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1.
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
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2.
如图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
A.
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人与镜子的距离为2?m?????????????
?B.
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人与镜子的距离为2.5?m?????????????
?C.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4.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蜡烛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蜡烛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5.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
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6.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7.如图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FB”,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_______(①“FB”或②BF)________(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
m,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8.人们从平面镜中看见物体的像,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小明在和朋友在玩“躲猫猫”游戏时,他通过大的穿衣镜看到了小王的后脑,如果小王立即转身,他________(能/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理由是________。
9.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是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
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m.
11.在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刘姥姥照镜子”的故事,刘姥姥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到惊奇害怕是因为她不了解__________造成的;照镜子应用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
12.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5米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米,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米,若人向前1米,则人和像间的距离缩短了________米,此人在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____镜,一般都是____(填“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____(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____(填“正前方”或“正上方”).
14.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____(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填“实”或“虚”)像.
答案
1-6
B D
B
D
B
D
7.
②
8
8.反射;能;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9.4.4m;不变
5;0.8
11.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光的反射规律
12.1.6;5;2;不变
13.平面
倾斜
虚像
正上方
14.垂直
A
不变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