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战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长沙、武汉等多次重大战役。
温故知新
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土地,武汉保卫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温故知新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导致豫湘桂战役溃败。
温故知新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了哪些战绩?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八路
导入新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3.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学习目标
一、平型关大捷
在日本侵华后战无不胜之时,是谁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什么地点?
八路军一一五师
平型关
一、平型关大捷
学习新知
资料链接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天
津
北平
大同
平型关
一、平型关大捷
学习新知
平型关遗址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平型关在地势上有何特点?
一、平型关大捷
学习新知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时间:
地点:
部队:
战果:
影响: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
一、平型关大捷
学习新知
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撞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意义:
材料研读
一、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有什么影响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
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合作探究
平型关大捷干净利索地消灭千余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抑制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
首战大捷,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合作探究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论持久战》发表时(1938年7月首次出版),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
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研究持久战的必要,以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批驳。
学习新知
敌强我弱,中国的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得道多助。
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主要观点
学习新知
《论持久战》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清楚而又正确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论持久战》的影响
材料研读
据程师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的影响
《论持久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中国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材料研读
1.建立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学习新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学习新知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地雷战
地道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学习新知
麻雀战
破袭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资料链接
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
资料链接
木板下有跷蹊?!
墙根下别有洞天!
资料链接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影响: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学习新知
阅读材料,敌后战场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一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习近平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新华社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题报道
材料研读
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作战地位
合作探究
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
军等
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
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
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合作探究
三、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1.原因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学习新知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百团大战
学习新知
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百团大战
资料链接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
学习新知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学习新知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资料链接
三.百团大战
2.战果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3.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学习新知
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有何意义?
①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②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士气。
④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
⑤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
合作探究
从抗战先烈、抗日英雄、国共联合抗战和全民族在的抗战中应该学习和弘扬怎样的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拓展延伸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建立民主政权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课堂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3.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长沙、武汉等多次重大战役。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土地,武汉保卫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豫湘桂战役溃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了哪些战绩?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二、学习新知
(一)平型关大捷
1.阅读思考:在日本侵华后战无不胜之时,是谁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什么地点?
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平型关大捷
3.材料研读: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撞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合作探究
(1)平型关大捷有什么影响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
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2)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平型关大捷干净利索地消灭千余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抑制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
首战大捷,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论持久战》
1.《论持久战》发表时(1938年7月首次出版),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
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研究持久战的必要,以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批驳。
2.《论持久战》主要观点
敌强我弱,中国的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得道多助。
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材料研读:《论持久战》的影响
(1)《论持久战》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清楚而又正确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据程师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中国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材料研读:阅读材料,敌后战场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一: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新华社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题报道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5.合作探究: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三)百团大战
1.原因
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2.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3.百团大战
4.百团大战战果
5.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6.合作探究: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有何意义?
①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②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士气。
④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
⑤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
三、拓展延伸
从抗战先烈、抗日英雄、国共联合抗战和全民族在的抗战中应该学习和弘扬怎样的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四、课堂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