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学习目标
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教训: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国民党:革命屡遭失败,迫切需要新力量补充。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
中共
国民党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1921 1922 1922-1923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工人运动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一.实现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
2.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召开国民党一大
(改组国民党)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
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二、北伐胜利进军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1.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二、北伐胜利进军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总司令
目的
时间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著名战役
英雄人物、部队
主要战果
蒋介石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26年7月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北、湖南
汀(tīng )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
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叶挺像(1896~1946年)
主要战绩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湖北
农民协会会员
1926年 7月
3万多人
1927年11月
20万人左右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湖南
农民协会组织
农民协会会员
1926年 11月底
54个县
达107万人
(1)农民运动
(2)工人运动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有力的配合了北伐。
合作探究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北洋军阀却拥兵75万,为什么北伐战争还能节节胜利?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
( )
“分共会议”
国民革命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1927年7月汪精卫召开
( )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建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国共合作的破裂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统一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汪
蒋
材料三: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教训: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
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合作探究
失败原因
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高潮——北伐战争
1926-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进军: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18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国民革命
准备
1924-1927
课堂小结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B
D
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C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A
A
总结检测
7、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哪知军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A、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国民军联军 D、工农革命军
B
8、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同冯玉祥的国民军相呼应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