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3 07: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本课目标
重点:夏、商、周三朝的建立与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政治制度的变化: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名师点睛
【释疑解难】
如何看待分封制的影响?
(1)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弊端:当诸侯强大起来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易错警示】
1.禹建立夏朝;汤建立商朝,到盘庚时迁都到殷;周武王建立西周。夏朝的暴君是桀,商朝的暴君是纣王。
2.西周末期的暴君是周厉王,亡国之君是周幽王。
课前感新知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王朝。
2.意义: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
代替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3.商部族首领
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
年,汤建立商朝。
三、武王伐纣
4.公元前
年,周部族首领
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
决战获胜,商朝灭亡。周武
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5.分封: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

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
自己的
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
制度,史称“
”。
6.灭亡:
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课内夯基础
知识点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右图为《春秋左传》中关于夏朝军制的记载。夏朝的建立者是(
)
A.黄帝
B.尧
C.禹
D.启
2.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广泛存在。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3.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这里是(
)
A.半坡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良渚遗址
知识点2
商汤灭夏
4.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联合一些部族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这个首领是(
)
A.启B.盘庚C.汤D.商纣
5.商朝前期,曾经几次迁都。后来迁都到殷以后,商都城稳定下来,历史上称为(
)
A.伯益迁都
B.盘庚迁殷
C.成汤迁都
D.商纣迁都
知识点3
武王伐纣
6.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与这一镜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知识点4
西周的分封制
7.(福建省中考)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
A.国人暴动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涿鹿之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图中最顶层和最底层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人物?
(3)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外提能力
1.(内江市中考)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2.(青岛市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3.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校七年级(1)班的小明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你认为小明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4.小飞是西周时期的一名诸侯王,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有可能是(
)
①世袭继承
②选举产生
③考试获得
④周王分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造)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材料三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
的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如下图)。
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簋
(陕西临潼出土)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对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昏庸的描述,这位昏君是谁?灭亡他的是哪位人物?
(3)说出材料三中武王伐纣的时间,该战役名称叫什么?
(4)一千多年的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想对三位亡国之君提
一条什么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深探究
6.探究题。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感悟启迪】
材料三
桀把人当作坐骑
人民的怨愤
材料四
“(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史记·殷本纪》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史料拓展
姜太公钓鱼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的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于是,他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一个奇人,于是主动上前交谈,发现姜子牙真是一个有用之才,遂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的儿子推翻商纣的统治,建立了周朝。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参考答案】
课前感新知
1.禹
2.世袭制
3.汤
1600
4.1046
武王
牧野
5.土地
人民
封地
社会等级
分封制
6.周幽王
课内夯基础
1.C
2.B
3.B
4.C
5.B
6.C
7.A
8.A
9.(1)答:西周的分封制。
(2)答:最顶层:周天子;最底层:奴隶。
(3)答:目的:巩固统治。
(4)答: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课外提能力
1.B
2.C
3.B
4.D
5.(1)答:夏朝。
(2)答:夏桀。商汤。
(3)答: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4)答: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意愿;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推翻。
课后深探究
6.(1)禹



周武王
(2)答:启。世袭制。
(3)答: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答: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启示: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