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的第1节,帮助学生初步认识Python语言,能够在命令窗口输入Python命令,了解Python语言中的print()函数,通过课堂互动与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重在能吸引学生,并用简单的程序让学生产生兴趣,既能体验编程的神奇,又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这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高,但在老师的监督下能较好完成任务。
教学目标
综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和综合运用、拓展任务。
2、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合作、求助。
3、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交互式编程环境和代码编程环境
2、学会print()函数。
教学难点:?
区分中英文输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Python语言中程序的编写及运行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 一、
?
新课导入 ?
教师语言:1.Python是一门非常热门的语言,简单易学,代码少。
2.?Python是免费的,可以在网上下载。
3.?学会编程,并不是要求你成为专业的程序员,而是锻炼自己的思维。
4.?给学生展示用Python画图的小程序,并运行此程序 ?
观看、思考
?
?
?
?
?
?
? 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
?
从而引入课题。 ?
?
?
?
?
?
?
?
5
分
钟
?
?
?
?
二、
?
新知讲解
1.?进入Python编程环境,讲解print( ?)函数,是Python语言中的输出语句把想说的话放入括号和引号中间,注意标点符号为英文半角格式
?
2.?教师演示用print( ?)函数输入print(?“你好Python,我是***”?)
?
3.?布置学生自己用print( ?)函数输入自己想说的话
?
4.?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该函数,并能独自完成该项操作。
?
5.?抽1-2名学生上讲台在教师机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
6进入代码编程环境,演示用print( ?)函数输出正方形,长方形。
7布置作业,在代码编程环境,学生完成三角形。 ?
1.观看、思考
?
?
?
?
?
2.观看、思考
?
3.在计算机上操作
?
?
?
?
?
?
?
4.在计算机上操作,不懂的向教师请教
?
?
?
5抽中的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并分享自己的窍门,其余学生认真观看
6.观看、思考
?
?
7.小组合作完成
?
?
?
?
?
?
?
?
?
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式学习
?
?
?
?
?
?
?
既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学会求助,学会合作。 ?
?
?
?
?
?
?
?
?
?
?
?
?
?
?
?
30分钟
? ?
三.
?
?
总
结
拓
展
、
情
感
升
华 ?
?
教师语言:1用print( ?)函数,格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2用print( ?)函数不仅能显示文本,还有其他的功能,在学生看书上38-39页,总结有引号和无引号的区别
3.展示个别小组的完成三角形图形优秀作品
? ?
?
一个同学总结本课内容,其余同学思考并聆听,做好补充说明的准备。
?
?
?
?
聆听、思考。 ?
?
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理清本课知识脉络,培养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
? ?
?
?
10
?
分
?
钟
拓展任务:变量(名) 学习name =input(“what’s your name”) ?
分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