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多媒体显示两个温度计,请学生分别说出温度计的读数,并求其的温差.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利用学生解决温差问题所得出的算式:
4-(-3)导入新课,给出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与探索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如何计算4-(-3)
再计算
4+(+3)
比较4-(-3)与4+(+3)的结果,得到
结论:
4-(-3)=4+(+3).
提问: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
数计算0-(-3),0+(+3);
(-1)-(-3),(-1)+(+3);
学生自己再举例计算(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
你发现了什么?
请代表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a-b=a+(-b)
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出温差,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应鼓励.
此处是让学生验证前面所提的猜想的正确性,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设置学生参与列式环节,提升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主体意识,逐步教会学生学习新知的方法.
解决问题
例1
计算
(1)
(-3)-(-5)
(2)
0-7
(3)
7.2-(-4.8)
(4)
先请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然后教师板书规范解答
之后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几道题目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请学生思考后,解决此问题.
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归纳一些运算的规律、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2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体会减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23
、25页的练习
拓展应用
1.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减去点B表示的数的结果是(
)
A.-6
B.
6
C.
2
D.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D.零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3.
某次安全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第1道题的设置意图:识图,认数轴;通过看数轴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将图形语言转化成数学表达式,对转化能力随时即时加以训练引领;利用减法新知解决问题.
第2道题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有必要设置这类探寻计算规律的判断题,让学生不仅关注运算原理,还要能发现其内在特征,不只是就题论题,提升计算能力.
第3题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有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本课作业
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