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调色板》
[课 题]:《我们的调色板》
[教材版本]:岭南社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8课
[执教者 ]:
[教学年级]:初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为色彩基本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练习的课程。而且本课又是初中美术教材介绍色彩知识的第一课,对于后面介绍的色彩知识系列来讲起着一个开篇引首的作用。
课本首先从光的原理的介绍入手,体现了本教材的主要特色: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特点,表明美术学科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接着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对比等基础知识,课本通过图例及画家作品等加以说明。最后是学生的作业练习,从中体现色彩的表达的情感,力求降低作业的难度。
学生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的色彩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而本课又是初中美术教材介绍色彩知识的第一课,所以,对学生来说,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所在对学生色彩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后,我将本课划分为两个课时来讲,力求将知识点逐个落实。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色彩产生的原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性:暖色调及冷色调
色彩的对比:色相的对比、明度的对比、纯度的对比、冷暖的对比等
二、技能目标:
探索理解色彩产生的原因,提高欣赏画作的品味。
提高在生活中正确
三、情感目标:
学会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个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难点:色彩学中的名词术语的理解落实,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难点:色彩学中的名词术语的理解落实,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图示法、练习法。
活动方式:采取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
教学程序:情景激趣—欣赏讨论—---体验感受-----创作表现---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实验用三菱镜一块教学课件无色线描画数张
课本,画纸,色彩的材料与工具。
课前激趣
让同学们看动画并跟着唱七色光之歌。
同学们看动画并跟着唱七色光之歌。
激活气氛,引出课题
课堂引入
请同学玩睁眼闭眼游戏。教师总结:没有如果没有光(人工光,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有光的作用,我们才看到五颜六色的景物,因为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3欣赏图片,感受色彩的魅力。(光线的魅力、大自然的色彩、动物的色彩、花朵的色彩、摄影的色彩、绘画的色彩、装饰的色彩)
同学玩睁眼闭眼游戏2、欣赏图片,感受光的魅力。
通过亲身体验,以感受光的特殊作用,明白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通过图片对视觉的直接冲击感受光的魅力。
课堂发展
(1)分析色彩产生的原因:实验:用三菱镜做物理实验,得出结论。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反射出部分色光,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某种颜色。(2)色彩的三要素:
概念: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如红,黄,蓝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复色:间色之间相互调和的其它颜色。小游戏:认识色相小游戏。老师摆出七只杯,然后在七只杯里盛上多少不一的水,提供三原色给学生,再让学生上来调出三间色及其它复色。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色彩的调配。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继续以上的小游戏,要学生在两杯同样颜色的水中分别加入白色和黑色。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拿原色及间色和复色比较4、欣赏画面,并谈谈画面色彩给自己的感受。为下节课讲色彩的明度、纯度对比,及色性--冷暖对比做准备。5、音乐与联想:听两段音乐,然后说出自己听后的感想。6、出示四张同样画面的画纸,请学生分组完成四个不同季节的景物的颜色。
观察、欣赏、讨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体会。听讲,注意体会相关的概念。不能理解的地方及时提问讨论。积极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变化,加深体会。4、理解体会画面中色彩的特点。5、听音乐,用心感受并表达出来。6、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写下体验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表现能力。通过实验引出课题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体会,认识有关色彩的相关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音乐中感受色彩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色彩知识。通过自评、互评,写体验等,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及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上网收四季的不同景色的画面,2、请同学们找到大海的图片及天空火烧云的图片,
进行比较,体会情感,
为下节课学习对比做准备。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