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数据录入与统计》——公式计算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川教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数据分析师》第二节《数据录入与统计》中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作表的编辑和美化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利用WPS表格所提供的各种公式,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现肤浅,不求甚解,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WPS表格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帮助老师计算学生考试总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掌握WPS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
2、学会在WPS单元格中正确地输入公式。
3、能对照书中表格找出错因并改正。
知识与技能:
公式的输入;单元格引用;引用不同工作表的数据。能对照书中表格找出错因并改正,能结合数学内容理解公式的概念并能灵活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操作探究相结合;体验WPS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体验WPS表格中公式运算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创建和编辑公式、掌握利用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来区分使用公式计算和输入数据及函数计算的异同。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单元格引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看操作提示及小组的交流与协作互助,让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懂得寻求协助,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知识,在电子表格使用公式计算数据中是最难的一部分知识,教师改变传统的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如何操作,枯燥地讲解,而是安排学生实际操作,自己动手做,从中观察、体会、理解、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单元格的引用的方法,会使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让学生多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公式的输入;单元格、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概念
能初步会用WPS表格使用公式计算数据
演示文稿、数据素材、正确链接的答案、多媒体电子教室
用计算机“广播展示”和“学生机演示”
参照中考信息技术操作“样张”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链接图示
引用单元格和不同工作表的数据
使用公式时能运用绝对和相对引用及不同工作表的数据正确计算
教师提前将表格素材传到学生机
学习者自主打开课件中对应的教程
比较好的自主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以成绩表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分
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入学考试结束了,初一(1)班的班主任想利用WPS表格尽快将各个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这位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
通过大屏幕展示“初一(1)班学生成绩表”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挺好。其实利用WPS表格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
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地计算所有学生的五科总分呢?
教师:对,可以利用填充柄复制公式。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复制公式的方法,完成
教师:讲解利用公式计算总分,扩展讲解一下利用SUM函数计算总分的方法。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演示操作,最后教师讲解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新课的目标及任务
实践
操作
探究
新知
讲练结合让学生真正学会公式的计算
10
分
钟
主题任务一:
请使用公式计算出《我家的收支统计表》中《原始数据》工作表里中一月份的水、电、煤气费(元)
试一试:在计算出一月份的水费后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得出一月份的电费、煤气费吗?
单元格的引用:教师讲解
主题任务二:
请应用单元格的引用完成“主题任务一”中一月份的水、电、煤气费(元)(即单元格M3、M4、M5)
主题任务三
试一试:计算出
“我家的收支统计表”
中一月至六月的水费、电费、煤气费。
引导小结:在WPS表格中输入公式进行计算时,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一、单击选择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二、输入公式标志“=”;三、依次输入公式的数值及运算符。
自主练习,完成操作,自学正确利用公式运算的方法。
演示输入公式计算总分
回答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总结:在公式中通常不直接输入具体的运算数值,而是引用单元格地址,这样做是为了今后可以复制公式进行运算,同时保存在被引用单元格中数据发生变化时,能自动修改计算结果。思考,回答
让学生自学,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从中观察、体会、理解、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单元格的引用的方法,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学生独立操作,巩固提高
完成
练习
10
分
钟
主题任务四
探究实践题:
请同学们利用公式求和。
请同学们试一试利用SUM函数求和。
全体同学自己操作
思考,讨论,练习操作公式
检查学习效果并巩固这堂课所学内容
展评学生作品,汇报操作过程
?请学生展示
10
分
钟
切换为学生演示状态,让同学们自告奋勇演示给大家。
讲解操作过程,同学和老师评价
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并督促学生学习
课堂
总结
课堂
小结
5
分
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用法的理解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
学
反
思
?1、本节课的学习运用了小组探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结合学生身边最常见的成绩处理事件,使学生把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变的更加有趣有用,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精讲多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印象,精讲多练为学生增加了上机操作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求新知识,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3、存在不足:
①计算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
②由于学生之间有水平差异,教学难度控制有点难度,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应该对于他们布置不同任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