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上 第五单元 习作围绕中心写意思《语文要素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上 第五单元 习作围绕中心写意思《语文要素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2 21: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
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能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立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并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汉字不仅字音好听,字中内涵也优美动人。这么美的汉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古人眼里,一个字就是一件事。出示“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画图记事”三幅画,想象古人记事的方法和创造汉字的原因。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画图记事
小结: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性格,细细读它,好似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引领我们走进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画卷……
板块二 明晰要求,打开思路
1.明确习作要求。学生自读习作要求。
(1)本次习作素材中的12个汉字已经闪亮登场了,它们都是我们熟悉的汉字,请仔细观察这上下两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
(2)归类梳理。
要点:第一行的6个字都与人的情绪或情感有关;第二行的6个字可以让人联想起经历过的事件。
2.例字引路,打开思路。以“乐”为例,说说你的思考。
要点:
(1)以“乐”为例。
出示:甲骨文字=(丝,丝弦)+(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
看看“乐”的字形演变,谁来说说“乐”字有几个意思?其一,代表音乐;其二,代表高兴的心情。从不同角度看汉字,思路就更开阔了。
(2)不同的字音字义,会引发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不一样的联想。 有音乐,也有快乐,从这个“乐”字,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3.拓展选材,拓宽思路。
(1)试着选择其他一个汉字,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或回忆起哪些经历过的事情呢?
提示:如“泪”字,有喜极而泣,也有伤心流泪等,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些字的内涵。
(2)除了这12个汉字,你还联想起哪个汉字也有着特别的意味,能引发你的联想?
小结:这么富有形象感的汉字,加上我们的联想与想象,再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或想象的故事,一定会更加耐人寻味、令人难忘吧。
板块三 围绕中心,构思提纲
1.明确中心,列好提纲。刚刚我们通过几个汉字故事了解了这次习作的写作方向,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选准一个汉字操练起来吧。(课件出示: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出示要求——
①选准一个字,并用一句话写下想要表达的中心。
②用思维导图列出每段想表达的内容以及详略安排。
设计意图:
围绕中心表达,确立中心是第一步。以“乐”字为突破口,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范例。拟写提纲,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中心。
③对准备重点写的部分先拟几个细节。
要点:
(1)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字,围绕这个字,用一句话写下自己想表达的中心。
(2)围绕这个中心,用树状思维导图写好每个自然段想写什么,重点是哪个情节。在自己最想重点写的地方,再用导图列出其中的几个细节或自己的心理活动。
2.个人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看看所选素材能否体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再推荐同学集体交流。
   
3.选择汉字,试画导图式提纲。
(1)自主选择一个汉字,模仿“乐”的构思过程,试画导图式提纲。
(2)同桌互相说说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3)选择两极典型集中展示,用好的提纲作进一步引领,给不好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板块三 尝试习作,围绕中心表达
1.自主支着儿:有了好的提纲,习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开始正式习作之前,同学们有什么建议提醒大家写好这篇文章吗?
预设:要紧密围绕中心意思,并将重点部分展开写具体。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描写,突出中心。
2.回顾自己的提纲,把准备重点展开写的部分画一颗星。
3.运用已有经验,学生借助提纲尝试写作。要求:①围绕中心意思写。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③题目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也可另拟。
4.写完同桌互评,中心明确点一个赞,中心散乱提意见。
课时目标
1. 自学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围绕一个意思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例文引路,推敲表达
1.自学例文,推敲表达。刚刚,同学们先围绕汉字通过个人联想和集体合作,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将提纲和详略处初步说清楚了。那么,如何才能在写作中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意思表达”呢?自读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步步深入表达的。
2.集体交流,体会例文表达方法。
(1)交流《爸爸的计划》所选事例的不同角度和详略安排。
提示:先说说文章从哪三个方面写爸爸爱订计划;再根据例文旁批,说说每个方面作者选了哪些典型事例,详写的是哪个事例。
要点:
①三个方面:爱给每个家人订计划,自己执行计划一丝不苟,给“我”订暑假计划。
②第一个方面选了“妈妈、外婆、‘我’、爸爸自己”四天的不同计划,并列举两个计划类别。第二个方面选了爸爸严格执行家务计划和就寝时间计划。第三个方面用具体的对话,详细描写“我”向爸爸争取自己的假期安排计划。
(2)交流《小站》的有序表达。
提示:先找出例文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梳理每段内容;最后,交流在表达中心上有什么地方能对你的本次习作有启发或帮助。
要点:
①中心:小站很小,但有序、温馨。
②第1自然段:快慢车停靠时间的描写;第2自然段:小站建筑描写;第3自然段:月台的布置和人物;第4、5自然段:月台中间和两头的小景观;第6、7自然段:小站周边环境单调,小站却处处充满温暖的春意。
③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注重有序表达。如,例文观察注重顺序,先整体远观,再局部近赏,后又整体欣赏;表达有层次,突出方位顺序,由月台前到月台中间再到月台两头,最后写小站全貌。
3.回顾并迁移本单元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有序表达和详细表达方法。
要点:
《夏天里的成长》中的有序表达:文章开头点明中心——“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接着围绕“迅速生长”先写“状态”,再写“原因”,最后写“启示”。整篇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巧妙。
《盼》中的有序表达:围绕“盼”字架构全文,开篇写作者试雨衣引出对雨衣的喜爱,接下来按照“盼下雨”“盼雨停”到“最终如愿以偿”进行叙事推进。重点部分通过人物心理、语言和景物描写来加深读者印象。
4.学习例文和回顾课文后,请同学们修改完善刚才的思维导图提纲,尝试体现对事例进行不同方面的分类和有序表达,丰富重点部分细节,并动笔起草重点段落。
5.教师课堂巡视,当堂评析。
板块二 抓住要点,评议修改
1.片段展评,集体修改。
(1)片段修改。出示片段,共读分析。
第一轮评议:中心意思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分类写?
要点:
①重点讨论片段内容是否围绕选定的汉字拟出一个中心意思,不明确的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
②重点讨论片段中选择的材料是不是都和中心意思紧密相关,不够突出中心的选材更换或修改。
③重点讨论事例是否体现从不同方面分类写。
第二轮评议:事例是否围绕中心有序表达?
重点讨论片段的层次是否体现总分或分总等结构,段落的语言表达是否体现观察顺序或叙事顺序。
第三轮评议:语言表达是否体现详略?
①重点讨论片段中的内容安排是否有详略区分。重点事例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或一笔带过。
②重点讨论片段中是否有人物心理、语言或景物等具体细节描写,细节是否能够突出中心,体现真实的情感。
(2)师生合作,共同修改。
评议后师生合作修改和个人修改相结合。提示学生推敲开头和结尾,思考怎么呼应中心,并补上首尾。提示学生:可以首尾呼应巧妙点题,可以围绕中心详略结合,可以抓住细节突出中心等。
2.对比展评,发现问题,讨论修改。
(1)同桌互评,合作修改。
(2)全班交流,分享完善。
(3)再次修改,工整誊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