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13:5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练习
准备单元 《倒立的小丑》
知识点:
1.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2. 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3.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练习题:
下面的问题属于科学问题吗?如果是,在前面打“√”
( )1.小丑倒立不倒,是受到了一种魔力.
( )2.小丑手里的重物有什么作用?
( )3.小丑头向上,骑在钢丝上会倒吗?
( )4.怎样让小丑骑在钢丝上不倒呢?
( )5.倒立的小丑和不倒翁的原理一样吗?
( )6.在超市能买到这种小丑吗?
答案:2.√ 3.√ 4.√ 5.√
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
知识点: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测量气温时 ,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3.风向标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4.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5.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6.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7.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8.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练习题:
1.奇奇使用气温计测量今天早上8点的气温。气温计显示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数,气温是( )
A.零下4摄氏度 B.零下6摄氏度
C.4摄氏度 D.6摄氏度
2.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
A.天高云淡 B.烈日炎炎 C.四季分明 D.狂风暴雨
3.探探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测定风向,风向标指示如下图,请你判断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4.气候是一个地区( )的天气特征。
A.一年 B.多年 C.六个月 D.一个月
5.下列描述中不是天气现象的是( )
A.风和日丽 B.雨过天晴 C.电闪雷鸣 D.冬暖夏凉
6.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12点 C.午后2点 D.傍晚时分
7.下列天气现象中, ( )不是降水的形式。
A.大雪 B.雷阵雨 C.冰雹 D.雾霾
8.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较为突出的自然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龙卷风 D.沙尘暴
答案:l--5C C CBD 6--10.CDA
第二单元 《动物的特征》
知识点:
1.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2.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作鸟类。
5.我们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
6.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
7.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8.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9.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10.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1.人出生后经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
12.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直到衰亡的生命过程。
13.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导致物种灭绝,还会造成生态不平衡,甚至人类也无法生存。
14.大熊猫被誉为我们的国宝,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
15.我们通过建立保护区、人工繁殖等方式来保护珍稀动物。
练习题:
1.雕是鸟类。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下列( )不是雕的特征。
A.身体覆盖羽毛 B.产卵繁殖后代 C.用喙取食 D.用鳃呼吸
2.云豹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它是哺乳类动物,请你推测下列哪一项不是云豹的特征( )
A.用喙取食 B.身体表面有毛
C.身体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 D.体温恒定
3.关于蚕一生的生命历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蚕卵---蚕蛹---幼虫---成虫(蚕蛾)
B.蚕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
C.蚕蛹---幼虫---蚕卵---成虫(蚕蛾)
D.蚕蛹---蚕卵---幼虫---成虫(蚕蛾)
4.下列不属于获得事实证据的科学方法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 B.查阅资料 C.观察、实验 D.调查
5.当发现受伤、病弱、受困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 )
A.自己带回家中收养
B.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置之不理
D.拍照片炫耀
6.我们用( )的科学方法, 把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等。
A.解释 B.计算 C.交流 D.分类
答案:DABABD
第三单元 《溶解的秘密》
知识点:
1.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要用药匙取放。高锰酸钾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触。
2.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液体颜色会变成紫色。
3.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均匀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质溶得快,有的溶解得慢。
4.猜想假设要以我们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为依据。
5.制订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要把10克食盐分成若干包,每次放一包,最后没有溶解完的那一包不 算在内。
6.物质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质在100 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7.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确定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其中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尽量保证相同,这样实验才公平。
8.通过搅拌、升高水的温度、研磨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练习题:
1.溶解的共同特征是( )
A.无色均匀 B.无色透明 C.均匀透明 D.浑浊均匀
2.搅拌可以加快以下哪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
A.冰糖 B.香油 C.木屑 D.泥土
3.下列哪种做法能够使物质溶解得最快? ( )
A.搅拌、不加热 B.加热、不搅拌
C.搅拌、加热 D.不搅拌、不加热
4.怎样使同样多的冰糖和砂糖在等量的水中溶解得一样快( )
A.加热冰糖 B.放人相同温度的水中 C.搅拌砂糖
5.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中,可以发现( )
A.有些物质能够无限溶解
B.有些物质能够更多地溶解在100毫升水中
C.物质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一样的
6.把食盐倒人100毫升的水中,不断搅拌后发现杯底始终留有一些食盐,如果想要杯底的食盐全部溶解,可以采取下面哪种办法?( )
A.把杯底的食盐捣碎,继续搅拌 B.再加入一些水
C.把水放入冰箱冷冻 D.把水倒掉-些
答案:CACABB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知识点:
1.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厨房里的排风口要设在高处是因为热空气向上跑,装在高处方便热空气排出去。
3.使用蜡烛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自己或他人。
4.“放飞塑料袋”实验可以在老师的协助下进行,并且注意不要让电吹风的高温部分靠近手和塑料袋。
5.从“转动的纸蛇”和“放飞塑料袋”的实验中发现,热空气会上升。
6.暖气片旁边的空气受热上升之后,留下的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
7.为了控制炉子里煤炭燃烧的火力,人们在炉子的下方安装了一 个风门,门开得大一些,流进炉子里的冷空气就多一些,炉子里的火也就会旺一些。
8.室外大树的摇摆、旗子的伸展、春天杨树飞絮,这些都是空气流动的踪迹。
9.大自然里,空气流动形成风。
10.风扇、风箱、吹风机、挤压气囊、鼓风机等可以制造出风。风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处。
练习题:
1.我们做过右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证明( )
A.纸团会湿 B.纸团不会湿
C.水有浮力 D.空气占据空间
2.下列选项中,是空气流动的主要原因( )
A.温度的差异 B.地形的不同 C.位置的不同D.湿度的差异
3.孔明灯(右图)能够飞上天空,主要是因为( )
A.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
B.制作灯的材质受热会上升
C.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D.空气受热会上升
4.大自然中的风对于人类生活( )
A.是有利的 B.是有害的
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D.既无利也无害
5.月球没有风,主要原因是( )
A.没有空气 B.没有树木 C.温度太低 D.温度太高
答案:DADCA
第五单元 《奇妙的声音》
1.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
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3.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物体振动越
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4.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 高低和强弱变化混乱、听起来嘈杂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噪声。
6.吉他的结构:
练习题:
1.下列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真空 D.气体
2.摩托车上消音器的作用是( )
A.美观 B.加快机器散热
C.增加摩托车机身重量 D.减少噪声
3.声音因物体( ) 而产生。
A.振动 B.运动 C.移动 D.跳动
4. ( ) 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A.物体的长度 B.物体振动的快慢
C.物体振动的幅度 D.物体的大小
5.( )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A.物体的长度 B.物体振动的幅度
C.物体振动的快慢 D.物体的大小
6.高低和强弱变化混乱、听起来嘈杂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 )
A.噪声 B.和声 C.乐音 D.音乐
答案:CDABBA
反思单元 《达尔文给我们的启示》
知识点:
达尔文把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类。通过大量的观察、比较后他发现了更多不同时代的生物之间有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特征的现象。
观察和比较,让我们提出了更有价值的问题,也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练习题:
1.达尔文是( )
A.英国的生物学家
B.法国的物理学家
C.英国的物理学家
D.美国的生物学家
2.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假说所撰写的著作是( )
A.《天演论)
B.《物种起源》
C.《进化论》
D.《人类的由来》
答案: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