例说明你对法则的理解
(4)计算:
1); 2); 3); 4).
5)()2 ; 6)()3
我来当“老师”
例1计算:
(1); (2).
例2计算:.
例3(1)()3 (2)()k (k是正整数)
自我检测
1.计算:
(1); (2);(3); (4).
2.上海到北京的航线全程s千米,飞行时间需a小时;铁路全长为航线长的m倍,乘车时间需b小时.飞机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用含a、b、s、m的分式表示)
3.周末,小颖跟妈妈到水果批发市场去买苹果.那儿有两种苹果,甲种苹果每箱重m千克,售a元;乙种苹果每箱重n千克,售b元.请问,甲种苹果的单价是乙种苹果的多少倍?
师生小结:
(1) (2); (3)
(4)
作业布置
自学课本分式的加减法P7 ——P8,完成教学案;
完成1+1 P5 ——P6
教学反思:分式 (第1课时教学案)
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分式的概念 课型:新授 时间: 2010-2-22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分式与整式。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来进行约分。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简单易学。
学习重点:分式的概念,分清分式、整式、有理式。
学习难点:分式有意义,分母不能为零。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一)自学课本分式的概念,简述本节课内容:
(二) 试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题目:
用分式填空:
小明t小时走了s千米的路,则他走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千米/时;
一货车送货上山,上山速度为x千米/时,下山速度为y千米/时,则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千米/时.
(2)若某果园m平方米产果n千克, 则平均每平方米产果 千克;
(3)一箱苹果售价元,总重千克,箱重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 元。
(4)一件工作,甲独做天完成,乙独做b天完成,若甲、乙合作完成工作需要 天
指出下列有理式中,哪些是分式?
, (x+y), , , ,
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1)有意义?(2)值为零?
(1); (2); (3); (4).
我来当“老师”,小组合作学习
例1 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2);(3);(4).
例2 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1)有意义?(2)值为零?
(1);(2).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2、面积为S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___米。
3、一箱苹果售价p元,总重m千克,箱重n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___元。
4、某工厂原计划天完成b件产品,若现在需要提前x天完成,则现在每天要比原来多生产产品 件。
5、某次考试中,有a人的平均分为m分,其余的b人的平均分为n分,则这次考试的
平均分是 分。
6、小明骑车往返与A、B两地,去时的速度是x 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是y千米/时,则小明往返A、B两地的平均速度是 。
7、在代数式:中,是分式的分别为
。
8、当x 时,分式有意义;当= 时,分式无意义。
9、已知分式,当x = 时,分式的值为0。
(二)选择题:
1、当=2时,其值为0的分式是 ( )
A. B. C. D.
(三)把下列各有理式分别填入相应的圈中:
,,,0,,,.
整式 分式分式 (第二课时)
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分式的基本性质 课型:新授 时间: 2010-2-23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来进行约分和通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分数类比,熟练进行约分与通分。
鼓励和肯定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分式的约分与通分。
学习难点:通分。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因式分解下列各题
(1)(2)(3)
2.约分
(1) (2) (3)
3.通分
(1), (2),
请简述分数的基本性质:
5.自学课本分式的基本性质,写下有疑难之处:
试一试,看我能“吃”多少,“啃不动”的题请空着
1.约分:
(1); (2); (3); (4).
2.通分:
(1),; (2),
我来当“老师”
例3 约分
(1); (2)
例4 通分
(1),; (2),;
(3),.
四.自我检测
一、填空
1、一箱苹果售价元,总重千克,箱重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 元。
2、军训期间,小华打靶的成绩是m发9环和n发7环,请问,小华的平均成绩是每
发 环。
3、某次考试中,有a人的平均分为m分,其余的b人的平均分为n分,则这次考试的
平均分是 分。
4、在代数式:中,是分式的分别为
。
5、当x 时,分式有意义;当= 时,分式无意义;
6、已知分式,当x = 时,分式的值为0。
7、计算: = ; 11、计算: .;
8、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 。
9、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
(难度大)10、已知,则 ; 。
二、选择题
1、当=2时,其值为0的分式是 ( )
A. B. C. D.
2、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
A. B. C. ≠ D.
3、在下列四个分式:(1)中,
与相等的是( )
A.(1)(2) B.(2)(4) C.(3)(4) D.(1)(3)
4、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
5、分式的值一定是正数,则 ( )
A B C D
6、分式中,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此分式的值 ( )
A不变 B 是原来的2倍 C 是原来的4倍 D 是原来的一半
7、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三、解答题
写出下列各等式中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1)=; (2)=;
(3)=; (4)=.
约分:
(1); (2); (3); (4).
通分:
(1),; (2),;
(3),; (4),.
(5)、、; (6),.
4.某机械厂欲成批生产某种零件,第一道工序需要将一批长l厘米、底面半径为2r厘米的圆钢锻造成底面半径为r 厘米的圆钢.请问锻造后的圆钢长多少厘米?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分式方程的应用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学会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理解检验的必要性,并会进行检验;
了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应用题其实不难,而且有意思。
学习重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学习难点:对应用题的理解。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1、填空:
(1)面积为S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___米;
(2)一箱苹果售价p元,总重m千克,箱重n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___元;
(3)小明t小时走了s千米的路,则他走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千米/时;
2、自学课本,相信自已!
二.小组合作学习
例1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析:如果设轮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是x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则轮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____千米/时;轮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____千米/时,先完成表格后解题。
s v t
顺水
逆水
例2 某校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程序操作员各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甲的输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分析:如果设甲每小时输入x名学生成绩,则乙每小时输入____名学生成绩,先完成表格后解题。
总量 效率 时间
甲
乙 x
三.小组板演比赛:
电视机、摄像机等电器的电路中有许许多多的元件,它们都具有电阻.如图所示,当两个电阻R1、R2并联时,总电阻R满足.若R1=10欧,R2=15欧,求总电阻R.
供电局的电力维修工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电力抢修.技术工人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s v t
摩托车 x
抢修车
自我检测
一台电子收报机,它的译电效率相当人工译电效率的75倍,译电3 000个字比人工少用2小时28分.求这台收报机与人工每分钟译电的字数.
总量 效率 时间
人工 x
电子
五.作业:
1、自学课本,完成教学案8;2、整理本节课内容,完整做于作业本;3、完成1+1
学习反思分式 (第6课时教学案)
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学懂解分式方程可能会产生增根,理解检验的必要性并会进行检验。
学习重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学习难点:对增根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解一元一次方程(1)= (2)
2、自学课本,比比看谁学得多!
(1)下列是分式方程的是 ( )
A. B. C. D.
(2)分式方程解的情况是 ( )
A. B. C. D. 无解
(3)解方程=1; (4)解方程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解方程=; (2)解方程=.
我来当“老师”
解方程 例2 解方程
自我检测
1、解下列方程
(1);(2);(3);(4)
2、若解方程时出现增根,则增根必定是 。
3、当 = 时,分式方程无解。
4、方程 有增根,求的值
教学反思:
PAGE年级:初二 科目:数学 执笔:郭美颜 审核:厦门五中数学组
内容:科学记数法 课型:新授 第9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学前准备】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864000(2)-10100(3)2000(4)35000
2.自学课本P 15—P16
【探究活动】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21(2)-0.000101(3)-0.000021(4)-0.000021
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它等于多少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分析 1纳米=米.
【小组合作交流】
用科学记数法填空:
(1)1秒是1微秒的1000000倍,则1微秒=_________秒;
(2)1毫克=_________千克;
(3)1微米=_________米; (4)1纳米=_________微米;
(5)1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米; (6)1毫升=_________立方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000 03;(2)-0.000 0064;(3)0.000 0314;(4)2013 000.
【随堂检测】
填空:
(1)若某梨园m平方米产梨n千克,则平均每平方米产梨__________千克;
(2)某工厂原计划a天完成b件产品,若现在需要提前x天完成,则现在每天要比原来多生产产品__________件;
(3)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能量子=h×频率.这里的h被称为普朗克常数,约为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663焦·秒,用科学记数可简洁地记为__________焦·秒;
(4)一种细菌的半径是4×10-5米,用小数表示为__________米.
计算:
(1); (2)0.01-1; (3)5-2; (4)(-0.1)-2.
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100 000; (2)0.000 01; (3)-112 000; (4)-0.000 112.
四.作业:1、复习本章内容,完成复习题;2、完成1+1
【教后记】 【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