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3.1 判断密码正误 教案(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2019)七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 3.1 判断密码正误 教案(第1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02 15:0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1节 判断密码正误 第一课时 利用if elif语句实现判断再判断
科目: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川教版信息技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判断密码正误》教学内容。教材《判断密码正误》这一节的内容是将if、while、elif语句交叉讲解,而本人在设计时,是将if判断语句与while循环语句分开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即本课时学习if elif判断语句,第二课时在判断语句的基础上通过编写“判断密码正误”的程序引入学习while循环语句。
本课时内容为学习if判断语句以及elif子判断语句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程图(Flow Chart)的作用及绘制方法。
(2)了解浮点数变量类型。
(3)了解if判断语句的语法及语法格式。
(4)掌握elif子判断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将变量类型转换为浮点数的方法。
(1)掌握if判断语句的运用。
(2)掌握elif子判断语句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和绘制简单的程序设计流程图,能够在编程之前理清程序思路。
(2)通过自主操作练习,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人机交互的乐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下册的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ython的学习,能利用Python编写简单的程序,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对Python语言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该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愿意接触和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不同,不同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前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动手操作能力也会有一定差距。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授课并示范、学生自主探索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if、elif判断语句的语法格式及使用方法
难点:能运用if、elif判断语句编写程序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教师语言: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学会了在Python中利用print()和input()函数编写一个简单的人机对话程序,还会使用小海龟绘制简单图像。之前我们编写的大部分是顺序结构的程序,今天我们来一起编写一个复杂一点的选择结构的程序。
任务1程序设计要求:
一家商场正在降价促销,如果购买金额小于10元,则打九折,如果购买金额金额大于等于10元,则打八折。编写一个程序,询问购买价格,再显示折扣(八折或九折)和最终价格。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分析程序结构,边引导边绘制简单流程图 。
教师语言: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段程序设计的思路,这个程序要求根据不同的金额选择不同的折扣再计算,这是一个选择结构程序,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不同的价格,有几种不同的折扣?(两种)
同学们都分析出来了,有两种折扣:
1、?小于10,打九折
2、?大于等于10,打八折
通过我们一起分析,我们绘制出来了这样一个流程图。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程序思路,有助于编程。同学们在以后的编程中都可以先绘制一个流程图。
编写这样一个选择结构的程序,需要使用到if判断语句。
? 认真聆听
思考并回答问题
? 回顾input()和print()基本功能及用法,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
?
引导学生示范绘制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程序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引入if语句。
2.新知讲解
1.if判断语句
教师行为:介绍if语句的语法与格式(强调冒号和缩进)。
教师语言:图中的重点是“表达式”,“表达式”成立,将会执行语句块一,不成立的话,则执行语句块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编写任务1的程序代码。
教师行为:示范该程序代码的编写,介绍数字类型浮点数(float),强调表达式所对应语句块。
教师语言:接下来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代码,编写任务1的代码,并运行程序。
?
任务1程序代码:
?
2.elif子判断语句
教师语言:同学们刚才已经学会了使用if判断语句编写程序,在刚才的任务1中,只有两个选择结果,如果有多个选择结果的话,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任务2程序设计要求:
一家商场正在降价促销,如果购买金额小于10元,则打九折,如果购买金额大于等于10元,则打八折,如果购买金额大于等于30元,则打七折,如果购买金额大于等于50元,则打六折。编写一个程序,询问购买价格,再显示折扣和最终价格。
同学们请根据任务2的设计要求,绘制流程图。
?
教师语言: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这个程序有多个判断结果,我们需要使用到elif子判断语句。请同学们根据书本49页图3-1-14的范例,在刚才完成的任务1代码基础上进行更改,完成任务2的代码编写。
?
教师行为: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行为:展示学生任务2代码并运行,点评(纠错或者表扬),强调不同表达式对应不同语句块。
?
任务2程序代码:
? 仿照教师程序,编写任务1代码,运行纠错。
?
?
?
?
?
?
?
?
?
?
?
?
?
?
?
绘制任务2流程图
?
?
?
据书本49页图3-1-14的范例,在任务1的代码基础上更改添加,完成任务2。 ?
?
?
?
?
?
?
?
?
?
?
?
?
?
?
?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掌握if语句的语法与格式。
?
?
?
?
?
?
?
?
?
?
?
在任务1的基础上使用elif语句完成任务2,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在不断试错中熟练掌握if elif的运用方法。 ?
3.探索小能手
任务3程序设计要求:
学校要组建一支年龄在10到13岁之间女子足球队。编写一个程序,询问学生的性别和年龄,最终显示一条消息指出这个人是否可以加入足球队。
提示:要合理的建立程序,如果不是女孩则不必询问年龄。
教师行为: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
任务3程序代码:
? 自主探索编写任务3的代码。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总结分享
教师行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任务3程序,分享自己的编程心得。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主动分享
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回顾总结,巩固所学,通过分享活动,激发学生对Python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七、?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第1节 利用if elif 实现判断再判断 1、?任务1流程图
2、?if语句 语法与结构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