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核心知识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
【前置基础】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
【后继地位】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其他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
【思想方法阐释】通过让学生经历研究“是不是二年级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好于五年级呢”这一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悟用统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中体会数据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
1. 借助具体事例,认识调查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大家针对上五年级的哥哥和上二年级的弟弟关于达标运动会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对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二年级同学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好于五年级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怎么办来?
生:调查收集数据
师:对,要调查收集数据,我们设计了一个调查表,想一想调查表都包含什么来?
生:包含调查对象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还包含调查内容它们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师:说的很对,那调查的人数少一些合适?还是多一些合适?
生:多一些。
师:为什么要多一些呢?
生:这样更能说明问题
师:大家想到了可以调查多少人来?
生:一个班的人数
师:对!每个级部调查一个班的学生,大家还想到了可以直接跟谁要两个级部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生:体育老师
师:对,请看这就是从你们体育老师那里调查来的两个班的成绩。(出示两个调查表)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整理数据。
师:从这两个调查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班的成绩好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一眼看出?
生:数据太多太乱
师:根据经验,把这两个调查表中的数据怎么整理一下,就便于我们观察和比较呢?
生: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非常聪明,我们先来整理成统计表。你看不管是二年级还是五年级,每个班都出现了许多个不同的成绩,我们怎么整理就能清楚的看出每个班成绩的整体情况并且还便于比较呢 ?
生:进行分段统计
师:想到了把成绩分段统计,非常聪明,两个班成绩分段的标准得怎么样?
生:一样
师:为什么成绩分段的标准要一样呢?
生:这样才能便于比较
师:说得对,我们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分段才能便于比较。为了更好的研究,我们可以分这样四个成绩段用复式统计表进行统计(课件出示如下)。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每人负责一个成绩段,根据两个调查表中的数据统计一下你负责的成绩段的人数,然后汇报给组长。听明白要求了吗?下面开始!
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全班交流统计结果。
师:非常棒!用统计表这样一整理,数据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生:是!
师:为了更直观的描述数据,还可以怎样整理?
生:用条形统计图来整理。
师:对,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你看二年级一组数据,五年级一组数据,你说画几个条形统计图?
生:两个。
师:嗯,老师想到的也是画两个,请看这是老师画的两个统计图(课件出示两个统计图)。现在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中每个成绩段的人数,看看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生交流信息。
2.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
“创造”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对这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的时候,一会儿看看左边一会儿看看右边,你有什么感觉?
生:不方便,很麻烦
师:对啊,左右来回看太不方便了,对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非常不方便,那怎么样就能方便观察和比较?
生:把两个图合成一个图。
师:怎么把两个图合成一个图?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根据学习纸上两个单独的统计图,在下面的空白统计图中试着合成一个统计图。
全班交流画法:
先展示如下画法:
师:你看这样画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1:看不出哪个直条是二年级的哪个直条是五年级的
师: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再看看还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生:每个成绩段上的两个直条得靠在一起,不能有间隔。
师:大家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出示如下画法)
生:是
师:说说为什么要把每个成绩段的两个直条靠在一起?靠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生:便于比较,而且能更清楚的看出它们在同一个成绩段上。
师:照这样修改后还有什么问题来?
生:看不出哪个直条是二年级的哪个直条是五年级的
师:那怎么样就能区分出哪个直条是二年级的哪个直条是五年级的呢?
生:将两个直条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出示如下画法)
师:大家看看这样能一眼看出哪个直条是二年级的哪个直条是五年级的吗?
生:还不能
师:画上不同颜色了,为什么还不知道哪个直条是二年级的哪个直条是五年级的?
生:不知道哪个颜色是二年级的哪个颜色是五年级的
师:对啊,虽然画上不同颜色了,但是我们不知道哪个颜色代表二年级哪个颜色代表五年级,那怎么就能让人看出哪个颜色是二年级哪个颜色是五年级呢?
生:注明红色是二年级绿色是五年级。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色注明
师:大家知道这一小小的标注叫什么吗?叫做图例。谁再来说说图例有什么作用?
生:能清楚的看出什么颜色是二年级什么颜色是五年级。
师:说的很对!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对,叫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复式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成绩段上有两个直条
师:只能每个项目上有两个直条才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生:也可以有三个、四个、更多个
师:对!每个项目上有2个或多个直条,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那上面两个单独的统计图叫什么统计图呢?
生: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怎么画的?
课件演示上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师: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二年级的成绩好,还是我们五年级的成绩好?
生:二年级成绩好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指名两个同学说一说
师小结:老师听明白大家的意思了,你们是说在这两个低成绩段二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的人数少,说明了二年级比五年级的成绩好,在两个高成绩段2年级的人数比5年级的人数多,也说明了二年级的成绩比五年级的成绩好。非常聪明!
师:从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在良好成绩段的人数最集中!
师:同学们你看,通过以上的整理,数据就变的会说话了,它不仅告诉了我们二年级的成绩的确好于五年级,还告诉了我们良好成绩段的人数最集中。
师:通过以上的观察、比较,你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直观;便于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得出了二年级(1)班的成绩的确比五年级(1)班的成绩要好。由此你想到了我们学校整个二年级级部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与整个五年级级部的成绩相比,又会怎么样呢?
生:二年级的成绩好于五年级的。
师:到底情况怎么样呢?我们还得用数据来说话,请看,这是整个二年级级部和整个五年级级部坐位体前屈的成绩统计图(课件出示)。看看,是不是二年级的成绩比五年级的成绩好?
生:是
师:说说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还是两个低成绩段二年级人数比五年级人数少,两个高成绩段二年级人数比五年级人数多,说明整个二年级的成绩好于五年级。
师:那由我们学校二年级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比五年级好,你联想到了整个山东省、全国二年级坐位体前屈的成绩跟五年级相比呢?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的推想对不对呢?请看这是我从体育老师那里了解到的2018小学生“坐位体前屈”达标的最低标准(出示1~5年级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最低标准)。从这里面每个年级学生的达标标准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年级越高标准越低
师:也就是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反而下降了,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变硬了
师:说得很对,随着年龄的增大同学们身体的柔韧性越来越差了,所以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也越来越低了。那怎么样提高五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可以多做提高柔韧性的活动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来看这个:
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读到什么信息?
生:少了图例,不知道什么颜色是毛衣什么颜色师衬衫
师:那你能不能根据这其中的信息来判断一下?
生:根据8月到12月人们买毛衣的越来越多买衬衫的越来越少,所以绿颜色的直条是毛衣,红颜色的直条是衬衫。
师:如果你是这个商场的经理,看了这幅图,你什么决定?
生:12月份要多进毛衣少进衬衫。
小结:数据不仅能帮我们做出判断还能帮我做出决定,这就是数据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为了解决“是不是二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好于五年级”这个问题,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这就是用统计的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觉得后面我们还会认识什么统计图?对,后面我们还会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