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知识技能
1
、认识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造及应用;
2、认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本质;
3、认识常见的化学电源,了解燃料电池的构造原理。
课标三维目标
过程方法
1、通过对原电池的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质。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电池。
情感态度
1、体验新科技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2、感悟能源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现代社会中使用最为普遍的能源?
电能——又称电力(二次能源)
电力是怎样产生的?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能
(燃料)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燃烧
蒸汽
发电机
(蒸汽轮机)
(2)存在的问题:
经多次转换,能量损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1)能量转换:
1、火力发电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把化学能直接
转化成电能呢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硫酸有何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
有何现象,为什么?
3、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
导线上接上一个电流计有何现象,
为什么?
稀硫酸
溶液
Zn
Cu
G
e-
e-
H+
H+
H2
H+
SO42-
SO42-
Zn2+
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负极
正极
稀硫酸
溶液
Zn
Cu
SO42-
H+
H+
H2
Zn2+
导线
H+
H+
SO42-
H+
H+
4、锌片、铜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
如何变化?
5、锌片和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电流方向如何?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如何?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运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只是即开这个谜吧!
一、原电池
电极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总反应
锌片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铜片
2H+
+
2e-
=
H2↑
还原反应
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负极
正极
Zn+2H+=Zn2++
H2↑
(负极?正极)
G
负极
正极
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不断溶解
氧化反应
Zn
-
2e-
=
Zn2+
电解质溶液
还原反应
2H+
+
2e-
=
H2↑
Zn
Cu
H2SO4
阳离子移向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
电
池
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反应特征
自发反应,两极不同
形成条件
1.
活泼性不同的两极(均为导体且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
2.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
3.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名称
负极:
较活泼金属(电子流出的极)
正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
(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入的极)
电极反应
负极:
氧化反应,
一般是金属失电子
正极:
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
电子流向
负极
正极
溶液中带电粒子的移动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阳正阴负)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正极:某物质或阳离子得到从负极流出的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工作原理:
小结:负极氧化、正极还原
(升失氧、降得还)
讨论:以下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
Zn
C
稀硫酸
A
CuSO4溶液
Zn
Cu
B
Fe
Cu
C
稀硫酸
Fe
Fe
D
CuSO4溶液
Fe
C
E
稀硫酸
稀硫酸
Zn
Cu
F
纯酒精
Fe
C
G
讨论:以上的原电池中正、负极上各发生了什么变化?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
根据构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2)
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方向确定:电子流出的一极或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
(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确立:
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的一极为负极。
(4)依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
(5)根据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
(6)根据电池反应式判断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根据图示装置写电极反应式
先分析正、负极,再根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电极反应式。
Zn
C
稀硫酸
A
CuSO4溶液
Zn
Cu
B
Fe
Cu
C
稀硫酸
Fe
Fe
D
.
负极:
负极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
电池反应式:Zn+2H+=Zn2++H2↑
CuSO4溶液
Fe
C
例:
负极:Fe-2e-=Fe2+
正极:Cu2++2e-=Cu
电池反应式:Fe+Cu2+=Zn2++Cu
NaOH溶液
Al
Mg
负极:2Al+8OH—6e-=2AlO2-+4H2O
正极:6H2O+6e-=3H2↑+6OH-
2Al+2OH-+2H2O=2AlO2-+3H2↑
电池反应式:
2、题目给定总反应式,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分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再选择一个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以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结果,正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分别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例如:铅蓄电池
电池总反应式:
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
Pb+SO42-=PbSO4
正极:
PbO2+4H++SO42-=PbSO4+2H2O
【练习1】用铜、银和硝酸银溶液设计一个
原电池,该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
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Cu
Cu
-
2e-
=
Cu2+
【练习2】
A、B、C、D
、E五种金属可按如下方式组成原电池:
①A与B和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后,B极上附一层红色的铜。
②B、C和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的质量逐渐减轻。
③A,D与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后,电子由D极经导线流向A极。
④D、E与稀酸组成原电池后,在D极有大量气泡产生。
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E>D>A>B>C
(-)Zn
|
H2SO4
|
Cu(+)
3、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2、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石墨,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C、D
3、在盛水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紧连处吊一根绝缘细丝,
使之平衡(见下图)。沿细丝小心向
杯中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
到的现象是(
)
A、铁圈上析出大量铜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D
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负极(锌筒):
Zn-2e-=Zn2+
正极(石墨棒):
2NH4++2e-
+2MnO2=
2NH3+Mn2O3+H2O
2NH4++2e-=2NH3+H2
H2+2MnO2=Mn2O3+H2O
Zn2++4NH3=[Zn(NH3)4]2+
总反应:2Zn
+
4MnO2
+
4NH4Cl
=[Zn(NH3)4]Cl2
+
2Mn2O3
+
ZnCl2
+
2H2O
(-)Zn
|
NH4Cl
|
C(+)
2、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
(-)Pb
|
H2SO4
|
PbO2(+)
正极
负极(Pb):
Pb+SO42--2e-=PbSO4
正极(PbO2)
:
PbO2+4H++SO42-+2e-=PbSO4+2H2O
总反应方程式为:
Pb+PbO2+H2SO4=2PbSO4+2H2O
银锌电池:
(-)Zn
|
KOH
|
Ag2O(+)
总反应方程式为:
Zn+Ag2O+H2O=2Ag+Zn(OH)2
锂电池
3、氢氧燃料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Pt(H2)
|
KOH
|
Pt(O2)(+)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2H2O+O2+4e-=4OH-
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
【练习1】已知锌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锌片:Zn
+2OH--2e=ZnO+H2O,
石墨:H2O+(1/2)O2+2e=2OH-,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提示:ZnO为两性氧化物)(
)
A、反应一定是在酸性溶液进行
B、反应过程中电解溶液pH值一定变大
C、反应过程中,OH-向负极移动
D、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变小
【练习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
电池的电极反应为:Zn
+2OH--2e
=ZnO
+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C、D
B
3.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
金属的防腐
在某些特殊的场所,
金属的电化腐蚀是不可避免的,
如轮船在海中航行时,
为了保护轮船不被腐蚀,可以在轮船上焊上一些活泼性比铁更强的金属如Zn。这样构成的原电池Zn为负极而Fe为正极,从而防止铁的腐蚀。
(2)
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当两种金属构成原电池时,总是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而被腐蚀,所以先被腐蚀的金属活泼性较强。
(3)
加快反应速率
当形成原电池之后,反应速率加快,如实验室制H2时,
纯Zn反应不如粗Zn跟酸作用的速率快。
(4)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判断。
在中学阶段,可根据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等方法,还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名称
电极材料
电解质
电极反应
电池反应
酸式锌锰干电池
正极:石墨
负极:锌
NH4Cl和
ZnCL2
负极:Zn-2e-=Zn2+
正极:2NH4++2e-=NH3+H2↑
2NH4++Zn=Zn2++2NH3+H2↑
碱性锌锰干电池
正极:MnO2
负极:锌
KOH
负极:2Zn+2OH--2e-=Zn(OH)2
正极:2MnO2+H2O+2e-=Mn2O3+2OH-
Zn+2MnO2+H2O=Zn(OH)2+Mn2O3
铅蓄电池
正极:PbO2
负极:Pb
30℅的
H2SO4溶液
负极:2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氢氧燃料电池
正极:石墨
负极:石墨
KOH溶液
负极:Zn-2e-=Zn2+正极:
2H2+O2=2H2O
常见化学电源大全
名称
电极材料
电解质
电极反应
电池反应
铝—空气-海水电池
海水
负极:4Al-12e-=4Al3+
正极:3O2+6H2O+12e-=12OH-
4AL+3H2O+6O2=4Al(OH)3
锌银电池
正极:Ag2O
负极:Zn
KOH溶液
负极:Zn+2OH-2e-=ZnO+H2O
正极:Ag2O+H2O+2e-=2Ag+2OH-
Zn+Ag2O=ZnO+2Ag
锂电池
正极:石墨
负极:Li
LiALCL4
SOCl2
负极:8Li-8e-=8Li+
正极:3SOCl2+8e-=SO32-+2S+6Cl-
8Li+3SOCl2=6LiCl+Li2SO3+2S
【练习3】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
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是: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C、D
【练习4】有人用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又从两电极分别通CH4和O2,形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通入甲烷的
铂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该电池工作时(放电)溶液的pH值将
,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
负
CH4+10OH--8e-=CO32-+7H2O
变小
CH4+2O2+2OH-=CO32-+3H2O
2H2+NiO(OH)
Ni(OH)2
2H2+2NiO(OH-)
2Ni(OH)2
充电
放电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接触到电解质溶液
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
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所引起的腐蚀。
三、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的概念与实质
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的
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
的过程。
实质:金属
M-ne-→Mn+(氧化反应)
2、金属腐蚀的类型
(1)化学腐蚀:金属直接接触强氧化剂而被氧化腐蚀的过程。
(2)电化学腐蚀
Fe
C
电解质溶液
O2
OH-
Fe2+
e-
e-
e-
例:钢铁腐蚀
①
吸氧腐蚀
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负极:(Fe)
2Fe
-
4e-
=
2Fe2+
正极:(C)
2H2O
+
O2+
4e-=4OH-
②
析氢腐蚀
较强酸性溶液中
负极:(Fe)
Fe
-
2e-
=
Fe2+
正极:(Fe)
2H++
2e-=H2↑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与联系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反应本质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相互关系
金属失电子被氧化
金属与氧化剂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
电解质溶液接触
无电流产生,常伴随热效应
有微弱电流产生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3、金属的防护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性能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3)电化学保护法
利用原电池原理,在受保护金属上连接一较活泼金属,使受保护金属作为原电池正极而不被腐蚀。
②
利用电解原理
2.
判断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微电池发生电化腐蚀,
活泼金属因被腐蚀而损耗,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下列两种因素有关;
(1)
与构成微电池的材料有关,两极材料的活动性差别越大,电动势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越快,活泼金属被腐蚀的速度就越快。
(2)
与金属所接触的电解质强弱有关,活泼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
一般说来可用下列原则判断:
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课堂练习】
1.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
不变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
C
2.
下列关于铜—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
B.
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
C.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
的一极为负极
C
3.
某原电池,
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
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A.
X是负极,
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
X是负极,
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
X是正极,
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
X是正极,
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4.
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甲失电子数比乙多
B.
同价态阳离子,
甲比乙氧化性强
C.
常温下甲能与浓HNO3反应而乙不能
D.
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
甲为负极
【练习1】银制器皿,日久因表面生成
Ag2S而呈黑色,有人设计用原电池
原理加以除去。具体作法是将发黑
银器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加入一定
浓度的食盐水将银器完全淹没,放置
一段时间后,银器表面不仅黑色褪去,
而且银不损失;但铝制容器发生损耗。
由以上实验可推知该原电池发生的
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装置中食盐水的作用是
。
Ag2S+2e-=2Ag+S2-
Al
-3e-=Al3+
3Ag2S+2Al+6H2O=6Ag+3H2S↑+2Al(OH)3↓
作为电解质溶液
【练习2】
某同学作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
设计如右下图所示:试管放一枚缠有铜丝
的光亮铁钉,试管中液体为饱和食盐水,
试回答:
(1)数天后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说明铁钉发生了
。
(2)有关的电极反应式是
。
(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试管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的变化将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铁针表面有
红褐色铁锈生成,在液面处锈蚀程度最
大,U型管内液面a端升高,b端降低
吸氧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2H2O+O2+4e-=4OH-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Fe(OH)3
变小
【练习3】钢铁在锈蚀过程中,下列
5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由0价转化为+2价;②O2被还原;
③产生H2;④Fe(OH)3失水形成
Fe2O3.H2O;⑤杂质C被氧化除去
A、仅①②③ B、仅②③④
C、仅①②③④
D、仅①②③④⑤
C
资料卡片
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太阳能、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蒸汽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