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版本】星球地图版
【课题】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教材分析】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该积极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水资源的分布,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教材首先通过图文资料阐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从而引出合理配置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 根据图文信息,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2.理解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 结合生活体验,说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水浪费和污染现象并掌握一些节水惜水的措施。
4. 通过学习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利用不当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
【难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入新课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知道土地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土地以外,还有哪一种资源跟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呢?
学生回答:“水资源” 问题导入,引出水资源
课前预习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目标预习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有了方向和动力
学习新知 演示课件 看课件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过度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然而可利用的水资源在地球上占的比重却很小,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但在我国,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缺水最严重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水资源的分布。
自主学习课本63页到65页图文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并归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讲授 演示课件:
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图和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
引导学生找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通过看课本图文内容和课件,归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时间分配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分配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转承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结合图片找找看,我国什么地方缺水较严重。
结合中国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说出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因此北方地区缺水较严重,尤其是华北地区。 了解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讲授 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而不是降水最少的西北地区?
演示课件: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少,经济落后,对水需求量较小。 了解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讲授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阻碍工农业的发展。 了解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过度 既然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人们应该要怎么来合理配置水资源,降低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呢?
读课本找出解决时间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空间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理解我国修建水库及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
讲授 这两个措施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尤其注意跨流域调水中的南水北调,要看懂南水北调示意图,熟悉三条调水线路,知道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工,并且开始使用,西线是一个计划。
展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读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找出南水北调的具体路线并分析其给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过度转承 通过以上措施,是不是就能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呢?在生活中还应该怎么做?
读课文,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加强节水宣传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到一些节水措施
本课小结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在本节所学到的知识 学生代表发言,并相互查漏补缺 随堂检测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新知进行巩固并加深记忆
【课后作业】搜集生活当中节水的措施以及完成练习册本节练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