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子动理论(学生版+教师版)-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个性化辅导讲义(教育机构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10-分子动理论(学生版+教师版)-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个性化辅导讲义(教育机构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3 11:28:09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春季班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课型
同步
课题
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难点
1.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高)
2.分子动理论的实际应用(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低)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50分钟
2
例题解析
20分钟
3
随堂检测
20分钟
4
课堂总结
10分钟
5
课后作业
20分钟
6
能力提升
20分钟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个埃(1埃=10-10m),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10-23克。
2、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_________
3、分子之间有_________
演示一:酒精和水的混合
取一根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
二、分子的运动
1、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二:如图,在冷、热两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
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的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说明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_________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子间的作用
1、分子间有_________。
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固体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很大的引力,要想分开固体,必需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才行。
演示三:铅块分子引力实验。
装置如图,在铅块下可挂多个50克砝码。
问: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有_________。
若要压缩固体,减小分子间的空隙,是十分困难的,如压缩粉笔,比分开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若分子距离很近时,分子间斥力就显示出来,要使分子靠得更近,必须克服分子间的斥力才行。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说明:
①平衡位置r=r0;
②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_________斥力,表现为引力;
③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_________斥力,表现为斥力;
④当r>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没有作用力了。
知识点一:分子的运动
【例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变红,这是由于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例2】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
【例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例4】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液体的总体积变_______,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例5】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例6】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二:分子间的作用
【例1】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例2】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
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例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例4】如图,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两个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露珠
1、物质是由_________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曾播出过这样一个实验:主持人先用水在白纸上画出“雪花”的纹路,然后在“雪花”的中央滴一滴蓝墨水,不一会儿,整个雪花就神奇地变成了蓝色,这属于_________现象。若在白纸上滴两滴互相靠近的水滴,不一会儿,它们自动汇聚成较大的一个水滴,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扩散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5、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6、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就不存在作用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8、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
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糖,一会儿整杯水变甜了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11、一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12、鸡蛋“散黄”是什么现象?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
13、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打开一瓶香水,不久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为了探究液体中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因素,某小组同学用烧杯、冷水、热水、酒精、胶头滴管和红墨水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水如图(a)、(b)所示,在两杯液体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观察到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然后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如图(b)(c)所示,同样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什么是扩散现象?
2、举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距举例一些现象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解释。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2、1克食盐中约有1.0×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立方米,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
3、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4、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5、橡皮筋被拉长时,橡皮筋的


A.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较多
B.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引力增大得较多
D.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6、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太多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7、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些,说明了


A.热水比冷水流动的快
B.分子间的作用力与温度有关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热水分子间的间隙比冷水分子间的间隙大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夏天荷花飘香
B.烟从烟囱里冒出
C.在风的作用下风车转动
D.炒菜时,离很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
9、稻草一拉就断,而铁丝不易拉断。按照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


A.稻草的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B.稻草、铁丝的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但稻草分子的引力远小于铁丝分子间引力
C.稻草的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D.稻草具有“一拉就断”的性质
10、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将盐放入水中,能使水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液体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便结合在一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属于_________现象,它表明固体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选填:“加剧”或“减缓”)。
1、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间距r的关系图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B.r1C.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最大
D.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增大,斥力为零
2、如图所示,有一块厚的铁板,冲下圆柱体N(N能很紧密地塞回圆孔)。现把铁板和铁柱同时放到炉内加热较长时间,在取出的瞬间


A.N变粗,塞不进圆孔
B.圆孔变大,N很容易塞入
C.圆孔变小,N不易塞入
D.N仍能紧密地塞入圆孔
3、在0℃时,将两根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均匀铜棒甲和铁棒乙接在一起,并将支点支在接头处,刚好平衡如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数百摄氏度时,你将观察到

)(铜的热膨胀系数比铁的大)
A.MON仍将保持平衡状态(静止在水平位置)
B.N端将向上翘起,呈左低右高之态
C.M端将向上翘起,呈左高右低之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4、如图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
(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
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A.(1)(2)(3)
B.(1)(3)(2)
C.(2)(1)(3)
D.(2)(3)(1)
11
/
11初二物理春季



课题

散现象
分子间的
难点
论基本内


分子动理论的实际
(考试要求
率低)
教学安排
版块

1知识梳理

题解析
0分钟
随堂检测
分钟
4课堂总
分钟
课后作

能力

初二物理春季课程

子动理论
知识梳理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看作球形
般分子的
有几个埃(1埃
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
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

酒精和水的混
取一根玻
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
管口,来回倒置几
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
答案】1、体积;质量

1、扩散

图,在冷
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
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

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
大量的实
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
体的温度越
动越
说明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
有关
分子的这种
答案】1、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液体分
液体分子的运动
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分子热运动
初二物理春季课程



1、分子间有
分子
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
见固体分散成
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
很大的引力,要想分开固体
克服分子
块分
装置如图,在铅块下可挂多个
说明了什么
分子间有
若要压缩固体,减小分
空隙
分困难的,如压缩粉笔,比
分开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若分子
近时,分子间斥力就
来,要使分子靠得更近,必须克服
的斥力才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
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说明
衡位置
分子间的距离r>r
斥力,表现为引力
③分子间的距
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认为没有作用力
答案】1、引力;固体分
有很大的
斥力
同时存
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分子的运动
1】将一滴红墨水滴
使整杯清水变红,这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子间有引力的作用
分子有一定的质
答案】B
初二物理春季课程

解析
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例2】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

解析】洒水的地面会变
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到了

符合题意;炒菜时加
盐分子就会运动到
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
所以菜变咸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不符合题
扬是固体小颗
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C符合题意;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这是苹果的香气扩

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不
意;故选C
例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p=氧化氯>p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
璃板隔开

过观察瓶内颜色变
本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
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
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空气
卜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二氧化氮
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难度】★

题意可知,图
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
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
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

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
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
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
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

是乙图。故选
所示,向一端封闭
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
百日水和
§酒精
精直至充满,封闭
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

汞目图的混
前相比,液体的总体积变
说明了分子间存
图合物
初二物理春季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