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风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二、通过学习本课,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三、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带着自编的舞蹈动作热情地熟唱歌曲并掌握本课的切分节奏和乐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谈感受。刚刚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心情如何?
二、导入新课
1、欣赏美丽的秋天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今天来到我们中心小学的外国小朋友TOM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到TOM的家乡,素有工业之国之称的捷克去走一走看一看。
)
2、播放《土风舞》伴奏音乐,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3、谈感受
师:听了歌曲后你有什么感觉?这首歌以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生:欢快,热情,活泼。
4、学习歌曲节奏
师: 这首歌是一首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所以比较容易学唱,表现了农民载歌载舞庆丰收的喜悦情景。
5、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表演《丰收之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在聆听、律动过程中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也让学生通过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体会劳动的价值,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三、学唱歌曲,感受节奏
1、(1)教学范唱,问这首歌好听吗?喜欢它节奏吗?
(2):教师随着音乐在出现切分节奏的地方拍手,并让学生注意模仿记忆。用圆圆的,悄悄地,大大的来加深切分节奏的掌握,介绍什么是切分节奏(X X X)并告诉学生上面的节奏改变了正常小节内的强弱规律,这是“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让学生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型,并能轻松地听出音乐切分音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正确按照歌曲的节奏准确把歌词读出来并在出现切分节奏的地方加上拍手示意。
3 、教师带领学生用“啦”加上在切分节奏处拍手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加上歌词和拍手唱第一段和第二段旋律
教师放慢速度,师生用接龙的形式轻声读第二段歌词并按照第一段的学习方式演唱第二段旋律。
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师:收割完毕到了粮食你的心情是如何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开心愉悦的心情?
教师邀请个别同学来学习教师的舞蹈动作并分组让学生学习该生的动作。
教师用钢琴和非洲鼓给学生伴奏,学生分组演唱并表演自己组的舞蹈(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并让学生自己互相评价,课堂上常规师生评价)
四、拓展阶段
师:《土风舞》这首歌是发源于捷克的一首民歌,是由英文FOLK DANCE翻译而来,节奏欢快,跳的时候所有的人围成一个圆圈,美元男女老幼之分,表现了人们庆祝丰收的愉快心情,后来才流传到世界各地形成各个地方的特色舞蹈,如夏威夷草裙和法国小步舞曲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歌曲背景和相关文化的拓展,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
五、结束阶段
(1)说一说,你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和感受说出来)
(2) 教师播放歌曲的范唱录音,学生有序地唱着歌曲开心地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式的总结,使学生说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以音乐贯穿课堂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