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2 16:0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质量守恒定律
专题复习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进一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等于细铁丝与集气瓶中所有氧气的质量总和。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你能否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你能否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原子重组
通电
你发现了什么?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⑴六个一定不变:
微观:
宏观:
①原子
不变;
④元素
不变;
②原子
不变;
⑤元素
不变;
③原子
不变。
⑥反应前后各物质
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
宏观:

一定改变;

一定改变。
物质种类
分子种类
种类
种类
质量
质量
总质量
数目
例: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
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
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
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释:不正确。
因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故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当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时,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某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C
H
O
K
Cl
O
例: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X
+
5O2
=4NO
+
6H2O
,则X的化学式
为(
)
A.N2
B.NO2
C.NH3
D.N2O5
C
例:如下图所示,两分子的甲反应生成两分子的乙与一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
A.A2
B.A2B
C.AB2
D.A4B2
?
+



表示A原子
表示B原子
B
例:在化学方程式
C2H5OH
+
mO2

2CO2
+
3H2O
中,
化学计量数m是
(
)
A.m
=1
B.m
=
2
C
.
m
=
3
D.m
=4
C
例: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

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
A.5:l:2
B.2:1:2
C.1:l:l
D.2:3:1
B
例1:(1)将12.25g的氯酸钾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生成氯化钾为7.45g,则同时生成氧气质量为________。
(2)将12.25g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95g,则同时生成氧气质量为________。
(3)将12.25g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则同时生成氧气质量为________。
4.8g
4.8g
4.75g
例2:将A、B、C三物质各5克混合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为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克,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A、4:1
B、5:1
C、5:3
D、5:2
D
A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链接中考
A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
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链接中考
C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图1
链接中考
B
4、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M、N、P、Q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5.8
8.4
31.6
1.6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4
21.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B.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7:3
D.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链接中考
(1)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A.
CO2
B.
Cl2
C.
O2
D.
N23
(2)3月23至25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飞船常利用反应
2Na2O2+2CO2=2
+O2来提供氧气,

”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A.CO
B.Na2O
C.NaOH
D.Na2CO3
练一练
D
(3)如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
  
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A
(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B2+2B2=2C
B.
4AB2+B2=2C
C.
2AB2+B2=2C
D.
AB2+B=2C
B
(5)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只含有C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
(6)把3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O2和生成SO2的质量比是

⑵第二次实验中生成SO2的质量为

⑶表中x的数值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氧气的质量/g
2
3
4
二氧化硫的质量/g
4
x
1:1:2
6g
6
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他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的理想指向应是_0方向
(填“a方向”、“b方向”或“0方向”),但结果发现指针指向b方向,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1)装置漏气(2)产生气体较多,导致气球受到的浮力不可忽略
我思我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